變得比夜更深:《消身匿跡》的互相依存
7月
07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00次瀏覽

劉亮延(東海大學表演藝術與創作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消身匿跡》是一齣張弛且纖細的環境劇場作品,它建立在經過樂舞腳譜訓練的身體素質中,由九位舞者完成,通過一件由60個喇叭構成的聲響裝置(李德茂、陳昱榮作品),將現實空間擴大、重複與延遲,引領觀眾從富源蝴蝶谷景區柏油道進入隱形迷幻領域,演出歷經三次魔幻的轉場調度,最後以酸葡萄柚返回現實。是分享還是模仿,是失去還是傳遞?恰便似太魯閣族編舞家瓦旦督喜的溫柔:「如果夜(已經)變得黑暗,請你(一定要)變得比他還(更)黑暗」。【1】

一位身長的藍衫男舞者(巴鵬瑋)與一位灰衫女舞者(劉佩均),佝僂齊步進前,左手以竹竿為杖,一路擊地敲石,以穩定節奏前進,右手時而高舉時而開掌朝外,身型如給予亦如乞求,赤腳在一條下坡的柏油道。天黑前的蝴蝶谷園區濕度破表(畢竟是蝴蝶與毛蟲的領域),加上間歇細雨,柏油路面水亮,分不清下雨來的、霧氣嵐氣的催逼、還是地面自己的汗水。觀眾或舉傘或雨衣,尾隨於後。老人型態的兩位舞者,片刻從路徑走離,進入綠地稀疏樹林,尋找樹梢的某種情形,此時觀眾注意到了藏於石苔上的數個聲響裝置,再有便藏於枝椏間。觀眾進而察覺到,老人恐怕不為巡查果園裡果樹果實的情形,而是依據聲響的指引,尋找聲響的出處。走離路徑踏入草叢的兩人,分頭以右手向天空探觸,站在路徑關注他們的觀眾之中,藏了一位專注坐在路邊石頭,戴著釣魚帽的大叔(林源祥),他正剝橘子吃橘子,他甚至不像有什麼功利性的目的要把皮橘迅速剝盡,橙黃色的小塊橘皮散落於地⋯⋯你會懷疑莫非難道他用摳的,是遇上了什麼事情這樣困難、那麼坎坷?直到老型男女走回柏油路徑,觀眾人群才又跟著他們的緩慢步伐一齊,緩慢向前。

於是一路上,左邊或右邊或從樹林深處傳出的聲響,開始使人產生不確定的感覺,不確定它的真實性,不確定是喇叭傳出來的、來自樹林現場、喇叭複製樹林現場的、還是預錄於他處?這些聲音包括了雨滴、蟲鳴、鳥鳴、風聲,也有電子雜訊,他們的方向高低左右,分佈在觀眾前進的環境之中,就像進入一個隱形的隧道,由一種隱形的物質所區隔,這種物質以聲響的方式出現。念頭閃過,莫非是時間(聲響)區隔了空間(含括了現場聲響的那個空間)?

既是一個物理學的,也是一個潛意識的問題,甚至是一種玄幻仙術,當觀眾邊走邊想邊拍照,從隊伍的尾端看去,眾人幾乎一樣的速度,演員與觀眾達成同一種頻率,如此這般齊步向前遷徙不免形成一種表演型態。第二個念頭閃過:身在表演本身當中,看起來是表演嗎,究竟還有什麼其他的表演可以從當下發生?(原文略見註解2)

以T字口作三岔口用,從一個前進的空間變化出四個狀態:逆反、左折、封閉與滯留,兩位編舞創作者瓦旦督喜與朱以新,巧妙地在進入一個園林前先解構了它,悻悻然的觀眾在被戲弄的現代主義荒謬感之中(長椅與街燈),只得繼續跟上隊伍。進入園林前還有一塊滿苔的大石,一位舞者已然站立苔石之上(李偉雄),擋住了觀眾前行的視線,他在石頭上緩慢的單腳抬起,扭轉胯骨左右交換,在一種不小心他便將滑倒的緊張氛圍中,隊伍繼續前進遁入樹林。隨著領路老者或仰望或低巡,觀眾不僅發現聲音裝置四處散佈,也發現了黑色大蝴蝶,巴掌大的蝴蝶在偶爾仰頭時出現葉梢,觀眾意識到,剛才走過的那扇拱門,是一個可能叫做蝴蝶園的門。(原文略見註解3)

瓦旦督喜在《消身匿跡》這個作品中,淋漓盡致發揮了他對野地山林時空的敏銳度,他提到這個作品發想之初,是以馬遠部落布農族人狩獵的慣習展開,獵人是他考察的主要對象,報戰功的歌謠自然就是獵人慶祝勞動成果的語言形式。然而,瓦旦督喜卻關注起巡獵者的步伐,他們前進時壓低身體,休息時蹲立,用竹棍打蛇探路,步步為營。由於疫情,舞團決定將場地改為蝴蝶谷景區後,獵人的獵物從地上轉移到樹上,從武裝防衛轉入浪漫甜美,增生出了蝴蝶、蝸牛、花與水果。通過重複、即時、錯置的聲響,觀眾在演出中被引導進入一個似在非在、迷幻的樹林,又在幾陣酸橘子的刺激後開啟與關閉。

法國當代自然哲學家莫席左(Baptiste Morizot, 1983-)從他針對狼蹤的研究中提出一種「夜的政治哲學」,呼籲研究者需要重新理解田野(terrain),在於田野經驗影響著哲學實踐。他認為不能再用哲學(思想)去分析田野,而需用田野來建立哲學(思想)。去除掉先驗與預設,唯有「在田野」才能體會「互相依存的跨物種外交」。

莫席左所指的「互相依存」(interdependance)尤其體現在「我很遺憾」「我感受到了」「感到難受」這個經驗上,也就是在田野中,面對狼群、補狼人、母羊、羔羊、牧羊犬、牧羊人、失去母狼的小狼、過度啃食的草地、等多方價值衝突的立場時,研究者需要覺察到自身的「互相衝突的多重同理心所導致的道德虧欠感」【4】,這種虧欠感便是一種感覺的能力,也是唯一能夠理解田野政治的方法。

向自然歸返,不如身在其中,尤其不如感同身受而覺得遺憾,莫席左從狼的軌跡而延展出來的覺察,在《消身匿跡》演出過程中時時浮現,舞者分開與重聚宛若蛞蝓,在迷離魔幻的蝴蝶谷中緩步前行,觀眾逐漸發現眼前浮現卻交錯而過的,除了舞者還有更多,它們藏身在聲響之中、隱身在草叢裡、穿梭在樹葉間、甚至還有來自於記憶深處。面對這些非語言的樂舞,從一個無可探測的混屯情感,直到因為橙橘之酸而返還笑鬧的現實之中,觀眾經歷互依互存從而感到遺憾。


註釋:


  1.  轉引自《生之奧義》頁268,庫德族格言,括弧內為本文作者所加。
  2.  老人走到了一個T字路口,前方閃著藍燈,有一台發電機隆隆作響,音量在這裡提高,出現了明顯的工程噪音,包含一些汽車引擎聲,老人自這個路口左轉,經過攀藤的拱形鐵架,引領觀眾走進某園林。就在這個路口吵雜車聲中,在一張長椅上,舉著一把橘紅色的雨傘,有位少年躲在傘下朗誦(孫李杰),他拿著一本黑皮書冊大聲朗誦布農族作家沙力浪的非虛構書寫,內容乍聽是山野動植名物。他刻意提高音量,有意要強壓過喇叭傳出的引擎噪音,冷冷直直地唸,不帶情緒。當觀眾陸續朝向拱門而去,迎面而來二位身著白襯衫藍長褲學生裝扮的男舞者(奧萊、蕭仁傑),他們雙手鬆垂,踏著無名樂舞腳譜,以一定的速度逆向而來,人群讓開了通道,他們如風而去,消失在觀眾來時同一條柏油小徑上。此時,觀眾莫名其妙彼此環視張望,環顧舉傘坐椅冷讀的少年人,與逆向而去兩學生的背影,最後還是決定跟緊前行的老人繼續前進。隊伍逐漸從T字路口走散,人群被引導進入拱門,稍早端坐路旁石頭吃橘子的大叔走向了坐椅的少年,他坐下來,開始剝橘子給他吃。但橘子太酸,在少年嘴裡不時中斷少年的朗讀,此刻空氣中閃現橘皮精油的刺激氣味。
  3. 濕度又更高了,水珠雨珠汗珠涇渭不明,連聲音裝置也出現水滴聲,觀眾甚至懷疑起人群前進的腳步聲是不是也從喇叭傳來,竹棍敲地的聲音持續。這個樹林綠葉繁茂,樹身有蘿,低處皆苔,月桃葉叢圍繞,觀眾的視線左右高低移動,枝葉間除了蝴蝶、喇叭、還有花,甚至還發現莫名其妙的橙橘。聽到遠處林間有人走進(羅媛、徐智文),他們靠緊然後伸展呼吸。其他舞者逐漸聚攏,有人吹起有色氣球直到破掉。舞者身體收縮膨脹,交錯呼吸。呼吸持續在林間發展,他們一同爬上一顆巨石,在石上俯趴臥倒互動親密。隨後,有一位領唱人(蕭仁傑)從樹枝間變出一顆葡萄柚,他順手剝開分下一瓣嚐了一口,頓時露出極度誇張的表情,像是經驗了全世界最酸最酸的味道,他的表情撐至極大,達到一個固定型態後緩慢融化,他接著將水果傳遞分享給其他舞者。因之於此,這個特定的味覺刺激,造成往後發展出來的領唱與應和,出現一種日常口語的特質,清晰簡明,雖然還是某種非語言的型態,但在舞者之間似乎已足夠達到溝通的用途,酸口猶如說了笑話,應合的人看著遭酸捉弄的人,紛紛笑了出來。那樣的笑,觀眾看來是過於甜美,簡直超越了現實。他們一個接一個輪流分享這顆水果,表情一個接一個傳遞。隨後,以輪流的方式遞進,不同的領唱人將舞者帶往樹林的不同區域,或左或右,圍繞於樹身或至開闊草地上。一人唱一群應,如此應答持續至少九次,實在很難界分該當作歌唱或叫喊,又或者是某種問答。如果這個交換聲音的遊戲,靈感來自於布農族報戰功的樂舞形式,那麼對於編舞者來說,這個演出應該是在刻意去除儀式的實用性與目的性之後,所嘗試呈現的一種無目的性的、樂舞本質的樣態,那是一種生物與生物之間訊息流動的樣態。表演進行至此已70分鐘有餘,他們全身淋灕。有一個全世界最酸的水果猶如靈丹妙藥,打開了某個現實,讓舞者與觀眾同在一起。這場演出最後在林間中央一處較大的空地結束,觀眾圍繞舞者四周,演出到達某種共感,接近於另一個圓。
  4. Baptiste Morizot,林佑軒譯,《生之奧義》,台北:衛城出版,2021,頁270

《消身匿跡》

演出|Tai身體劇場
時間|2022/07/01
地點|花蓮富源蝴蝶谷溫泉渡假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