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的參與前提是什麼呢?《轉角"碰"見怪!》
7月
28
2023
轉角"碰"見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林軒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49次瀏覽

文 陳盈帆(駐站評論人) 

解封後的表演現場,「參與」(Participation)被大量賣給觀眾,而我們觀眾似乎相當買單。沉浸式(Immersive)顯然已經進入主流,它導向兩種成果,藝術成為一種事件,或,體驗成為一種商品。 

林文中舞團在2023臺北兒童藝術節推出的《轉角"碰"見怪!》,於一個週末演出八場四十五分鐘的節目,票價五百元。演出的起始點不甚明確,可能是從入口走進ㄇ字型的走廊及假草地時就算,也可能是從走進有表演者的空間才算。第一個「開演」的領域是半個舞台的空間,兩三位表演者開始接近孩童,運用視覺、觸覺邀請互動。此處家長牽著孩子的隊伍塞車,直到孩子們被鼓勵可以安心探索,才四散去找有什麼小道具可玩。 

小道具從汽球、海灘玩具到鍋碗瓢盆、假蔬果,紙張、布料到畫框、錫箔紙,配上海洋意象的布景,穿梭衍架間的表演者穿著白色連身工裝,台口高處懸掛薄透塑膠布,一覽無遺的觀眾席則包覆泡泡紙。以上元素,其子題進程的關聯性不比同志大遊行、萬聖節踩街或密室逃脫等體驗型活動。理論上,提倡與觀眾積極交流的劇場活動,通常觀眾是來看作品的,而不是看個別的部分。他們離開劇院時最好不是只留意到一堆裝飾品,而是體驗到連貫的製作。 

《轉角"碰"見怪!》中,觀眾的「玩家旅程」(player journey)相當碎片化,雖然它如同一般現代舞,整體沒有線性劇情,表演者們沒有區別沒有角色,但,它自稱是個「沉浸式舞蹈奇遇劇場」。創作者如何將所有的個別觀點彙總在一起?觀眾將如何一步一步體驗這四十五分鐘的「沉浸」?而當觀眾透過「參與」成為表演者,觀眾便不再只是消費者,生產者(創作者)和消費者(觀眾)的界限一旦模糊,沉浸所能引起表演性的、社會性的互動又是什麼樣貌? 

沉浸的基調,取決於表演者們 

此作體驗的起點不明,當我遇上第一個參與,我不確定為何被邀請互動,互動想帶給我什麼。因為,這個作品,表演者的「基調」(tone)不明顯。 


轉角"碰"見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張震洲)

沉浸式表演需要某種基調,基調則仰賴表演者。表演者需要不會嚇到觀眾但能維持非常堅定的存在感。這樣的演出方法,與一般舞蹈和戲劇的訓練方法其實相當不同。它充滿即興、充滿聆聽,它很難是初階者所能掌握的,而是存在夠強大、自帶連貫性的表演者持續透過演出才好掌握。 

當藝術家邀請觀眾共同創造「戲劇現實」時,觀眾可以成為表演者,表演者也可以成為觀眾。此時或許改用「host」來指稱表演者,「guest」來指稱觀眾,或許更加恰當。而當guest成為關鍵性的戲劇現實體現者,這些參與者在沉浸式作品中去做的每一個選擇,如果未經編排,可能會削弱體現的可能性。【1】 

觀眾體驗的深度,取決於他們最初如何、為何被邀請參與 

表演的核心為何?觀眾和表演者之間那份不言而喻的契約可能正是。而且無論這場表演是否有互動性,這份契約,不只在購票時達成。契約需要設計,需要現場邀請,需要知情同意。 

當沉浸發生,參與的前提不在敘事不在內容,而在玩家旅程中,guest的注意力被管理的方式,以及guest的「參與」和「內容」被相互結合的方式。【2】如果需要觀眾在製作中扮演一個身分或角色,那麼製作就需要前測,就須嵌入各種方法來指引他們、支持他們,以便他們能夠知情了解這場演出對他們的要求。然而,於2017年,已經使用過類似的空間安排和道具演出沉浸式《掽,碰!》的創作者們,帶給2023年哪些獨到見解或前車之鑒呢? 

更甚者,創作者可以檢視沉浸中他們安排的「鼓勵行為」。例如表演者與觀眾的比例,幾次互動足以獲得有感的瞬間嗎?是否鼓勵觀眾相互競爭與表演者間的VIP體驗?還是,互動有無可能鼓勵guest和其他guest一起組成只有在此時此刻才能產生的臨時社會性群體、臨時的共同體?如此,guest帶回家的,會是怎樣的深度呢? 

當觀眾接受藝術家邀請,明白為何參與共同創造「戲劇現實」,沉浸的體驗就不只是商品,藝術將成為一個事件。它或許足以抵抗超大型企業力量,它或許足以重新改寫晚期資本主義下的觀眾體驗。【3】它諸多可能性的前提是,基調、注意力、有機互動、好好編排。 


註解 

1、Persis Jade Maravala, Jorge Lopes Ramos (2016).Immersive theatre: Towards a dramaturgy of participation. Exeunt Magazine.  
2、Frieze, J., ed. (2016). Reframing Immersive Theatre: The Politics and Pragmatics of Participatory Performanc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3、Jorge Lopes Ramos, Joseph Dunne-Howrie, Persis Jade Maravala & Bart Simon (2020).The post-immersive manifest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rts and Digital Media.

《轉角"碰"見怪!》

演出|林文中舞團
時間|2023/07/22 14:0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