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樂舞合一」的時移事往《在自己的房間——2019芳心再現》
6月
27
2019
在自己的房間——2019芳心再現(身聲劇場提供/在自己的房間——2019芳心再現(身聲劇場提供/攝影Lucas Kao高志鵬)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64次瀏覽
吳思鋒(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在外觀上,我們很容易會把「肢體戲劇X手繪動畫X現場音樂」的《在自己的房間》,與其他標榜結合音樂與肢體的作品扁平化地比較,把這場OL宅女的深夜狂想,視為身聲劇場近年在創作上似乎向通俗易懂的文本路線靠攏的其中一個,帶著都會輕喜劇調性的清新小品。可是如果我們將身聲劇場成團以來堅持的「演樂舞合一」置入其中,便會發現,「肢體戲劇X手繪動畫X現場音樂」的自我標榜,並不是先從形式上的跨領域出發,而是身聲從「演樂舞合一」的表演本體,因應不同團員的創作特質與文本而分解、擴散的跨形式樣貌。

《在自己的房間》並沒有提供作品關鍵字「宅女、房間、愛情」太出格的觀點,它的優點在於組合不同元素的適切性,演員與動畫、舞台調度彼此的銜接非常順暢,cue點精準,兩位現場樂手也不只是演奏音樂,一度演起戲來,而飾演宅女的莊惠勻以非常敞開又控制精準的節奏,把馬桶蓋當成麥克風、把無數次徵友失敗演得仍然好像公主等待王子,又在最後和手繪動畫合拍地融在一起,給出點到為止的小寂寞。她在這部幾乎要算是獨腳戲的作品,屢屢把她的狂想與喜感大方地拋向觀眾,不是經由刻意的互動,而是表演敞開的自然連結。

這聽起來沒什麼,其實沒那麼容易,君不見常常看台灣的戲劇作品時會發生一件尷尬的事,就是你明明知道編劇或導演在某個節點要做笑點,演員卻做不出來,其一是演員還沒有把台詞吃進去,或說導演不知道如何協助演員把台詞吃進去;其二是你總覺得現在的演員不敢看觀眾,抑或連導演也不敢看觀眾,間接影響了演員,完全反映人與人的距離很疏遠的當代社會狀況,但是演員做笑點如果不看觀眾,只會變成哭點,做笑點如果沒有分享,只會變成自戀與自憐。

不過更引人夷思的,往往溢出於作品之外的,即,九零年代末成團的身聲劇場(昔為「身聲演繹社」),何以從早期抽象沉穆的聲音-肢體風格,大肆轉變為屢屢從民間故事或生活瑣事入手,走向通俗易懂、受眾年齡層越拉越廣的文本路線?所謂的「演樂舞合一」,究竟在身聲這二十餘年的歷程中,有所得、有時失了什麼?這是一個藝術問題,一個營運問題,也是一個時代問題。而當今天以補助制度為主的文化體制把劇場搞得只想做戲的同時,身聲一方面一樣難以避免生存上的經濟需求,且在表演上勢難避免受之影響,一方面仍然保持一人多工的劇場勞動型態,因此我們會看到每位團員在不同製作都不會只負擔一項職務,這其實不是當前專業化、職業化的劇場生態的常態,而更像前一個世紀小劇場的常態。因此,「一人多工」可能有它的經濟因素,但也可能有意在言外的文化因素,這些因素形塑了身聲的部分特質。也就是在這些線索上,我們何妨進一步去探訪,身聲運作迄今,它在貼近體制、顧經濟生存的同時,是否建構了什麼樣的劇團文化?有時候,失落、流變的劇場史敘事,就在其中悄悄展開。

《在自己的房間——2019芳心再現》

演出|身聲劇場
時間|2019/06/08 19: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