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丁的后袍《巾幗.華麗緣》
5月
02
2013
巾幗.華麗緣(台灣豫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31次瀏覽
吳岳霖(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

當豫劇走進現代,到底要幻變成怎樣的姿態?是劇本,是導演,還是演員動人的唱功?被譽為「豫劇皇后」的王海玲,圓潤的唱腔始終是台灣豫劇最迷人的聲音,只是台灣豫劇團的新作《巾幗華麗緣》,卻只讓我看到一件補丁地滿目瘡痍的后袍,披在王海玲身上。

勇於嘗試劇本,是台灣豫劇團近年來的實驗。從「豫莎劇」,到以女人為主題的《花嫁巫娘》、《美人尖》,題材自西方、中國又到台灣。而《巾幗.華麗緣》再度「女人當家」,並跳脫傳統的敘事結構,以「劇作家」作為開場,並貫穿整部劇作,用「後設」的手法告訴觀眾「這是齣戲」,實驗性截然超越台灣豫劇團近年的幾部大戲。但,這樣的處理手法,皮藍‧德婁(Luigi Pirandello)早於1921年所首演的《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就已使用,並成為現代劇場的經典之作。而將此手法用於戲曲,則是去年紀蔚然替國光劇團所改編的《艷后和她的小丑們》所不斷操弄的抽離效果。於是,看似新穎,卻可能已是老梗。況且這樣的手法是否適用於戲曲,在《艷后和她的小丑們》時就已有所爭議,編劇施如芳的再度使用,卻又不如紀蔚然在戲謔的口吻裡成熟的操弄,反而成為這部作品無法讓人切入劇作核心的絆腳石。

而透過劇作家與所謂戲劇精靈的對談,帶出《巾幗.華麗緣》其中一個主題,也就是「女人」在歷史或戲劇裡的困境。只是,瞬間切換中國、特洛伊、日本的例子,卻又無法深入潛進女人的心理素描,嘎然而止的故事,不過成為蜻蜓點水式的瀏覽,毫無存在必要,如同拼裝車一般,隨時將會解體。以楊貴妃的橋段而言,國光劇團的《水袖與胭脂》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細膩描繪貴妃心思,而《巾幗.華麗緣》卻用了一張尖酸且戲謔的臉,來解釋貴妃的允死不過是用來探測唐明皇的心意,顯得狹隘且莫名。

《巾幗.華麗緣》最核心的故事結構,在於「以戲說戲史」,也就是豫劇如何在台灣生存下來,其透過王海玲幼年的那場勞軍、那箱戲服的落水,重新喚起王海玲所飾演的楊金花如何拯救了豫劇。在後設的多層結構下,王海玲飾演的自己,被楊金花追著跑,為了「為什麼不再演楊金花」的往事,這也成為《巾幗.華麗緣》的主線。這種以「戲史」作為脈絡的詮釋,實是《百年戲樓》所展開的敘事,只是《巾幗華麗緣》將故事換到了豫劇在台灣,並不再虛實交錯,而是直接讓王海玲現身。最後,將劇情歸結到王海玲與她母親之間的聯繫與情感,將本來的歷史大結構收束於小的自我敘事。這種情感投射,近似於吳興國於2001年回歸劇場之作《李爾在此》,演出自己又將情感與李爾王相互映照,差別在編劇施如芳後來沒寫出個獨角戲。只是,《巾幗.華麗緣》卻過度刻意地將王海玲與台灣豫劇做直接的連結,縱使我們不可否認王海玲拯救了台灣豫劇,但如此露骨的書寫卻總讓人毛骨悚然。

此外,台灣豫劇團近年最多的嘗試或許在於導演,有現代劇場的呂柏伸、小劇場的戴君芳等。於是,《巾幗.華麗緣》由劉守曜導演,其實是在這個「傳統」裡的新期待。不過,綜觀整部劇作,卻不見其特殊之處,且在戲劇精靈與戲曲演員的交錯中,顯得凌亂。而整部劇作最有意思的巧思,是在述說日本女子市子的段落時,以人操作人為偶的手法。雖以劉守曜曾譯鈴木忠志的專書的背景,此手法可能源於日本人形淨琉璃,但人形淨琉璃主要是以人操偶而非人,故此作法看似創新,只是,法國陽光劇團卻早在1999年轉化了人形淨琉璃,改以人操作人為偶的方式演出了《河堤上的鼓手》,因此,《巾幗華麗緣》的手法並非首見。而此段落的手法由於不夠純熟,導致本來要透過此法所闡釋的人被操縱的「可悲」,反而成為台下觀眾笑聲不斷的「可笑」。

《巾幗.華麗緣》除去劇作家所做的收場外,其戲內的收場以全體演員簇擁著王海玲的方式。王海玲在此段落的唱腔,跳脫了戲曲本有的唱腔,融入了一點流行音樂式的唱法,或許這是近年幾部戲曲改編的共同思路,也就是具備「戲曲歌唱劇」的形式。不過,樣板戲式的收場,彷彿與《水袖與胭脂》同樣地落入了口號的吶喊。或許,不管是豫劇還是京劇,走進了現當代,都有其困境及其感動時人的契合之處,只是同樣的處理方式卻只讓人宛然一笑。

不可否認的,王海玲是《巾幗.華麗緣》裡最美好的聲音與存在,不愧為「豫劇皇后」。只是,這樣貧弱且東拼西湊的劇本,卻彷彿是一件補丁的后袍罩在她身上。雖然講的是王海玲自己的故事,卻又講得不夠深刻,裡頭的女人似乎也一併失去了生命的光彩,只不過是串場的過客。況且,女人這個題材似乎也已是近年戲曲常見的主題,特以國光劇團為主。因此,台灣豫劇團的繼續編演,到底有沒有其意義與發展性,或許是必須再被思考的問題。同樣地,也讓人害怕在王海玲之後,豫劇是否也將逐漸失去生命,縱使近年他們已全力培育新一代,只是這樣的青黃不接,或許更是戲曲在台灣的窘境。

《巾幗.華麗緣》

演出|臺灣豫劇團
時間|2013/04/27 14:30
地點|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齣戲不僅沒有拋下所謂「遙遠」的忠孝節義,反而還為忠孝節義之復興做了最好的帶頭。前線勞軍之「忠」和對母親之「孝」反倒成了這個故事中王海玲與楊金花的最大呼應之處。(李璐)
5月
13
2013
劇末保證精彩,然在這高潮之前的一兩個小時,盡是編劇對女人與戰爭的浮想聯翩。於是古今中外的名女人一一被點名評論,有些甚至說著說著就被演出來。然而人物與場次過於零碎,敘事觀點又太單一,有時竟覺乏味。(謝筱玫)
5月
02
2013
這是一齣「反寫」的劇作:巾幗不再英雄,華麗盡是蒼涼,一甲子危命立身,最終鎸刻於「惘惘威脅」之中,如此反寫,糅韌力道讓人一時心眼模糊,分不清是生之無奈,還是未來預言?(紀慧玲)
5月
01
2013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
這也更仰賴演員的表演與角色建構。三位主要演員王婕菱、陳昭婷與于浩威恰好表現出了三種表演方案——王婕菱可見戲曲表演的痕跡,又更靈活地挪用了自己的肢體與聲音特質,幾個耍帥的動作與神情可見她對人物的刻畫。陳昭婷是最趨近於歌仔戲的,特別是尾音、指尖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到她相對拿捏在戲曲的表演系統裡。于浩威則明顯沒有戲曲身體,演唱方法趨近流行歌曲,也符合「國外返鄉青年」的人物設定。演員表演的細節,不只是劇場調度上給予了空間,更因他們的表演強化了空間的畫面感。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