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奏反戰的悲愴曲——《回家》
8月
08
2022
回家(複象公場提供/ 攝影 Annabelle Chih)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94次瀏覽

簡韋樵


士兵的破碎與離身

家,總是令人想到讓身體安居的休憩處,亦是充斥溫暖與愛的棲所。而《回家》的主人翁,被迫上戰場上的「士兵」,卻是帶著支離破碎的身體、不堪的記憶和狀態,回到這曾是撫慰自身惶恐的煙硝之地,並試著重建自己,重憶那首童年之歌。在這齣戲當中,士兵不再是一般孩童認為的嚴肅、威嚴不屈的面貌,而是處於危險且脆弱不安的境地,對交鋒中破爛不堪的場面所展現的懼怖與衝擊,他該何以克服與面對?

士兵生命的危脆性(precarity)彷彿像一面鏡子,折射著被「準戰爭」的暗影早已籠罩我們自身,我們已隨時被暴露在不斷暴力與死亡邊緣之中,喪失自我和能動性。難道人就只能像《回家》裡,身上每一處皆是冰冷的軍事工具組件,是為打仗服務的機械螺絲,所有的生命就像劇中那些被炸毀的手、腳、軀體、頭顱,沒有名字與主體,沒有辨別性?


回家(複象公場提供/ 攝影 Annabelle Chih)


藉由傾聽,辨認和組裝自我

當然,這還是一齣親子劇。此戲的主角雖然是一隻被炸碎的「右手」在戰地當中探尋身體的其他部位,重新組裝,就像一縷殘存的幽魂縈繞於烽火之中,似活非活,卻感覺逼真傳神。這樣看似苦痛、血腥及悲切的場面,創作者則選擇以魔幻的手法呈現這趟尋找自我的旅程;同時,演員發揮創造性戲劇(creative drama)之形式,以象徵性的表演和物件來擬音塑形,取代直觀寫實的表現,如人聲、桌上積木敲擊聲等,循序漸進地「鷹架」建立,從腳步聲、車水馬龍的街道、火車及飛機經過,到戰鬥機的飛越,將觀眾導引至故事的戰場當中,搭配光影及多媒彩表現爆破及人們逃難的場面,被炸碎的男孩只剩下一隻右手得以行動,也是男孩最印象深刻、最喜歡,且會彈吉他的右手。創作者藉由遊戲替孩童創建了世界,「借彼喻此」透過寫意物件和聲響輔助了詮釋,反而讓情境顯得趣味,更能保持舞台轉換的流暢性,多樣性的場景能開啟想像之鑰而不讓節奏拖沓。

然而,不管是一旁口語敘述的演員,或者坐在右上舞台的配樂者,皆細膩地配合操偶演員的肢體展現、能量、情緒及行動的節奏,例如右手和左手和雙腳難以確定地相認,音階的變化性製造多重語言,使其確認彼此是同為「一體」之後才相互結合;還有現場吹奏雙簧管和擊鼓烘托了緊張氛圍,以及右手在火車站聽見親子的離別之歌,卻與他夢裡及童年記憶之聲相似。原來傾聽,成了尋找自我與歸屬的覓徑線索,亦是《回家》的敘事表達的著重元素。


回家(複象公場提供/ 攝影 Annabelle Chih)


回家(複象公場提供/攝影 Annabelle Chih)


拾起被賤視的裸命

故事到了後來,我們得知上述情節所涉及的旅程、兵戎相見的慘烈和肉體的破碎等,皆來自於士兵潛意識的膽怯與恐懼。身體的崩解,使他成為畸零的殘餘樣態存活,宛如懸宕於人、非人和鬼魅之間的裸命(bare life),使他只保留活著的存在事實而不允許擁有他的慾望或被正視的權利,他連自己生命已經逝去還不自知,只剩下恐懼的意識遊蕩人間。

每當夜裡,懷想吉他彈出的熟悉旋律總是壓不過心跳的顫動聲,如此怯怯是一種極其私密,卻被國家或體制無情否定的情感,渺小到微不足道,只能從幽暗無望的夢裡,從記憶堆之中覓尋微弱的存在感,並慢慢地藉由熟悉的聲音分辨、重拾自己的離異之身,重建原本自我的主體與尊嚴。士兵在他理想、與世無爭的烏托邦世界裡,道出他最後的想望:「我想要活下去!」這是多麼無情的結局,個人的身體和慾望早就交託出去,每一尊被炸毀的人體具有同質性和可取代性,皆是統計數據中的微小數字,亦是被抽空意識和剝除脈絡的器官和肉身,沒人知道誰是誰。我們只知道,《回家》給予的光輝和唯一的反抗之力,就是在死亡面前,記起曾被擯棄的自己和家園、想像自身回到那沒有戰火的「家」,以抵抗被政治機器抹滅個體的可能,僅此而已。


回家(複象公場提供/ 攝影 Annabelle Chih)

此戲試著尋找貼近孩童能夠理解且共感的方式去談論「最黑暗的時刻」,不僅沒有刻意形塑慘不忍睹的場面,沒有濫情和激憤的歷史創傷,還透過玩趣的表現蓋過遭炸藥「分屍」的主角,卻銘刻出犧牲者之悲愴記憶和經驗,更表露出無限的感慨;其中,正也提醒著我們,在當下,戰役的發生不再只是歷史或者遠方,各種屠殺依舊進行當中,我們的身體隨時都有可能處於備戰狀態,經常要將個人私慾和意識放棄、交給當權者,再去慢慢重拾起淪為「戰廢品」(war trash)的自己。總的而言,《回家》充分實現批判性和教育意涵,利用簡練的故事和意象隱含寓言和詩意,並將詮釋與聯想空間交給親子,透過劇場擬情的引導,重新轉化對人道精神和戰爭殘酷的思維。

《回家》

演出|複象公場
時間|2022/07/23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們俐落的表演與導演的巧思,用溫暖的氛圍來呈現冷酷的戰爭,筆者在現場的感官體驗相當的衝擊,因為故事的本質是如此嚴肅,但看戲的孩子們卻是因為那流暢的場面調度與落下的紙花感到驚艷無比⋯⋯(林煒盛)
7月
28
2022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