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力的時空探索《格列佛的夢》
8月
07
2018
格列佛的夢(臺北兒童藝術節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5次瀏覽
汪俊彥(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格列佛的夢》作品靈感來自於距今將近三百年前、於1726年出版的《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遊記》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假借一位虛構主角外科醫師萊繆爾.格列佛(Lemuel Gulliver)一連串神奇的旅行經歷,諷刺了當時國內的王室、政治與知識界。在《格列佛遊記》中,主角格列佛一共經歷了四場海外探險:小人國(A Voyage to Lilliput)、大人國(Brobdingnag)、諸島國(A Voyage to Laputa, Balnibarbi, Luggnagg, Glubbdubdrib, and Japan)以及慧駰國(Houyhnhnms)遊記,在前兩者,或以格列佛自身對照其他人類外觀形體的大小差異;在後兩者,或以歷史、時間與心智討論,同樣對比自身與他者的距離,以試圖揭露並探索當下/當時格列佛(以及作者斯威夫特)格格不入的存在。就此來說,《格列佛遊記》一方面對內作為諷刺文學,另一方面對外則恰好在地理大發現時代背景下,間接展開了因當時航海時代的出現、科學知識進展的種種改變,重新引發對於世界的想像。格列佛幾次在三百年後的今天看起來毫無新奇的航海活動,其見識與體驗實則創造與發明了一個現代世界。

主角格列佛海外航行所看到的他者各式各樣奇觀,正好反過來一再確認了自身所屬世界的認同。自我與他者的交會促使了一個今天所認識的「歐洲」或「西方」的誕生。在《格列佛遊記》中,一位外科醫師以其所具備的知識累積與科學基礎,在探索的過程,接觸了許許多多的他種人/生物,他們雖體型與外貌各異,但行事風格、人格品行等則又無異乎與格列佛一樣的人類。也就是說,格列佛正好在這樣的相認與辨別中,弔詭地確認了「自己雖然跟他們一樣,但自己絕對不會是他們」的邏輯。這樣的人我關係展現在由體型與外表(甚至是膚色、血統、風俗、輪廓種種,可以無止盡地套用)決定某種天生的差異與隨之而來的文化異質,但又可以重複確認大家都是人類。於是作為「白人」所屬的「歐洲人」,認同的「西方人」,與「有色人種」所屬的「非歐洲人」,即他們歸屬的「東方或非西方人」,雖然都是人,但又真真確確的不同。簡單說,在格列佛所發明的奇觀世界中,他也一同創造並定義了自己。

請原諒我必須先回到三百年前的《格列佛遊記》,才能開始今天的《格列佛的夢》。導演羅朗.歐貝特 (Roland Olbeter)將格列佛帶到了21世紀,他駕駛太空船航向無垠太空,旅行造訪了小人國厘厘普星球、葛倫達爾克力奇星球、長生不老星球與渡鴉星球等。帶著思索宇宙大爆炸的回音,這既是時間與空間的起源,也同時是自身存在的本源,回溯了三百年前對於定義自身的母題。演出以整套使用自動化機械裝置牽引的特製木偶構成,一旦節目開始,完全不假人工,自動運行。在第一段小人國厘厘普星球,星球領導人作為好戰份子,率領一系列機械金屬帶狀運轉的臣民與兵士,不假思索並毫無疑問地執行戰爭命令,在順時鐘、逆時鐘、加快、放緩凸顯的血腥,外太空中與劇場中不必見到一滴血。其他各段的機械裝置,雖未必重複在戰爭等令人生厭的(不)文明狀態,但在流連慾望、長生不老、沉迷知識追尋等,仍在形式上透過機械裝置不可與無需控制的操作,一再強化整套由科學革命進展而來的機械世界的完整性。

在外太空中格列佛醫生遇上各種挑戰、流連、掙扎與好奇;只是「白人—歐洲人—西方人—人」的這套人種知識建構,而今在德語歌劇的配樂中,轉換成「白人—文明人—地球人—人」,然後從對照「有色人—非歐洲人—非西方人—人」轉成「非地球人—機器人—動物—人」。在《格列佛的夢》中,這對於世界的認識套式沒有受到任何討論或質疑,而只有在全機械式的操作中,更變本加厲。當時的地理大探險到今日的外太空追尋,並以劇場形式機械裝置運行;三者並行不悖,導演很顯然地既未賦予機械裝置任何救贖的可能,也未根本性地對於《格列佛遊記》所發明的人我關係進行討論。相反地,演出主題一方面繼續原作所處理的追尋、探險,同時也再次塑造了種種當今世界的他者(機器人、動物、怪胎等)。表面上,再次鋪排了當代格列佛醫生自我探索、求知、認識世界/太空的勇敢與偉大,投以種種普世的哲學提問;但導演既無力發現視為理所當然卻充滿問題的當代世界,反而以某種夢的形式,複製並延續了照著三百年前誕生而來的邏輯,重複了當時的人,帶給當下的我們。

《格列佛的夢》

演出|羅朗.歐貝特
時間|2018/07/22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情試圖將格局從有形跨越到形而上的場域,但全場偏重在意識上的哲學思辨,內容充斥著關於宇宙真理、量子力學的大哉問,語言文白夾雜,多討論而少行動,幾無觸及任何人性情感。(吳政翰)
7月
26
2018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