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臨摹著歷史,活出內在的芭蕾《SHE》
9月
21
2020
SHE(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31次瀏覽
吳孟軒(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她,隻身現身在攝影棚,透過字卡,透過扮裝,透過鏡頭、鏡子、觀眾的目光,建構著她眼中的舞蹈史經典女性人物:鄧肯、林絲緞、春嘉、橫濱瑪麗、大野慶人、瑪歌芳婷。角色出入之間,今昔往返對照,《SHE》是屬於女性的書寫,也是創作者葉名樺的自畫像。

SHE(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知識份子(intellectual)」、「菁英(elite)」這些詞彙,在觀看《SHE》時,不斷地閃現在我腦海:葉名樺挑選的人物,都是舞蹈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不見得為普羅大眾所知的角色;她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開創性,但身處的時代不見得會給予相應的肯定,有時候,會有人用「前衛」(avant-garde)來形容她們。這樣的選擇,反應著葉名樺如何望向歷史:她的目光集中在何處,她會被什麼樣的特質打動,以及她抱持什麼樣的期待,來定位自我。

在《SHE》對舞蹈前輩們的臨摹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特徵:葉名樺所呈現的人物形象,都是控制的、凝練的、角色邊界清晰的。於是,同樣作為菁英舞蹈史的女性經典人物,葉名樺沒有選擇碧娜‧鮑許在《穆勒咖啡館》中惶惶然、不知方向的白色幽靈,或是瑪莎‧葛蘭姆在《迷宮行》裡狂暴、失心瘋的米蒂亞,或是蔡瑞月在《傀儡上陣》那充滿政治控訴、直白批判的女偶。在《SHE》裡出現的女性形象,是嫵媚如西洋裸女畫的人體模體兒,是束著腰帶手拿折扇的端莊舞踊,是撐著陽傘迎著海風的白面舞踏,其中最糾結、最浮誇的角色,也不過就是發現愛人身亡後、毅然決定自裁,但死也要死得很美的茱麗葉。葉名樺呈現的人物形象,即便是茱麗葉,都沒有太多在身體或動作上的矛盾、張力與爆發力,她們所共同具備的,是對肌肉的細微控制,以及一種在身體極度訓練後才能呈現的貴族式優雅。

SHE(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這個特徵,與葉名樺在後台(上舞台準備區)的樣態,便形成一個十分有趣的對比: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結束橫濱瑪麗與大野慶人的片段、葉名樺到準備區卸妝時,她直接迅速地啪啪兩下拔掉假睫毛,一點不見方才在舞台上的小心翼翼,但在下一刻要梳馬尾時,她又反覆地用著扁梳,理順每一條飛揚的髮絲,確定沒有一絲亂髮後才出場至前台(下舞台表演區)。於是,在後台與前台之間,我看到了兩個葉名樺:一個極度控制、邊界清晰,一個大剌剌、不拘小節。這個前/後台的分界,在《SHE》裡相當明確:任何失去控制、不明所以、情緒化、瑣碎、懶散、慌亂等身而為人會有的行為,是被葉名樺排除在表演區之外的,她不會選擇在表演區呈現準備區的日常,只要上了台,她就是要精煉、明晰與克制。

SHE(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將這份反覆出現的貴族式優雅,以及前/後台的明確區分,連結回葉名樺在《SHE》中口述的習舞經驗,不難發現,那個曾發下豪語說自己只跳芭蕾的小女孩,即便在面對眾多現當代舞的人物與身體形象,她的選擇,依然「很芭蕾」。這股芭蕾精神,可謂是《SHE》的骨幹,不僅構成了葉名樺對舞蹈人物的臨摹筆觸與空間配置,也形成作品推進的主要動力:在眾多視線(自我、現場觀眾、舞蹈前輩)的凝視中,以「扮裝成為角色」的方式,作為尋找自我、定位自我、建構自我的路徑。換言之,即便《SHE》裡不以芭蕾的外在動作或符號為基底元素,但芭蕾早已內化成作品的所思所想與精神氣質。

於是,將《SHE》的芭蕾精神,對應回葉名樺在演前訪談曾提及的「曾志在成為芭蕾伶娜的我為何如今不是?」【1】或許構成了另一層回答:有沒有成為芭蕾伶娜、有沒有繼續跳芭蕾、芭蕾被怎麼評價,其實已不再重要,畢竟舞蹈能種在身體裡的,更多時候是一種思維。當這樣的思維能被有意識地看見與運用,舞蹈,可以不只是動作的語彙,而更能成為創作的方法,看待世界的方式,架構歷史的史觀,以及,人可以怎樣的活著。

註釋

1、陳雨汝,〈拜請眾伶娜,渡我身中的每一個她:編舞家葉名樺《SHE》〉,網址:https://www.artsfestival.taipei/blogContent.aspx?ID=929

《SHE》

演出|葉名樺
時間|2020/09/05 15:30
地點|臺北試演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舞透過觀看與被看、凝視的多層次指涉,以宛若拍片片場一般靈活穿越不同的時間和空間,打開了對舞蹈劇場表演形式的想像──而這一切多層次私密的親暱展演,正是藝術家對女性編舞者的重新省思與致敬,恰如其名「SHE(她)」──葉名樺為台灣編舞的歷史,寫下了長期被人忽視的女性面向。(張懿文)
9月
15
2020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