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入樂間,指揮風範的全面展現《楊文信&NSO》
3月
25
2021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5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肺炎疫情延燒至今,國內音樂演出仍多有波折,但也帶來臺灣青年音樂家與國內頂尖樂團合作的機會,這場《楊文信&NSO》便是一例——這回獲邀接替國外指揮的,是旅德的青年指揮家楊書涵。而他這次返臺,除了與NSO國家交響樂團的演出之外,亦有與臺北市立國樂團,甚至和生祥樂隊的合作,演出類型跨度頗大,也在臺灣樂壇迅速累積曝光度,實是美事一樁。(倒是NSO主辦方異動節目之際,將原定指揮撤下節目名稱,卻不肯替換上楊書涵三字,胸襟或可再寬闊些。)

回到演出本身,他所接下的NSO代打任務絕非易事:本場曲目涵蓋德佛札克《奧泰羅》序曲(Othello Overture, Op.93)、魏因貝格(M. Weinberg)的大提琴協奏曲、以及蕭士塔科維契(D. Shostakovich)初試啼聲的第一號交響曲,都不算是音樂會的常見曲目。幸好,此次代打早早便已接洽完成,作為聽眾的我們因而有幸在這場《楊文信&NSO》中見識到楊書涵相當完整的指揮風範。

一般的年輕指揮,常以青春洋溢的熱情取勝,雖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卻常會抹滅音樂裡重要的本質——不論是樂曲作為運動的一貫性、或更加形而上的精神性環節——進而讓樂音淪落為破碎而時刻性的感官刺激。而楊書涵雖方屆而立之年,但他顯然超脫了盲目衝動的階段,而對樂曲有更大的統御眼光。相較於一般動態極大的年輕指揮,楊書涵的指揮手法相對簡明,甚至已有中年成熟的雛形。可以感受到,他用一種對待頂級樂團(也就是視樂手個人及整體為極靈敏的自主能動體)那般寬宏而不拘小節的方式在指領NSO,是在引出樂手的音樂,而不是擠壓(squeeze out)。呈現出來的結果是把雙面刃。我們不妨先端視好的那面:

對我來說,當晚最優異的是開場的《奧泰羅》序曲。這首十餘分鐘的音樂會序曲在楊書涵的詮釋下,好似有了理查・史特勞斯交響詩的質地(NSO在此奏出肥美的弦樂、和滾滾不絕的長樂句)——這並不是壞事,畢竟二者不都是以非線性敘事的象徵性方式,構築音樂情境的嗎?此外,不得不提到他指揮棒下的樂團音色,實在是近來NSO最美的一回。木管組及弦樂皆有非常美好的調和,甚至偶爾能聽見跨樂器組時無縫接續音色的絕活,而這即使是國外前線樂團也非時時做到的。聽眾也能感受到,這些艷美的聲響都不是愚昧的聲光刺激,而是和音樂的進行有所融貫扶持的。上述的種種加總聚齊,便遠遠超越了阿巴多(C. Abbado)與柏林愛樂瘦骨嶙峋而削弱情景性的演繹。

這次擔綱大提琴獨奏的,是已活躍於國際多年,近年也和NSO合作甚密的楊文信。他的演奏總帶有極度謙和卻誠懇的態度,是即使技巧有所閃失,仍絲毫不減其動容程度的那種誠懇。這使他的魏因貝格大提琴協奏曲脫離近年詮釋者或婀娜感傷(sentimental)、又或濫情的奏法,而回到類似該曲的首演者羅斯托波維奇(M. Rostropovich)的那種冷冽而凝鍊的風格(有點像當今鋼琴家之於拉赫瑪尼諾夫協奏曲,和作曲家本人詮釋的對比),不過比羅氏更精瘦些。在第一樂章導入樂團總奏(tutti)主題前,可以聽到他相當小心地調和音色與韻律,將旋律線條輕付給樂團,光是在這點上,楊文信便已超越了純然的「獨奏」身份,而和樂團間有應對自如的穿梭本事。

然而,前面提到的「雙面刃」,其負傷之處在此曲就開始顯露:若要一詞以蔽之,那就是「速度」。【1】這其實不全然算是楊書涵的過失,而是NSO反應力有其極限,指揮一旦在手勢上超越固定拍點的指明,NSO演奏的穩定性便會流失。這在《奧泰羅》這種技術性較易的樂曲尚不是問題,對於隸屬二十世紀的二首曲子則不然了。在魏因貝格大提琴協奏曲中,快板樂段重複出現的小號獨奏,其拍點屢屢和整體錯開便是明顯的例子。

至於下半場的蕭氏第一號交響曲,第二樂章則是楊書涵「雙面刃」之缺陷的進一步凸顯(見那奮力彈奏卻不合拍的鋼琴!)不過我們一樣能假想,若是自我統御性更高的樂團,在楊書涵的手法下能妥當地兼顧音色、樂句的營造而不失速度一致性。然而,另一項明顯的缺失則不可不歸給指揮本人。雖然沒有相關音樂文獻的研究支持,但我一直認為蕭氏交響曲的精華成分,在於其樂團強而快速地合奏時,於震天價響中透顯的某種空洞/透明性,而那透明性是貫穿蕭氏所處的政治文化環境及其意識形態的關鍵要素。在第一號交響曲裡,這些強烈的片段如第一樂章再現的行進曲、及第四樂章再現部等處,而這些地方正是楊書涵在聲部層次處理得最令人困惑之處——前、中排的樂器皆糊成一團,只有後方銅管/打擊步履堅實地刺出;不論用哪種觀點看待蕭氏,這應當都不是作曲家本人所欲見的詮釋方式。

即使如此,直至下半場,在泰半管樂樂手輪替的情形下,樂團的音色仍維持得非常漂亮;且指揮對於整首交響曲,也著實避開了火力展示般的、拳肉式的蘇俄刻板印象,而將蕭氏的自然語彙給提煉出來,仍顯其優勢之處。即使將眼光放至2020至今的NSO樂季演出,這場仍算是其中十分傑出的一場。放眼現今活躍臺灣樂壇的幾位青年指揮,張宇安和楊書涵兩位旅德指揮都相當有發展的潛力(至於吳曜宇及莊東杰二人,前者在這個樂季與NSO合作德九的成果有其硬傷,後者我遺憾地還未聽過現場)。非常高興,我們終能找到這幾位超越「臺灣人身份」的國族情感,而在音樂實力上真正地值得我們欣賞的未來之星。


註釋

1、在此必須言明的是,我的座位位在在三樓的側包廂,或許這對左右側樂器聲響的傳遞造成時間差。但和我與同座位的其他聆聽經驗相比,這場的速度差問題確實較為嚴重。

《楊文信&NSO》

演出|指揮-楊書涵、大提琴-楊文信、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21/03/06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