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感官感覺的單向觸發《第七感官2──感官事件》
11月
07
2012
第七感官(陳又維 攝,安娜琪舞蹈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80次瀏覽
李時雍

培根(Francis Bacon)肖像畫中的身形扭曲和色塊堆疊,他的帶著主觀身體「深入」繪畫對象以至主客相對的觀視位置的消解,對德勒茲(Deleuze)來說,正是從影像的視覺性中解開,帶進「觸覺」的經驗。每一種藝術媒材獨具的形式,如何誘引觀者進入、深入「感官事件」的核心?解開某種既已固定的觀視位置,解開既存的感官感覺邏輯?安娜琪舞蹈劇場以「感官」為提問,試圖結合影像與聲音互動裝置,以及形式上納入觀眾所可能展開的即時、即興變因,呈現感官事件帶給參與者「當下性」的問題。

白色箱盒般空間,地面牆面紛呈著紅外線偵測掃瞄人身狀似泡泡波紋的廓形,紅藍黃綠等不同顏色,隨移動或靜止、隨細微動作而變形一如身體感官界限的外延;另一方面,卻又在兩者或多人身形空間、以至廓形交會時,融聚或排斥,顏色頻繁的變換。開場前,受邀觀眾便已混身交錯在台上舞者(服裝一式)之間,直到開場圍圈繞行,緊隨其中一人口令起動墊步、躍起、旋轉,並不時有表演者(舞者或觀眾)走進圓心發展動作即興。如此成為了《第七感官》的構成形式,如編舞者謝杰樺所述,觀者和「互動聲光也扮演著『舞者』的角色。」並呈現,譬如說,當畫面中帶有工業意象或當代城市空間動態般的長方柱體不斷突出之前,演出者隱含的暴力擺置關係;或當影像帶有曲度、帶有不斷分枝的線條如植物如脈管之際,舞者柔和動作所象徵的生機狀態……等等當代環境空間中的感官問題。

然而《第七感官》中,以即時互動聲光將感官狀態自身體界限外延的企圖,卻失之於訊息給出和回應的單向關係,遂處處設限在裝置的技術和形式條件,連帶地,流露對身體和內外部空間思考的局限,乃至於為呈現影像而偏暗的光及其所失焦,台上過於紊亂、疊覆的視覺畫面等技術層面的問題。

將「事件」的當下性、即時性特質納入演出作品的內裡,從康寧漢《給獨舞及三人團的十六支舞》(1951年)、《事件》(1963年)二十世紀後半由來已久;他對於「事件」的思考和呈現,如今回看,仍精準地建立在時間「隨機」概念下既有限而無限,既獨一又展開的特殊交會。安娜琪在作品概念上寫下:「大量運用結構即興,透過誘發、邀請、引導甚至到主動、強迫來提供觀眾參與的可能性,讓作品可以更貼近當下場域的每個人。」但何謂「當下」、如何「即興」,卻缺少作品形式上的精準完成,遑論對命題更深邃的思索。僅見參與觀眾被動擺置、被動動作、被動捲入舞者的關係之中,更多時候,被動佇立於舞台後方或兩側;在「誘發、邀請、引導」 所試圖跨越表演空間界限(包括其中舞者走入走出觀眾席),將在場者納入演出行為定義的概念前提底下,反而暴露了《第七感官》形式構成的疆界和封閉性,回到古典的透視法和觀視位階。

相較下,莫比斯圓環公社和謝東寧今年初策展《身體平台》令觀者在廢墟樓層間自由地穿梭離去,地板壁面孔洞間透出的光,光焰投映於對巷大樓牆面舞者陳韻如的巨大身影(林宜瑾作品〈終〉),銘刻著時間的痕跡。或是周書毅從《重演》到《重演二》,觀眾和舞者在相互主動的關係中,同樣自然而然,跨越觀視界限,成為博物館空間和作品演出既外而內的景觀,即興,隨機,成為當下的「事件」。

近年一系列科技跨域創作,蘇文琪從《城市微幅》到《身體輿圖》為我們開展了「語言─主體╱身體─死亡」複雜糾纏的生命政治問題;黃翊「庫卡」或「交響樂計畫」藉由機械互動裝置,將感官感覺予以理性計算、予以外部化,直到《雙黃線》與胡鑑重回對身體的感性探索;周東彥《空的記憶》中藉「疊影」概念對影像身體及至空間身體的辯證呈現;黃彥文《Overload》以科幻敘事形式,舞者林俊余、張堅貴等,在隱指時間循環觀的旋轉舞台不同區域,從女舞者形似有機體的細緻延展和張力(恰對比於前述的柔和線條),到雙人獸族般囓啃關係,以至未來物種之間,演化或退行,呈現「超載」的神話學寓意。因此,有意思是,謝杰樺和安娜琪《第七感官》在此光譜下,最特殊之處,或在於何以回到一個理論化的感官邏輯的提問起點?易言之,感官的追問,從何時起在科技影像當代之中成為問題?於是才令人重又想起從塞尚到培根,如何帶著自「身」,進入深入對象的深邃,將主觀的感官感覺,傾注至色塊和筆觸之中……,如此在安娜琪概念和作品的背反之處,許多疑問尚待展開探尋。

《第七感官2──感官事件》

演出|安娜琪舞蹈劇場
時間|2012/11/04 14:30
地點|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