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抵抗,我想的是⋯⋯《誰是林爽文?》
9月
14
2020
誰是林爽文?(雞屎藤舞蹈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0次瀏覽
何玟珒(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學士生)

《誰是林爽文?》是雞屎藤舞蹈劇場預計於明年推出之作品《大事件》的前導創作,地點選於台南直轄市定古蹟陳德聚堂演出。陳德聚堂乃是明鄭時期將領陳澤的故居,舊時稱統領府,目前為陳氏宗祠,祠堂前的天井鋪上地板為舞台,觀眾三面而坐,距離主要舞台非常近,兩邊的牆壁為投影區,在入夜的夏季祠堂,一場關於反清復明的歷史演出於焉開始。

雞屎藤舞蹈劇場以往的作品多著眼於台南文史和女性經驗,但在新作品中團隊所要處理的是一個相對陽剛、男性化的「抵抗的身體」,團隊中多是女舞者,僅有一名男演員。雖說當代的女性意識重視女生也可以做到跟男生一樣的事情,但是在戲劇場合的實踐當中,演出者仍然無法迴避以女性身體詮釋男性角色(林爽文事件時的男性漢人反抗者)的課題,在此創作中,團隊選擇以傀儡的身體質地來呈現起義(民變)的血腥過程,以「傀儡」相對中性的身體來演出不失為一種聰明的方法,但另外一個層面上,「傀儡」被操控的印象太過強烈,若是放在歷史脈絡下,可能會有削弱當時抵抗者或是運動的能動性之疑慮,尤其是此作意圖結合歷史事件與當代思維,作品中也有提到香港經驗、雨傘革命,或許兩者在歷史脈絡下確實都是抵抗強權、迫於時代不得不為之的無奈之舉,但將起義者的身體化為傀儡是否真的得宜,除卻傀儡之外是否還有其他中性身體展演的可能,筆者仍在思考。演後座談時藝術總監亦有提及,除了傀儡之外,其他舞蹈部分在動作的設計上也改以「剛中帶柔」的方式進行,有別於以往多是柔美的身體動作。

關於身體,筆者還想討論演出環境和演出者身體的關係,環境劇場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如天氣、場地等,這次選用的場地陳德聚堂位於台南中西區,古蹟周遭有不少高樓,現代感的大樓與古蹟揉合成演出背景的一部份,與舞作中清代與現代的時空交錯情節相互呼應,再現歷史之餘,亦呈現後世表演者對歷史事件的認識以及表演者在現實生活中的困境。當演出者帶著椅子走出來的時候,觀眾便能明確地知道「喔好,我們現在回到現代了」,這種安排帶有某種即興的感覺,筆者覺得蠻有新意的。再者是環境劇場非常考驗演出者,這場演出演員都沒有帶麥克風,需得以自身音量和現場的風扇等零碎的環境音肉搏,而演出中可以看出演員和舞者長期下來的身體培訓之差異,如演員的聲音投射比舞者好、舞者對自己身體的掌握度比演員精緻,成為很有趣的觀察點。

此作投影的部分是用於分場和補足舞台後方觀眾看不清演出細節之用,此手法在臺文講堂的《少女黃鳳姿》亦有使用過,而個人覺得投影可有可無,過多的資訊令人分心,個人覺得歃血為盟那段光看演出者和祠堂背景就很棒、很美了,投影的失真以及現代感很容易讓人抽離戲劇本身。前導創作上有一種未完待續的感覺,個人很期待《大事件》中,團隊會怎麼處理平埔族婦人金娘與林紅這兩個角色。

《誰是林爽文?》

演出|雞屎藤舞蹈劇場
時間|2020/08/16 20:30
地點|陳德聚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