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告別的渡鳥《車站:渡鳥》
6月
23
2014
渡烏(迪迪舞蹈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5次瀏覽
徐瑋瑩(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兼任講師)

車站,意味著旅行;可能是出發或歸來,可能是旅程的過渡。在人來人往的車站,有匆忙趕時間的過客,也有漫步靜觀的漫遊者;有身障人士的兜售,也有社會邊緣人的乞討。與此同時,依依不捨的離情與團圓興奮的激情,也都在車站輪番出現。車站,上演著人生百態,與人情冷暖。

車站的意義,對今日習慣快速流動的人而言,是不同於過去習於安定生命形態之人。昔日,車站可能是遠離故鄉,出外打拼的起點。遊子雖懷有闖蕩打拼的心情,但與故鄉的鄉土之情卻緊密相繫。甚至,外出打拼的目的是要將豐饒的資源帶回給家鄉。而今日,車站即便是遠離故鄉,出外打拼的起點,但年輕一代的旅人已不再懷有濃濃的鄉愁。似乎,生命即是一趟無止盡的旅行,似渡鳥般的旅人只是短暫的渡過生命的每個風景,不再留戀安定,也不再對任何風景懷有強烈的聯繫。由旅德十年的青年編舞家吳思瑋與德國街舞工作者Martin Klukas共同創作的《車站:渡鳥》所呈現的舞蹈意象屬於後者。

演出將舞台從黑盒子劇場移到公共空間:火車站,演出的內容平行周邊發生的場景,即人際間相遇與離別,或匆匆來去的景象。車站內四周的空間佈置,電梯、剪票口、指示牌、廣播聲響,與來來去去的人群皆成了演出的一部分。舞作以感傷低沉的朗讀聲開始黃勁連的詩作《渡鳥》,詩中充滿對故鄉的懷念,與迫不急待返回故鄉懷抱的心情。過程中,車站廣播傳出開往屏東列車的上車訊息,更增添此段濃烈的情感。但,舞者的表演,尤其對於「告別」的情感表達,卻與這段引子有對照性的反差。舞作將詩作「告別」(故鄉)割捨不下的濃烈強感,轉變成不得不的離愁與無能抵抗的宿命。於是,告別成了迎接新的未來的希望。

表演在高雄車站裡不算大的空間中進行,同時,在演出空間內還設置一個僅容一個人張開手臂大小的透明、如盒子般的空間。此空間是舞者沉思、休息或換裝的空間,它似乎象徵著旅人暫時的休息與窩身之處。其中一段,舞者在此狹隘的空間內射紙飛機,紙飛機不斷撞壁的景象,似乎隱喻此空間亦是旅人被困的心靈。於是,逃脫與奔向自由成為必須。但旅人決定如渡鳥般的旅行,卻隱藏著掙扎,而非對過去全然的釋懷與放下。飾旅人的女舞者,身著黑色長禮服,似乎表徵自我沉重、甚至糾結的內在情感。她手部與上半身具空間與節奏張力的動作表現,同時,不斷重複每段的舞蹈斷句,猶如透過身體表達內心的掙扎與尋無出路的懊惱。內心情感的張力在看似冷靜的表情下,凸顯出現代人不得已的內斂。

是甚麼原因使旅德十年的吳思瑋創作此主題的作品?德國福克旺的求學與碧娜鮑許舞團的經驗,是提供舞作創作風格與演出技巧的基礎,但我揣測這是編舞家吳思瑋的生命寫照。當狹小與極度競爭的台灣無法提供年輕人發光發熱的舞台時,「渡鳥」成了生命的選項。唯有如此,才有機會尋找一展長才的舞台,以及自我肯認的生命價值。

渡鳥們擅長告別,習慣告別。或者,為了追求人生的舞台、心中的理想,渡鳥們必須練習告別,直到告別成為生命中的常態。

《車站:渡鳥》

演出|迪迪舞蹈劇場
時間|2014/06/07 19:30
地點|高雄車站3F候車大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