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唐盛世之美 《傾盃樂》
10月
27
2011
傾盃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4次瀏覽
徐開塵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國力的強盛,展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唐樂舞即是唐代昇平盛世的象徵之一,也是重要的藝術瑰寶。相隔一千四百多年,新古典舞團的唐樂舞系列封箱演出,讓生活在廿一世紀的我們,穿越時空,感受到大唐盛世的絕代風華。

唐樂舞即唐讌樂,是國家慶典及宮廷宴會的迎賓娛樂表演,不僅聚納中國儒、道思想文化,亦與佛教和中亞地區文化交流相融。研究唐樂舞近一甲子的舞蹈家劉鳳學,以「舞蹈」作為回到歷史的切入點,卻在解析古樂譜和古舞譜的同時,也將唐樂舞背後所包含的時空背景、文化底蘊、傳統禮儀,與劇場美學融合為一,使唐樂舞的重建,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

這次封箱演出,呈現劉鳳學的唐樂舞系列精采選粹四段及一新作。雖然沒有富麗堂皇的宮廷場景,然而作為舞台主景的仿古勾欄,簡單大方,又予人想像空間,加上七人樂師集聚左側前台、與斜對角高台上鼓手遙相呼應的配置,提供了這場演出聚焦於樂舞交融的最佳氛圍。

五個段落展現出唐樂舞陰柔與陽剛的不同風貌。悠揚樂聲一起,身著華服的舞者輕移蓮步,出場詮演《春鶯囀》,搖曳生姿,如春鶯出谷般細膩怡人。因阿育王服用蘇合香草藥痊癒,為報恩而舞的《蘇合香》,自印度傳到中國被轉化為宮廷舞蹈,舞者甩動的水袖及S彎姿態,仍可見印度舞的形貌。《團亂旋》是武則天罷黜睿宗時教坊的獻舞,著重繁複的手部動作,及旋身時衣袖飛揚的優雅。這三段選粹的演出,舞者動作整齊,表現到位,體現了宮廷樂舞的華美風韻。

《拔頭》則是講述一男子為父上山尋虎復仇的故事,舞者盧怡全留了十年的長髮披散,紅臉怒顏的面具顯現他的悲與憤,戲劇效果做足,只是大袍重量加身,遮去了泰半身形,使他向來靈動的肢體動作,有難以施展的感覺。

這次演出唯一新作《傾盃樂》,以廿世紀出土、現為法國國家圖書館珍藏的古樂譜投影於天幕,十位舞者在高、中、平台三層表演區隨樂共舞,不斷躍起重落的大動作,以及燈光轉換間錯落變化的隊形,如千軍萬馬奔騰,氣勢如虹。

整體而言,這是一場精緻的演出。三層舞台的設計,提供舞者進退場不同的動線,使演出的層次感更為豐富和多變化。司鼓擊樂由舞者林惟華、林維芬等人兼任,表現不俗。從舞者到樂師,突破傳統的服飾,也凸顯了宮廷樂舞的華貴高雅。

劉鳳學從民國五十五年去日本宮內廳蒐集研讀唐樂舞文獻史料,再轉譯成五線譜和拉邦舞譜,並以自己的詮釋,將這項珍貴的文化財重新搬上舞台,多年來重建大、中、小曲共九部。史料的研究、考據和新解是學術上的事,在劇場演出則是屬於藝術的專業。這次不僅可見劉鳳學一貫的嚴謹態度,也讓坐在台下的觀眾得以遙想唐代全盛時期的輝煌,有如參與一場穿越時空的宮廷盛會。可惜的是,在新古典舞團唐樂舞系列封箱後,華人世界恐難再見到如此水準的演出了。

《傾盃樂》

演出|新古典舞團
時間|2011/10/21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要強調的是,《排彎動物園》不是蛇舞,而是以「彎」為方法,在蕭邦音樂與排灣原住民歌謠之間,彎進彎出,相當結實有力,交織成一齣值得探問的實驗舞劇,但是否如節目單所說的,是在「傳統與當代之間尋找平衡與新秩序」?
7月
01
2025
《親密近地》的編舞家奧萊・康詹拉與艸雨田製作團隊,成功將抽象的文化政治,轉化為極富張力的舞台視覺與身體語彙。
6月
26
2025
三人關係的穩定與不穩定的運作,是本作最具潛力的創作方向。相較於語言與符號的置入,這些從身體協作中生成的摩擦與裂縫,更能直接回應「三」所代表的符號,《三》最終不是在告訴「三是什麼」,而是在引導觀眾一起去思考「三可以是什麼」
6月
26
2025
比較可惜的是,《界》過於偏重高敏感人士「日常行為」模式的複刻,而限制了動作在劇場中可能的想像,在作品的敘事上,也少了「如何接納自己的特質」的描繪。
6月
25
2025
透過這種多重交織的敘事疊合,賴有豐試圖以自身的創作不僅只是回應土地給予自己的創作發想,更蘊含著帶領觀者進一步去探索更多關於這片島嶼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其所面對的議題以及當地的人們如何看待這些事物。
6月
16
2025
相較於傳統以旋轉、跳躍等作為芭蕾舞劇的高潮劇情橋段,阿喀郎.汗的編舞創意像是將舞者推入萬丈深淵,更考驗著舞者的舞蹈硬底與增進其芭蕾舞者其他少使用的肌肉核心的生成
6月
12
2025
從改編的手法來看,如果說《閉俗Pí-Sú》是屬於海棉吸水式的放大版,《搏筊》則大致保留原作的內容、並在作品的前後增加段落,屬於加載型的擴充版。
6月
06
2025
舞動的身體與河水的影像交疊形塑為流動地景,是一幕幕內心情感的獨白,又像是一場儀式性的淨化歷程,形成多變的符號意象,將觀眾帶入一場關於失語、記憶與存在的經驗世界。
6月
04
2025
為何最深刻的顛覆仍由男性完成?女性是否仍被期待回歸那個柔弱而寬容的敘事角色?浪漫的芭蕾舞意象。形式的當代,是否尚未真正撼動情感結構與角色邏輯的深層秩序?
5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