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的人《如夢之夢》
9月
04
2013
如夢之夢(表演工作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121次瀏覽
李時雍(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說故事的人,是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所指出的一種古老、而如今已然消逝的角色,其所憑藉的口耳相傳,所立基的情感經驗的交流形式,在現代政治(如戰爭)、經濟(如貨幣交易)、傳播媒介(如印刷術),乃至文體(如小說)的替代衝擊下,從我們身上被削除奪去了;然而這樣一種班雅明所謂於今日「經驗的貶值」中不在的說故事的人,卻成為賴聲川《如夢之夢》中, 在同樣古老的劇場中試圖召喚復返的,每個劇中人身負的身分。

不僅是演職員表上所有人所標記的「說故事者」;這一齣創作並首演於2000年加州柏克萊大學(三個半小時版本)、台北藝術大學(七至八小時完整版本),並在2005年搬進國家戲劇院,今年2013協同北京央華團隊及兩岸演員重新製作於北京首演版本的《如夢之夢》,從角色設定上,到內容構成上,初入醫療體系的年輕醫師(李宇春等飾)在冰冷的官僚、死亡,和真實生命的徬徨衝突中,逢遇並逐步接近了如謎般長病不語的五號病人(孫強、胡歌等飾),以至展開五號病人燭光前,一千零一夜般的故事追憶:為了探究、釐清身上莫名而生的病因,而一路踏上巴黎餐館、諾曼地古堡、上海酒樓,復住入台北醫院的未知之旅;途中所遭遇扣連的其他的說故事者,偷渡途中遇難失去愛人而隻身留在巴黎的江紅(徐堰鈴等飾)、上海天仙閣的名妓顧香蘭,成法國伯爵夫人的愛恨情深,藉一座古老的燭台及其輾轉流離,浮晃傾訴著各人的一生故事。

賴聲川以夢和故事為喻,「在一個故事裡,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裡,有人說了一個故事。」串連起諸多角色、多重的敘事軸線,創造當時打破傳統鏡框式舞台、深富象徵性的環型演出空間,令演員於居中觀眾座席的四周環繞行走,從開場眾人所述一則戰國時代詩人莊如夢於夢中造城的傳說(令人想起波赫士小說《環墟》)為序幕,《如夢》留下了許多同樣寓意充滿的段落,醫生初聽聞的「自他交換」(於此可見賴的信仰、生命觀的創作轉化),交換他人的故事和苦難;江紅的「第七顆煎蛋的夢」,如果夢醒自前一顆蛋而非這一顆,會否醒來之後便截然進入了另一個生命的軌道?得以「看見自己」的霧中湖泊。於敘事、於空間的輪迴。夢中之夢。故事中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如夢》「說故事」的內容形式也總括或隱指著賴聲川八、九0年代起,率表演工作坊展開的一系列集體即興創作作品,承接著歐美的開放劇場(The Open Theater)、生活劇場(The Living Theater)中對於劇本文本中心的反叛,改以即興作為創作方法。班雅明試圖辨識出的立基於經驗的在場交換,成為構成集體即興(而非劇作家寫作劇本)甚為特殊(其實古老)的模式;《如夢》中的故事,遂也在作品其自身時間和參與演員創作的歷程之中,持續流變。

看過2005年劇院版本,此次重看的觀眾如我,不難發覺在製作團隊的更易下作品之更易,從內容(最顯著便是江紅的背景設定,從六四的流亡學生,改為此次跨國的偷渡移工)到演出(例如演員的口音腔調,語言和視覺表述,或能作為近來文化研究學界展開的華語語系Sinophone討論一例)上,在內外部條件下,從表坊作品曾經帶有尖銳的政治現實指涉,到如今呈現普遍性寓意的規模調動,或引起在地觀眾的不同批判性回應。然而,對我來說,回歸到構成作品的「說故事」(自他交換),這樣一種完整的經驗交流模式,總是《如夢之夢》中,能夠喚起觀者生命的鄉愁和共感最核心的部分吧。或者換句話說,表演工作坊在世紀之前、之後所表徵的,與政治、經濟、文化、媒介的差異關係,總是已是鑲嵌於作品自身的傾訴和流變之中,呈現或隱蔽之間,那已然消逝的什麼,默默自語,不言而喻。

《如夢之夢》

演出|表演工作坊
時間|2013/08/25 14:0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表現的落差,主要原因其實不在世代或媒介差異,而在於導演對演出的整體掌握:場面調度、節奏變化、場景氛圍,雖然沒有太大疏漏,許多重要細節的處理,卻顯得有些草率,甚至粗糙,不僅讓文本既有的問題更加凸顯,也讓原本應該充滿戲劇張力和衝突趣味的段落,變得蒼白、無味,令人尷尬⋯⋯
1月
20
2023
若問此次製作能否足以見證當代臺灣舞台作品的成熟度、高度與廣度?筆者認為成熟度是有的,但對於成為經典作品應如何與當代臺灣社會關切議題對話、如何納入當代劇場製作思維,似乎仍有未完之夢⋯⋯
1月
20
2023
2013年《如夢之夢》穿越時空地而來,或許是中國版的《如夢之夢》,她的京腔、舞台形色、人影形象,都是另一場夢,夢裡曾有夢,在台灣,消逝,復現,似同非同。(紀慧玲)
9月
04
2013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