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力量《我的身體・我的歷史》
5月
21
2021
勥之2〈我的身體.我的歷史〉(舞蹈空間舞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2次瀏覽

劉俊德(表演藝術自由工作者)


關於身體的歷史,是身為人的痕跡;然而表演藝術,需要回到人本身。

近年以個人生命為核心的作品越來越多,無論是2020臺北藝術節-共想吧,由林宜瑾所編創的《工尺鼓詩》,抑或是黑眼睛跨劇團與余彥芳的《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Ⅲ》,以及這次董怡芬所創作的〈我的身體‧我的歷史〉都圍繞在表演者的個人生命經驗與歷史背景,這種似乎與大眾若即若離的內容,觀眾該如何產生回應?與是否有必要產生回應?都是我觀看此類型的作品,會不斷思考的面向。

〈我的身體‧我的歷史〉由編舞家董怡芬於舞蹈空間舞團《勥之2》演出中所編創的舞作。作品開頭已經先以一段滂薄的音樂抓住我聽覺的焦點,隨後舞者一個接一個如同電動遊戲「選角」方式亮相,充分展現出每一名「戰士」的特色,光是這樣就營造出即使沒有炫麗設計的舞步,身體本身就是相當有故事的存在。當身體是舞者說話的工具,我相信個人經歷越豐富,在詮釋當中將有更多的可能,但卻也相當考驗表演者將轉譯生命經驗為表演的能力。

接著,強烈節奏的音樂及閃爍燈光轉換,舞者透過偏向運動的身體,進入類似有氧舞蹈的動態,據舞者說,此段落的動作是沒有固定下來的;同時舞者並輪流走向後方的背板書寫零散的形容詞、名詞等文字。這樣的編排,我順理成章把它歸納成兩個部分:一為個人產出,二為群體影響。個人產出(無論是表演者當下心血來潮所選擇的動作或書寫的文字)具有持續發生,且上一刻已成為歷史的象徵;而群體影響則是因為此段落動作並沒有固定下來,因此表演者需參與他人的當下,共創歷史。再回到闡述自我生命歷史的作品該如何與觀者連結,我想此段落已經提出一個可供大家參考的方向。

正當我沈浸在眼前強而有力的氣氛中,舞作來到另一個調度:一名表演者播放著預錄好的語音,語音內容明顯是取自於台上表演者的生命背景,表演者則是透過自己的身體,詮釋自身的故事。每一位表演者的呈現有著相當不同的選擇,有人很具體呈現出科班舞蹈訓練的樣子,有人透過測量來指涉標準等等⋯⋯似乎都在講述著此刻對於個人生命歷史最有感受之處。而我最在乎的重點,是這些內容,與觀眾產生共感之後,如何持續被意識到;觀賞後是否留下餘韻,是我最在意的。

如果人們每一秒都在創造歷史,那我想談談在這個後疫情時代裡,身為表演工作者的人、創作者們,甚至觀眾有什麼樣子的改變?我試圖從此舞作中,去觀察這個時代造成什麼影響。就拿其中一個段落來說,當時舞台上一位手持麥克風的舞者,用語言敘述舞蹈動作,我想多半觀眾跟我一樣,腦海會產生各自的「舞蹈畫面」。在這邊我先認同腦中「想像的舞蹈」也能稱為舞蹈的說法,不過,疫情期間是否讓我更回到自己本身,因此更去接受這樣的想像?總之,我認同自己已經在「看舞」,是我在這個演出段落中思考的,這正巧就是疫情期間,一種表演藝術與自我的轉化。而回到編舞者董怡芬身上,我近年觀察她的作品,感受到她個人編舞美學逐漸鮮明,包含她受邀至大專院校所創作的作品之中,都可以感覺到她非常在乎表演者個人特色。這次〈我的身體‧我的歷史〉以表演者的個人歷史,來提出、探尋與觀眾之間的相容之處,並期許能與大家共創歷史及未來。我相信這樣的創作方向,是讓表演藝術更貼近「人」。

倘若求學階段的歷史課是在培養我們思辨的能力;那回到自己的身體、生命歷史上,也許能從自我了解當中累積能量,在表演中形成直接有力的對話。


勥之2〈我的身體.我的歷史〉(舞蹈空間舞團提供)

《我的身體・我的歷史》

演出|舞蹈空間舞團
時間|2021/05/08 19:30
地點|舞蹈空間舞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