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不過的《冥王星Somewhere Out There》:此世的基進性別提案
12月
21
2022
冥王星Somewhere Out There(僻室提供/攝影楊惟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50次瀏覽

文 江峰(專案評論人)

「跨」性別?──性別體制的陰影


《冥王星 Somewhere Out There》以直球拋擊給觀眾兩個性別她者1的故事,絕足震撼。故事描繪兩名國中生:男孩被對方稱作林美靜,陰柔且受家庭暴力與校園霸凌,並與男公民老師發展師生戀;女孩則是林士豪,因其陽剛非典的性別氣質,與前者同感靈魂裝錯了身體。她們約定在此地以對方之名相稱。兩人無法承受生之苦楚,在數次猛烈以頭相撞期望交換靈魂卻無果後,決意以自殺結束錯誤乖謬的人生。離開前,她們親吻、哭泣與舞蹈,無奈揭櫫傷痕下對世界僅存的希望與愛。

在這滿眼的廢墟中,她們盼望點亮的林士豪2父親曾與其說過的冥王星童話,認為來生終會於該星上與愛人永恆相聚。林士豪在絕望後交付自身的死、的愛與林美靜。其由凝定,轉為懼躁、狂潰,最後停窒在林美靜手中的枕下。林美靜觳觫的全身劇烈振抖,安眠藥片次次塞入口腔,但又嘔了滿地。恐懼疊混著愧疚,他一次次叫喚「美靜」,同時趑趄地跌奔出舞臺,消聲在盡頭。徒留林士豪/林美靜的屍身空陳在滿目的殘垣斷壁中。


 冥王星Somewhere Out There(僻室提供/攝影楊惟中)


我不禁疑惑,是否能以其它角度來企近這個星象寓言與滅生母題。故事中兩人交換衣服,林士豪更欣喜化妝。在在表現她們不喜歡「現有的標籤」,而喜歡「另一個標籤」,才語訴靈魂之說,並心繫橫跨性別。但,那真的是自由嗎?多次,林士豪被廢墟外的火車聲驚嚇,林美靜則總在霎時間將其擁入懷中。我暗自忖度,火車之聲,除代表林士豪受盡暴力的創傷,是否也隱喻宰制她們,轟隆龐然的性別體制。

冥王星的性別啟示:轉化、物質與陰陽同體


二零零六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議將冥王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除名,因其過小且軌道傾斜,軌道帶上更同時有眾多天體存在3。可以說,冥王星即是行星正典中的邊緣它者,如同本作之二位主角。不過,冥王星卻也被推測著可能存在有機物質。實是,規則之外,常懷有生命的無限可能性。

冥王星,代表繁雜的占星意涵:禁忌、壓抑與控制,更是個人生命的陰影與創傷,恰如父權的幽魂縈繞;命運之力對集體的生存權剝奪,而兩人則是性別的烈士。其回歸週期漫長,表徵同樣幽長的業力、輪迴與因果。但在黑暗與絕望中孕生的,應是轉化與修行自我及他人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冥王星接軌物質與靈魂。然,性別是靈魂,還是物質呢?在本作的脈絡中,顯然是前者,但主角們卻沒能化用冥王星的核心精神:超越實是物質的性別枷鎖。兩人僅有全有全無般的執著,卻也全然忽略冥王星由死入生的能量。心繫靈魂與「跨」性別,將忽略同樣是冥王星所代表的生殖系統,也就是,性別如何被從物質面建構的事實。


冥王星Somewhere Out There(僻室提供/攝影楊惟中)


本作主角所言之靈魂論,為眾多跨性別者採納之論述。然本文卻想反思,跨性別雖打破傳統性別框架,卻未根本地挑戰性別的二元腳本。所謂跨,卻最終仍落腳於父權製造之男女形象。本文並非否認跨性別者們作為個體希望能轉換性別的事實,而是質疑這樣的策略是否真有助於打破父權體制。意即,應著眼性別之權力(power)如何運作。基進女性主義(Radical Feminism)許久前便已提出陰陽同體(androgyny)。弗侖區(Marilyn French)認為人們所追求的不論陰陽的好特質,應是超越性別的、陰陽調和之下的好特質4。另外,朵金(Andrea Dworkin)則更基進地主張人類的二元生理性別外其實存在各類性徵樣態5。回頭從已被認定是事實的生物性別出發去看見社會建構,駁斥男女二元。既然生物性別已為虛妄,所謂社會性別不過是海市蜃樓,幻上築層罷了。女性主義,應「見樹又見林」,尊重跨性別者的個體認同及生命苦難,也思索如何攻破性別體制。


冥王星Somewhere Out There(僻室提供/攝影楊惟中)


此世的性別提案:基進的行星分子存有

本作為編劇陳弘洋歷年「星際計畫」之一。其在播客(Podcast)節目中提到,他並不喜歡教育觀眾6。誠然,無人喜歡古板說教的頤指氣使。但,藝術可做為社會的鏡鑑與改革的媒介,或能於創作中省思如何投注訊息、意義,甚至是對抗權威的力量。這不也是寫下各色故事的初衷與動力嗎?

「下輩子……一切就都會不一樣了,對吧?」7

毀滅與重生,便從此世開始,因而我們需要女性主義。冥王星,還代表調查與洞察,看見事物本質與意涵。透過其死生寓言,我等應追求的,是在性別輪迴中涅槃。並置冥王星的天體喻思及女性主義批判,可借鑒張君玫之「行星分子女性主義」(Planetary Molecular Feminism):上至冥王星天體,下至萬物分子,皆在在提醒我輩,不應僅是跨性別,而是有意識地張開成為流變於各類層次,陰陽同體並超越性別的存有樣態8。


註解

1、此以女性之「她」指稱,意在表示不論是林士豪還是林美靜,都是父權正典中被賤斥的「非男人」:陰柔的男人/跨性別女人以及陽剛的女人/跨性別男人。因而,兩人作為第三人稱複數時,亦以「她們」代稱。指稱林美靜個人時,則尊重其性別認同,以「他」為稱。

2、思索再三,最終仍以其本名稱之,因認為雙方都並非真正想變成對方,而是渴望性別身分的調換。此外,希望以本名保留並銘刻兩人分別經歷之殊異歷史與苦痛。最後,亦考量節目冊上對於兩位演員與腳色之名稱撰寫。

3、參閱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2006)The Final IAU Resolut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Planet" Ready for Voting.  https://www.iau.org/news/pressreleases/detail/iau0602/

4、參閱Marilyn French. (1985). Beyond Power on Women, Men and Morals. New York: Summit Books.

5、例如所謂的雙性人(Intersex)便是很好的二元反例。參閱 Andrea Dworkin. (1991). Woman Hating (Penguin Group ed.). New York: Plume.

6、來自播客節目《劇場狂粉的日常》,〈EP121 - 跟著【僻室x陳弘洋】漫遊行星~🚀《天王降臨多久川》/ 《冥王星》〉。

7、擷取自劇中臺詞。

8、固然,基進女性主義與張君玫所承接之後現代女性主義、賽博格等反/後身分政治時常扞格,此處僅就陰陽同體與行星分子女性主義於本作脈絡之交點而言。參閱Chun-Mei Chuang. (2021). "Politics of Molecular Feminism: A Multispecies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Toward a planetary molecular feminism)". Gendering Transformations: Feminist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Trans/national Activist Engagement.

《冥王星Somewhere Out There》

演出|僻室
時間|2022/11/13 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