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的政治隱喻:《萬里尋親記》
8月
26
2022
萬里尋親記(再拒劇團提供/攝影唐健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5次瀏覽

洪郁媗


爸爸們與爸爸的選擇

在由再拒劇團和馮程程共創的《萬里尋親記》中,馮程程化身為「尋親計畫」的一員,來台灣找爸爸。但是,尋父並非目的,而是手段,是試圖借助劇場之力撫慰難以言明創傷的另類療法。開場不久,馮程程一身輕快,活潑地簡略介紹這五位無血緣的父親各自的背景和其珍重之物。然而,除了陳欽生身為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身份直接切合之後涉及的主題外,另外四位的暫時「爸爸」對劇情推展作用不大。他們唱歌、伴奏、譜曲、唱粵語歌,在開場和結束提供滿滿溫情能量,說出珍重之物和感謝之人。

我認為,其實只有「生哥」和在劇中從未現身的創作者真正的父親是劇情推進所需的爸爸,其他「爸爸們」多是如道具般的存在,與其說他們在扮演父親,不如說像是加入有主題限制的才藝表演。不過,我不認爲這點會影響在尋親背後的關懷,四位性格各異、討喜的「工具人」老爹或許舒緩了潛藏在溫情元素下的政治隱喻。


萬里尋親記(再拒劇團提供/攝影唐健哲)


若追溯另一位隱身父親的足跡,或許能明白歡快鋪陳後,無法避免的傷感。馮程程的「老豆」選擇落腳香港原因,因為相比台灣較不「政治化」,但近年一連串來自中國的行動干預和收緊治理方針的作為,使舊日的安穩在如今只能追憶。如今,尋親的路徑與父輩的遷徙成了微妙的呼應,女兒選擇在當初父親未能安身的島嶼,在異地述說著故鄉的事。


暴風雨與女兒的提問

隨後,幾位爸爸與創作者共同排練《暴風雨》,那是關於困在孤島上的父與女的劇目。爸爸們輪流扮演劇中深信魔法的父親,在排練結束後他們能立即回歸現實,對「女兒」的發問:「如果有魔法會做什麼?」給出倉促回答。似乎,唯有扮演女兒的馮程程,滯留在暴風雨那魔法尚未失效的世界,她想用石頭填平海,或許,特別是那片讓中國警方截獲十二位意欲渡台港人的海。劇場的魔法也僅能施展於一瞬,頂多以石頭代替那群無法渡海的手足,完成他們未盡的路途。

接續而來的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暴風雨。演員身著防水衣,在混亂中相互扶持,台上散亂的物件則堆疊出風雨交加的場景,先前爸爸們和女兒在排練結束後短暫消失的默契因這場風暴而再次凝聚。其中,顯目的黃色雨衣,不難聯想到在反送中運動中墜樓的社運人士。而父親和女兒所共同經歷的風暴和那艘拼裝而成的梅杜薩之筏,恰如其分演繹了何謂「風雨中抱緊自由」【1】。只是,誰能想到這場風暴如此猛烈,五十年光輝歲月的承諾提早終結,以致連將自由抱緊也日益艱難。


萬里尋親記(再拒劇團提供/攝影唐健哲)

儘管也是加入口罩被淚水浸濕的一員,我認為結束得頗為草率。引入政治迫害下令人不捨的經歷、人生困頓時他人提供的幫助,還有「說出最感謝之人」的橋段輕易地讓觀眾掉下眼淚,卻也陷入以溫情主義作為思辨終點的窠臼。方才的風暴、象徵手足的石頭,以及綠島—台灣—香港三個島嶼的在不同時間維度上所經歷的過去都在淚水的餘溫中得到昇華,化做一縷無關痛癢的輕煙。


註解:

1、出自香港搖滾樂隊Beyond 1991年歌曲 〈光輝歲月〉。

《萬里尋親記》

演出|馮程程、再拒劇團
時間|2022/08/13 14:30
地點|中山堂光復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馮程程在演出一開始所言:這是一個計畫,一個週末的三場演出,甚至不能說是計畫成果的呈現,身為觀眾的我們,其實是被邀請進入一個對話的空間,共同參與這個進行中的尋親行動。(陳正熙)
8月
29
2022
「你現在最想要大聲疾呼的事情是什麼?」在演出的最後,馮程程表明了對於交流、理解、溝通的期盼,希望藉由創作守護自由。她以尋親,處理著自身的創傷,為已然瘖啞的香港發聲。(黃馨儀)
8月
26
2022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