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自身體逸逃的聲音《發聲》
3月
29
2016
發聲(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7次瀏覽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發聲》是個很賴翠霜的作品。

舞作中時常可見賴翠霜的鮮明標記,就像畫家的簽名般,一看就知道是賴翠霜製造:清晰的結構、明確的訊息、詭譎的身體、具有速度感的動作、眾多變異的符號,以及她總是在描繪的—現代人的精神狀態。

從觀眾進場之時,巨大的白色塑膠布便掩蓋身著白色上衣、黑色短褲的舞者,這些緩緩蠕動的蜷曲身體,與從音響發出的嬰兒哭聲、共同營造出了詭譎、渾沌的母體胚胎意像。忽地,身著大衣的古竺穎出現在舞台上的斜坡,好似新生兒的母親,身體既如水又碎裂。她走入胚胎,漸漸地,在羊水的劇烈攪動中被淹沒、吞噬。燈光一轉,舞者們已全數穿上了長大衣,活像人們在這世界的防備與偽裝:脫掉大衣時,是男女舞者之間獸性般的互鬥糾纏,是因他人攻擊性言語而發抖錯亂的人格,也是靠老式收音機召喚故鄉記憶、排解寂寞的老兵。穿著大衣時,是在群體中相互牽制也相互依靠的個體,是騎在男舞者頭上的時代新女性,看似握有親密關係的主控權,卻也被底下的男舞者時時刻刻拖曳著,限制著自身的移動。

在舞作的數個段落裡,舞者時而顯露類似荒謬小丑的身體姿態,時而出現如同秒針般連續的停格動作,時而迅速激烈地在空間裡上天下地,時而,舞者在舞台斜坡上不斷奔馳又滑落,對應著舞作開頭的胚胎意像,這些穿著大衣的世俗男女,就好似希臘神話裡面永遠推石上山、卻永遠失敗的薛西佛斯,無論再怎麼努力,只要來到這個世界後,都再也回不去混沌的母體了。這些激烈的肢體碰撞,以及瞬間抽空的詭異定格,皆被三面環繞的舞台所包圍,此讓舞作處處流露出壓迫的張力,舞者在此張力下也達到某種緊繃的精神狀態。

因此,雖然賴翠霜自稱《發聲》並非聚焦在社會議題,而希望探索聲音與肢體的關係,但顯然此作仍不脫賴翠霜擅長的創作範疇:一幅在現代都市生活的精神圖像,既壓迫又緊張。此幅抽象的精神圖像,雖無賴翠霜一向重視的語言敘事,但主要的調性依然與過往的作品如《家.溫∘C》、《Blackout—記憶出軌》相同,色彩灰暗、氛圍詭譎、筆觸清晰,並在呈現許多現代生活的切片時,突顯人與人之間所蘊含著的流動、暴力、錯亂等動態關係。

然而,原本應扮演重要角色的聲音,並未能發展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運用:賴翠霜與聲音藝術家謝瀞瑩,企圖「以多種收放音裝置截取肢體動能做為器樂,並與現場人聲/電音同時發聲」 ,將肢體、聲音、記憶的關聯,藉由多層次的音響空間、環境噪音、日常生活的聲音,產生更多即時的互動與連結,然而,現場演出的謝瀞瑩與DJ陳柏蔚,雖以現場即時錄音的技術,與既有聲音素材即興混音,但在整個舞作裡,聲音仍多半擔任配樂的角色,舞作結構依舊主導著聲音/音樂的發生與走向。

換言之,在《發聲》中的聲音,並未能與舞蹈發生有趣的競逐關係,不僅未如節目單所描述地,隨著舞者的肢體動作發生聲響,也未能作為推動舞蹈片段轉換的動機,或是引發舞者情緒狀態的觸媒,此外,特別打造的環繞聲場與地板收放音裝置,事實上也未能在觀看上產生包覆、滲透、壓迫或其他具有身體性的特殊感受。於是,《發聲》中的「聲」,仍是以舞蹈為主體,也就是以賴翠霜熟練的舞作風格為中心,聲音的主要功能仍是以營造整體舞作氛圍為主,而未在賴翠霜綿密的編排套路與符碼密語中,脫逃出其他更寬廣的詮釋空間。

最終,在這幅結構緊密、符號明確、主旨清晰的巨大圖像裡,令人不免好奇的是,賴翠霜最核心的關懷到底是什麼?從《發聲》可看出,賴翠霜在處理眾多當代社會議題如家暴、阿茲海默症後,在創作上早已形成一鮮明的模式,此讓她的舞作總是自成一格,怎麼運作都能有基本的水準。然而,或許我期待的不是翠霜製造、品質保證,而是編舞家在創作數個與社會議題相關的舞作後,是否累積出了任何階段性的感想,是否能從這些創作經驗裡,進一步地挖掘某種綜合性的觀點,甚至提出對人類社會更核心的提問?

畢竟在這個隨機殺人案件會被不假思索連接到廢死議題的時代,錯亂、暴力、瘋狂早是生活中的常態,已不需編舞家用數個作品再三提醒,但在錯亂之中,我們還在乎什麼?人性又是什麼?當觀眾在混亂的生活中,放下手機、電腦、電視,放下所有紛雜的資訊,特別淨空了一段時間進入劇場,觀看社會議題舞作時,或許並非因為對於特定編舞風格的著迷與追求,而是期盼在觀演中發生對核心問題的相互共感,以及交流對這個時代的共同關懷。

《發聲》

演出|賴翠霜舞創劇場
時間|2016/3/26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