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自身體逸逃的聲音《發聲》
3月
29
2016
發聲(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1次瀏覽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發聲》是個很賴翠霜的作品。

舞作中時常可見賴翠霜的鮮明標記,就像畫家的簽名般,一看就知道是賴翠霜製造:清晰的結構、明確的訊息、詭譎的身體、具有速度感的動作、眾多變異的符號,以及她總是在描繪的—現代人的精神狀態。

從觀眾進場之時,巨大的白色塑膠布便掩蓋身著白色上衣、黑色短褲的舞者,這些緩緩蠕動的蜷曲身體,與從音響發出的嬰兒哭聲、共同營造出了詭譎、渾沌的母體胚胎意像。忽地,身著大衣的古竺穎出現在舞台上的斜坡,好似新生兒的母親,身體既如水又碎裂。她走入胚胎,漸漸地,在羊水的劇烈攪動中被淹沒、吞噬。燈光一轉,舞者們已全數穿上了長大衣,活像人們在這世界的防備與偽裝:脫掉大衣時,是男女舞者之間獸性般的互鬥糾纏,是因他人攻擊性言語而發抖錯亂的人格,也是靠老式收音機召喚故鄉記憶、排解寂寞的老兵。穿著大衣時,是在群體中相互牽制也相互依靠的個體,是騎在男舞者頭上的時代新女性,看似握有親密關係的主控權,卻也被底下的男舞者時時刻刻拖曳著,限制著自身的移動。

在舞作的數個段落裡,舞者時而顯露類似荒謬小丑的身體姿態,時而出現如同秒針般連續的停格動作,時而迅速激烈地在空間裡上天下地,時而,舞者在舞台斜坡上不斷奔馳又滑落,對應著舞作開頭的胚胎意像,這些穿著大衣的世俗男女,就好似希臘神話裡面永遠推石上山、卻永遠失敗的薛西佛斯,無論再怎麼努力,只要來到這個世界後,都再也回不去混沌的母體了。這些激烈的肢體碰撞,以及瞬間抽空的詭異定格,皆被三面環繞的舞台所包圍,此讓舞作處處流露出壓迫的張力,舞者在此張力下也達到某種緊繃的精神狀態。

因此,雖然賴翠霜自稱《發聲》並非聚焦在社會議題,而希望探索聲音與肢體的關係,但顯然此作仍不脫賴翠霜擅長的創作範疇:一幅在現代都市生活的精神圖像,既壓迫又緊張。此幅抽象的精神圖像,雖無賴翠霜一向重視的語言敘事,但主要的調性依然與過往的作品如《家.溫∘C》、《Blackout—記憶出軌》相同,色彩灰暗、氛圍詭譎、筆觸清晰,並在呈現許多現代生活的切片時,突顯人與人之間所蘊含著的流動、暴力、錯亂等動態關係。

然而,原本應扮演重要角色的聲音,並未能發展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運用:賴翠霜與聲音藝術家謝瀞瑩,企圖「以多種收放音裝置截取肢體動能做為器樂,並與現場人聲/電音同時發聲」 ,將肢體、聲音、記憶的關聯,藉由多層次的音響空間、環境噪音、日常生活的聲音,產生更多即時的互動與連結,然而,現場演出的謝瀞瑩與DJ陳柏蔚,雖以現場即時錄音的技術,與既有聲音素材即興混音,但在整個舞作裡,聲音仍多半擔任配樂的角色,舞作結構依舊主導著聲音/音樂的發生與走向。

換言之,在《發聲》中的聲音,並未能與舞蹈發生有趣的競逐關係,不僅未如節目單所描述地,隨著舞者的肢體動作發生聲響,也未能作為推動舞蹈片段轉換的動機,或是引發舞者情緒狀態的觸媒,此外,特別打造的環繞聲場與地板收放音裝置,事實上也未能在觀看上產生包覆、滲透、壓迫或其他具有身體性的特殊感受。於是,《發聲》中的「聲」,仍是以舞蹈為主體,也就是以賴翠霜熟練的舞作風格為中心,聲音的主要功能仍是以營造整體舞作氛圍為主,而未在賴翠霜綿密的編排套路與符碼密語中,脫逃出其他更寬廣的詮釋空間。

最終,在這幅結構緊密、符號明確、主旨清晰的巨大圖像裡,令人不免好奇的是,賴翠霜最核心的關懷到底是什麼?從《發聲》可看出,賴翠霜在處理眾多當代社會議題如家暴、阿茲海默症後,在創作上早已形成一鮮明的模式,此讓她的舞作總是自成一格,怎麼運作都能有基本的水準。然而,或許我期待的不是翠霜製造、品質保證,而是編舞家在創作數個與社會議題相關的舞作後,是否累積出了任何階段性的感想,是否能從這些創作經驗裡,進一步地挖掘某種綜合性的觀點,甚至提出對人類社會更核心的提問?

畢竟在這個隨機殺人案件會被不假思索連接到廢死議題的時代,錯亂、暴力、瘋狂早是生活中的常態,已不需編舞家用數個作品再三提醒,但在錯亂之中,我們還在乎什麼?人性又是什麼?當觀眾在混亂的生活中,放下手機、電腦、電視,放下所有紛雜的資訊,特別淨空了一段時間進入劇場,觀看社會議題舞作時,或許並非因為對於特定編舞風格的著迷與追求,而是期盼在觀演中發生對核心問題的相互共感,以及交流對這個時代的共同關懷。

《發聲》

演出|賴翠霜舞創劇場
時間|2016/3/26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