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表演的閱讀摩擦《X_Xrooms》
10月
04
2016
X_Xrooms(寧森 攝,黑色流明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21次瀏覽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在進入對《X_Xrooms》的正式評論前,我必須先坦白地承認,書寫此篇評論讓我產生了不少對評論人身份的省思:首先,由於近年來大量地觀看許多當代舞蹈的作品,這不免讓我已形成了一套習慣的觀看模式與閱讀套路;雖然每個作品的表達方式皆有所不同,每次在觀看時所產生的接收、轉化、消化、連結訊息等過程皆相當動態且複雜,但不可諱言,在此當中確實會產生某種習以為常的閱讀範圍,其邊界雖具一定的彈性與流動性,然而若要說評論人能對所有作品皆具全然的開放性與包容性,此只會是社交語言中表面的泛泛之詞。

《X_Xrooms》就是一個自外於我的閱讀範圍的作品。的確,我仍然可以在觀看過程隱約感受到,作品中存在著某種創作的內在意圖與動力,只是我還無法抓到切入的著力點。基於認為創作不一定就是要符合某種標準與模式,我並不想武斷地用「應該要如何如何」的語言來斷定這個作品「好」或「不好」,或是其在溝通層面上究竟是「有效」還「無效」,畢竟也許是我已經太熟悉某種模式,而《X_Xrooms》只是在此模式之外,可能其仍具有特殊潛力,發展成某種對既定創作模式的批判與逃逸也說不定。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我在觀看時的確發生了閱讀上的不適與摩擦,身為評論人雖需力求公允、客觀,卻仍不免會在此當中浮現自我主觀的喜好與判定。我所能所做的,或許也只是在以下的評論中,誠實地敘述我所看到的視角,並藉由「我」這個主詞,以顯現這份評論所存在的個人主觀性。

舞台上有兩堵高牆,中間則是懸吊於高空的假人,在觀眾進場時如同鐘擺般晃啊晃。燈光逐漸暗去,音響傳來一陣低沈呢喃:「如果你即將死去,你還會坐在這裡看戲嗎?」;高牆的機關門滑開,身著白色科技感服裝的五位舞者從中現身,如同機器人般操演有稜有角的Popping,並不時變換隊形,忽地,集體開始跳著Hip Hop與New jack swing的彈跳律動,雖然有時忽然爆音的重節奏音效令我錯愕,但在簡潔的方塊燈光下,舞者們活像科技實驗下的癲狂新人種,令我開始期待科技、街舞與開頭口白中所暗示的死亡,接下來會交錯出什麼樣的光景。接著,舞台上剩下一男一女,直白地演繹著彼此的相戀與交歡,背後高牆成了投影幕,映照著血管、器官、細胞的影像,頗有子宮與母體的「生」的意味,而對照著前段較為冷調的科技意向,此段則滲出了些許肉的溫度。高牆分離,如摩西分紅海般將舞台切割出具有縱深的狹長通道,一個包覆著薄膜的肉身站在底端;男女舞者緩步趨近,共同撕掉半透明薄膜,其中的舞者便如同初生嬰兒般、以極緩速度縮張臉部肌肉,模仿嬰兒第一聲哭泣。接著,三人以同樣的慢動作向前邁進,父親不時指揮動作方向,母親機械般地遵循、嬰兒則逐步模仿,最後,在舞台的前方,父母為嬰兒套上與自身相同的白色服裝,彷彿意味著社會化的進程已完成,嬰兒終於成長為男人,爾後隨即跟著父親離去,留下痛苦掙扎的母親。

母親為何掙扎、為何痛苦,老實說我並沒有接收到其動機,但創作者似乎認為女性無法掌控自身命運(包括無法留下自己的孩子)是重要的,而將女性種種糾結的情緒,開展成為整個後半場的內容:在高牆形成的空間裡找尋不到出口、被投影的多雙眼睛影像所凝視逼迫、穿著特製LED燈管服裝的野獸在黑暗中爬上她的背、只能在手電筒的光影中擁抱孩子與愛人、在逐漸消失的綠色光束中以哭聲徒勞地重複「我愛你」、在浮泛的多彩影像中撲跌遊走。然而,每個片段如何推進到下一個片段,我始終不得而知;除了科技效果的切換,每個片段女性的生命與情緒歷程究竟經歷什麼變化,我時常毫無頭緒;創作者究竟想透過科技與街舞敘說關於生命的何事,在頻繁的一頭霧水與愕然之下,最後我發現自己已無力探尋。

閱讀與理解上的摩擦便是在此產生:一、科技時代的新女性仍過著如同八點檔的人生,展演著女性的無力與悲情,此種在傳統父權中常見的對母親形象浪漫化與無能化的想像,讓我開始錯亂這到底是創作者的有心(對女性處境的悲觀和諷刺)還是(毫無自覺的)無意。二、科技的角色與作用模糊不清:前身為Luxy Boyz的黑色流明,曾征戰各大夜店秀與達人秀,於是我大膽地猜測,對黑色流明來說,要做到吸睛絢爛的聲光效果應非難事,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創作團隊欲在《X_Xrooms》中刻意不讓科技僅是感官娛樂,而嘗試走另一條路—讓科技幫助舞作推動敘事。然而,就結果論,科技並無構成整體作品的深度,許多片段皆徒具空泛的技術,也無感官上的強度(與爽度)足以呼應劇情的直白與俗爛。三、某種程度上來說,「濫情」、「通俗」、「俗爛」並非貶意,其不僅是具有特定公式的特殊類型,也可作為大眾文化批判菁英思維的利器。《X_Xrooms》確實具有此種潛力,卻只處處徒留沒有動機的情感張力,於是,在一波波莫名強烈卻不明所以的情感浪潮下,我仍碰不到潛伏在其中的觀點為何,最後剩下的就只有疲憊與不耐了。

換個角度說,或許我的不適與不解,只是一個習於觀看現今台灣當代舞蹈作品的觀眾,在面對新興創作團隊在嘗試新形態表演模式時的過程之一。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觀看與詮釋的脈絡與慣習仍有其社會結構的成因,並因此具有力量,會與陌生的表達模式產生齟齬。不過,假情假意的開放與一味猛打的批評,都不是我書寫評論的本意,或許這篇評論的作用也只是誠實地記錄下摩擦的細節與過程,除了作為對觀看模式的反省之外,也是為台灣當代科技表演所走過的路徑留下某種軌跡吧!

《X_Xrooms》

演出|黑色流明
時間|2016/0 9/24 19: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