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表演的閱讀摩擦《X_Xrooms》
Oct
04
2016
X_Xrooms(寧森 攝,黑色流明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9次瀏覽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在進入對《X_Xrooms》的正式評論前,我必須先坦白地承認,書寫此篇評論讓我產生了不少對評論人身份的省思:首先,由於近年來大量地觀看許多當代舞蹈的作品,這不免讓我已形成了一套習慣的觀看模式與閱讀套路;雖然每個作品的表達方式皆有所不同,每次在觀看時所產生的接收、轉化、消化、連結訊息等過程皆相當動態且複雜,但不可諱言,在此當中確實會產生某種習以為常的閱讀範圍,其邊界雖具一定的彈性與流動性,然而若要說評論人能對所有作品皆具全然的開放性與包容性,此只會是社交語言中表面的泛泛之詞。

《X_Xrooms》就是一個自外於我的閱讀範圍的作品。的確,我仍然可以在觀看過程隱約感受到,作品中存在著某種創作的內在意圖與動力,只是我還無法抓到切入的著力點。基於認為創作不一定就是要符合某種標準與模式,我並不想武斷地用「應該要如何如何」的語言來斷定這個作品「好」或「不好」,或是其在溝通層面上究竟是「有效」還「無效」,畢竟也許是我已經太熟悉某種模式,而《X_Xrooms》只是在此模式之外,可能其仍具有特殊潛力,發展成某種對既定創作模式的批判與逃逸也說不定。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我在觀看時的確發生了閱讀上的不適與摩擦,身為評論人雖需力求公允、客觀,卻仍不免會在此當中浮現自我主觀的喜好與判定。我所能所做的,或許也只是在以下的評論中,誠實地敘述我所看到的視角,並藉由「我」這個主詞,以顯現這份評論所存在的個人主觀性。

舞台上有兩堵高牆,中間則是懸吊於高空的假人,在觀眾進場時如同鐘擺般晃啊晃。燈光逐漸暗去,音響傳來一陣低沈呢喃:「如果你即將死去,你還會坐在這裡看戲嗎?」;高牆的機關門滑開,身著白色科技感服裝的五位舞者從中現身,如同機器人般操演有稜有角的Popping,並不時變換隊形,忽地,集體開始跳著Hip Hop與New jack swing的彈跳律動,雖然有時忽然爆音的重節奏音效令我錯愕,但在簡潔的方塊燈光下,舞者們活像科技實驗下的癲狂新人種,令我開始期待科技、街舞與開頭口白中所暗示的死亡,接下來會交錯出什麼樣的光景。接著,舞台上剩下一男一女,直白地演繹著彼此的相戀與交歡,背後高牆成了投影幕,映照著血管、器官、細胞的影像,頗有子宮與母體的「生」的意味,而對照著前段較為冷調的科技意向,此段則滲出了些許肉的溫度。高牆分離,如摩西分紅海般將舞台切割出具有縱深的狹長通道,一個包覆著薄膜的肉身站在底端;男女舞者緩步趨近,共同撕掉半透明薄膜,其中的舞者便如同初生嬰兒般、以極緩速度縮張臉部肌肉,模仿嬰兒第一聲哭泣。接著,三人以同樣的慢動作向前邁進,父親不時指揮動作方向,母親機械般地遵循、嬰兒則逐步模仿,最後,在舞台的前方,父母為嬰兒套上與自身相同的白色服裝,彷彿意味著社會化的進程已完成,嬰兒終於成長為男人,爾後隨即跟著父親離去,留下痛苦掙扎的母親。

母親為何掙扎、為何痛苦,老實說我並沒有接收到其動機,但創作者似乎認為女性無法掌控自身命運(包括無法留下自己的孩子)是重要的,而將女性種種糾結的情緒,開展成為整個後半場的內容:在高牆形成的空間裡找尋不到出口、被投影的多雙眼睛影像所凝視逼迫、穿著特製LED燈管服裝的野獸在黑暗中爬上她的背、只能在手電筒的光影中擁抱孩子與愛人、在逐漸消失的綠色光束中以哭聲徒勞地重複「我愛你」、在浮泛的多彩影像中撲跌遊走。然而,每個片段如何推進到下一個片段,我始終不得而知;除了科技效果的切換,每個片段女性的生命與情緒歷程究竟經歷什麼變化,我時常毫無頭緒;創作者究竟想透過科技與街舞敘說關於生命的何事,在頻繁的一頭霧水與愕然之下,最後我發現自己已無力探尋。

閱讀與理解上的摩擦便是在此產生:一、科技時代的新女性仍過著如同八點檔的人生,展演著女性的無力與悲情,此種在傳統父權中常見的對母親形象浪漫化與無能化的想像,讓我開始錯亂這到底是創作者的有心(對女性處境的悲觀和諷刺)還是(毫無自覺的)無意。二、科技的角色與作用模糊不清:前身為Luxy Boyz的黑色流明,曾征戰各大夜店秀與達人秀,於是我大膽地猜測,對黑色流明來說,要做到吸睛絢爛的聲光效果應非難事,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創作團隊欲在《X_Xrooms》中刻意不讓科技僅是感官娛樂,而嘗試走另一條路—讓科技幫助舞作推動敘事。然而,就結果論,科技並無構成整體作品的深度,許多片段皆徒具空泛的技術,也無感官上的強度(與爽度)足以呼應劇情的直白與俗爛。三、某種程度上來說,「濫情」、「通俗」、「俗爛」並非貶意,其不僅是具有特定公式的特殊類型,也可作為大眾文化批判菁英思維的利器。《X_Xrooms》確實具有此種潛力,卻只處處徒留沒有動機的情感張力,於是,在一波波莫名強烈卻不明所以的情感浪潮下,我仍碰不到潛伏在其中的觀點為何,最後剩下的就只有疲憊與不耐了。

換個角度說,或許我的不適與不解,只是一個習於觀看現今台灣當代舞蹈作品的觀眾,在面對新興創作團隊在嘗試新形態表演模式時的過程之一。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觀看與詮釋的脈絡與慣習仍有其社會結構的成因,並因此具有力量,會與陌生的表達模式產生齟齬。不過,假情假意的開放與一味猛打的批評,都不是我書寫評論的本意,或許這篇評論的作用也只是誠實地記錄下摩擦的細節與過程,除了作為對觀看模式的反省之外,也是為台灣當代科技表演所走過的路徑留下某種軌跡吧!

《X_Xrooms》

演出|黑色流明
時間|2016/0 9/24 19: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Oct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Oct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Oct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Oct
09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Oct
08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Oct
08
2024
《我忘記舉手》藉由樂齡族群、青年族群及青壯年族群,讓觀眾重新反思人生階段所面臨的議題,具教育意涵以及人生觀,探討人生哲理……
Oct
07
2024
做為後進的創作發表平台,賴翠霜的「獨自跳舞」舞蹈創作平台提出了自編自跳的條件,並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對新手編創者的挑戰,而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展演之處確實有別於其它編創平台。
Sep
24
2024
人生如戲,信者得救。人可以被符號迷惑,但一個簡單的動作又可以令一切淪陷,強制排卵確實是宗教般瘋狂的行為。
Sep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