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聲繪神態,妙語話蓬萊《寶島搜神記》
5月
24
2021
123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5次瀏覽
蔡佩娟(音樂工作者)

作為觀眾,每年都相當期待高雄市國樂團(以下簡稱高市國)在高雄春天藝術節推出的親子音樂會。與其他演出相比,親子音樂會輕快、活潑的氛圍,能讓觀眾在欣賞時放開許多束縛,隨著孩子開懷的笑聲一同放鬆,另外,在企劃親子音樂會時,製作團隊需花費更多心思去思考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並維持一定的演出水準,所以每一年的親子音樂會很是考驗高市國的企劃與創新能力。這次選定的主題十分有趣,既平易近人,又富神祕的色彩,故事內容不是孩童限定,而是臺灣人民都很適合,因為這一次的故事主角不是一般人,而是臺灣寶島上的『眾神明』。

以繪作家角斯的《寶島搜神》作為靈感,在講述故事的方面,高市國邀請廖珮宇撰寫劇本,由劉建幗擔任導演,陳昭瑋飾演說書人,並結合影像設計去呈現,而音樂的部分,則特邀八位作曲家為各神明譜寫祂們的主題曲,讓音樂連結影像,既勾勒神明的神韻,亦描繪眾神過往事蹟。

音樂會一開始,由玉帝身旁的小秘書(陳昭瑋飾演)向觀眾講述天庭上發生的事情,因掌管人間神桌燈火的燈猴不滿現代人有事才求上天,無事轉身就忘,所以希望玉帝降下大水,以沉島的方式懲罰凡間。不過,雖然燈猴狀告人類十惡不赦,但其他神明卻紛紛阻止此事,認為人類與神明的隔閡,並非都是人類的過錯。

第一位為人類辯白的是腳騎龜蛇的玄天上帝,作曲家鍾佳霖以高音笙為主奏,樂曲旋律緊湊,搭配玄天上帝斬妖除魔的畫面更顯生動,而笙與各樂器的對唱,就像高手過招般讓人感到緊張與刺激,對於第一次欣賞國樂或不認識笙的觀眾,此曲充分展現笙的特色,讓人聽見笙豐富的和聲性,及本身悠長深邃的聲音。第二首《觀自在》描述觀世音菩薩,作曲家徐瑋廷以祂慈悲溫柔的形象,以及民間耳熟能詳的「觀世音菩薩」的旋律為基底,用弦樂合奏的方式呈現新編版本,此曲相當有趣的部份是在樂段中加入了人聲唱誦「觀世音菩薩」,其大膽的做法令人驚嘆,但頗具新意,別具一格。

在每位神明登場的過程中,小秘書除了敘述每位神明的經歷,還簡單的介紹了主奏樂器。伴隨著祂們的主題曲及動畫,觀眾可以連結樂曲與畫面,從中更加了解那位神明的形象,如脾氣暴躁的哪吒,便以較為熱鬧的打擊合奏去形容他與東海龍王之間打鬥的場景。在小秘書生動且幽默的說演下,筆者觀察到在場的小朋友都相當熱情的回應著,雙方互動很是良好,讓音樂會得以順利進行。

以音樂為載體,將傳統融入音樂之中的親子音樂會,是否是一種新的方式去推廣國樂?畢竟在現代這個社會,大眾以西樂為主流,國樂僅是小眾,就如同現代人愈來愈講究科學,而忘記先人遺留下來的傳統,這兩者的處境其實很是相同。然而,傳統並不遙遠,這場音樂會,它很好地結合音樂、動畫與說書,讓每個無論是否熟悉神明的觀眾皆能因此場演出而認識祂們,或許年紀還小的孩童尚未知曉傳統的重要性,但並不妨礙單純的欣賞一場有趣、好玩的演出。

最後,雖因篇幅長度未能提到其他樂曲,但對於高市國此次演出的八首新創樂曲,筆者認為極適合製作成出版品,若僅演出一次就封箱,是件相當可惜的事。未來,無論《寶島搜神記》繼續演出與否,期待高市國維持這次創新、跨界的精神,製作更多精緻的作品。

《寶島搜神記》

演出|郭哲誠、高雄市國樂團
時間|2021/04/17 11:00
地點|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出者擔任的是中性的使者,不帶私意的傳達信息,然而音樂家又如何在其中表現個人特質,讓作品與眾不同,正是宗教音樂最困難之處。
11月
24
2023
筆者在歐洲期間聆聽尼爾森斯現場音樂會的經驗,至今仍然難忘,回憶中,音樂的興奮、緊湊、樂團願意為之百分之兩百的拼命景象,都沒有在這場音樂會中重溫舊夢。
11月
22
2023
奧斯陸愛樂的新任總監芬蘭指揮家克勞斯.麥凱萊,不僅外表俊俏,更以23歲的超低年齡登上音樂總監,就算連遠在台灣都話題十足,本次台北的音樂會,主打指揮拿手的西貝流士曲目,演出兩場都售罄,後續討論的聲量也持續不斷,關注度也極高
11月
08
2023
今年「夠帶種藝術季」邀請夏天參與「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 決賽競演」的多位藝術家演出;在以「辦桌」呈現的活動中,可見七組卡司──暖男樂團、Lihan Umaw游恩恩、Temu Masin徐智文、maya’a taboeh hayawan羅媛、Pacak巴查克、marang aly孫李杰及主持人巧克力(Salizan Binkinuan)
11月
08
2023
看似優柔寡斷的法師害怕紮營時間太晚,想要呼喚後頭的兩人快步前進,但鐘錶師肩負大量精密零件行囊,旅人則意外中了菇毒。
11月
08
2023
從開場儀式就能逐漸感受到這個活動不只是原住民音樂展演,也兼具運動會、深度文化體驗等意義與內涵
10月
31
2023
無怪乎多年來,教科書上對於江文也的介紹,僅能是以一種「台灣之光」的景仰之姿來陳述。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我帶著這樣的疑惑,及想更認識這個知名卻談不上熟悉的江文也的心情,踏進音樂廳。
10月
2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