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的篇章《深刻‧如歌》直播現場音樂會
8月
03
2021
《深刻‧如歌》直播現場音樂會(國家交響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21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就從那一拍G大調和聲,為今年兩廳院的「微解封」揭開序幕。這是葛利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霍爾堡組曲》(Aus Holbergs Zeit , Op.40)〈前奏曲〉起拍的那一瞬間,絃樂團奏出突強ffp,彷彿敲響了「後疫情」的第一聲春雷,之後兩部小提琴與中提琴再不斷的以急促的漸強、上行音高、扶搖直上,用無窮動的開展,如信號曲般的振奮人心。

睽違兩個多月的國家音樂廳與國家交響樂團(以下簡稱NSO),這場音樂會別具意義,充滿著久別重逢的喜悅,格外的令人欣慰、感動,也帶有些許的依依不捨。因為這是呂紹嘉在藝術顧問任內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卻是帶領樂團進行了疫情降級後的第一場直播音樂會,共同寫下了浴火重生的篇章,送給台上台下、線上下線的所有人無限的祝福與安慰。

呂紹嘉,這位名揚國際的客家子弟,在歐洲建立職業指揮家的名聲。早年在臺大合唱團擔任樂訓,憑著極佳的鋼琴演奏能力,替時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陳秋盛的課堂上擔任鋼琴合作,並且在陳秋盛提攜與指導下,不斷的追求成長,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在他榮獲法國貝桑頌(Besançon Competition)、義大利佩卓地(Antonio Pedrotti International Conducting Competition)、荷蘭孔德拉辛(Kirill Kondrashin Competition)三大國際指揮大賽首獎後,先後擔任德國國家萊茵愛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98-2004)、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2001-2006),並於2004年5月獲文化部長頒贈象徵文化最高榮譽的「彼得.科內利烏斯(Peter Cornelius)」獎章,是名副其實的「臺灣之光」。

但他也不忘回饋國內的音樂界,這三十多年來,呂紹嘉多次回國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NSO的客席指揮,並且在2010年接任NSO音樂總監一職,直到2020年卸任並且接下藝術顧問的職務,他以「精緻、深刻、悸動」為指標,專注於樂團的演奏品質,開拓更寬廣的視野,積極培養國內古典音樂的觀眾,開闢了「呂紹嘉時間」,親自導聆音樂會的作品。

卸任後,他用另外的身份與方式繼續在音樂界耕耘。呂紹嘉從音樂廳的舞台走上學校的講台,成為臺北藝術大學的特聘講座教授,傳承自身的經驗與學養給音樂系的莘莘學子。因此,回看這場音樂會,更是用音樂折射出回憶的意象,流露出對呂紹嘉由衷的感激。

音樂會的四首曲子:葛利格《霍爾堡組曲》、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Symphony No.5, mvt.IV Adagietto)、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序奏與快板》(Introduction and Allegro),皆環環相扣、前後呼應。也都是十九世紀後半的作曲家的作品,他們用古典的語彙、巴洛克的形式,遊藝於時間的聲響絮語中。所以這短短的六十分鐘的音樂會裡,就像是經典之間隔著世代,進行對話與思辨,也是作曲家們用當下的視野,提煉過往的經典,成為超越時代的經典。

《深刻‧如歌》直播現場音樂會(國家交響樂團提供)

整體來說,NSO的演奏具一定的完整度。雖然《霍爾堡組曲》在演奏的一開始,聲部的平衡與聲音的統整,似乎尚未融入演出的場域,稍有力不從心之感,主要是這類型純絃樂的作品在演奏時需要面面俱到,不容太多失誤的空間,除了技術上的高度要求,更需團隊精神才能達到完美境界。但就在〈嘉禾舞曲〉的中段「彌塞特舞曲」(Musette)開始進入狀況,合奏的感覺逐漸回溫。從低音聲部的完全5度與兩部小提琴的8度和聲,支撐住中提琴的八分音符旋律,幾個小節之後,中低音聲部再以級進下行的四分音符,每隔兩拍的倚音和聲節奏,產生音樂張力,讓整個演奏的氣氛勢如破竹,每一個旋律樂句都能靈巧的充分發揮,足以見得呂紹嘉與NSO的多年默契是無庸置疑的,能在短時間之內掌握音樂的律動,展現出十足的專業精神。

之後就像是乘勝追擊,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艾爾加《序奏與快板》的表現皆四平八穩,大家開始享受於合奏的美好,尤其是《序奏與快板》賦格樂段部份,從結構佈局到聲部的平衡,皆處理的層次分明。

這是一場令人感動的演出,六十分鐘無中場休息、一氣呵成,五百多位觀眾報以如雷的掌聲,表達心中埋藏多日的感恩與悸動,有著對呂紹嘉的感激,以及對解封的雀躍。待掌聲散去、台上的團員退場後,觀眾們也都很有秩序依照工作人員的指示分流散場,整場演出就在這平靜祥和的氣氛下結束。

7月31日那一晚,同樣是揚名異域、土生土長的臺灣之光,分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的舞台與東京奧運的球場上,不約而同為臺灣的歷史,開創出承先啟後的紀元。場內的呂紹嘉與團員們在舞台上一同揮灑生命而充滿感動,場外的李洋與王齊麟在男子羽球雙打的球場上奪金而舉國歡騰,那晚的情緒是感動與希望互相交織。感謝呂紹嘉與NSO十年來的努力耕耘,也持續為臺灣加油,為音樂界喝采、為未來祝福。

註釋:直播演出連結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wKa8w0HK4Q

《深刻‧如歌》直播現場音樂會

演出|國家交響樂團、呂紹嘉
時間|2021/07/31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線上直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場音樂會,我是透過YouTube線上直播欣賞的。少了現場的渲染力與氛圍,呂紹嘉的指揮予人與現場不同的感受。⋯⋯在線上直播的這端,一言以蔽呂紹嘉在《深刻・如歌》的詮釋風格,就是「對於流暢的迷戀」。(顏采騰)
8月
04
2021
在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中,我們看到了國家交響樂團和台灣歌手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從觀眾現場的反應可知,台灣的聲樂發展已足以撐起一片天,此刻起我們不須再憂心哪裡的月亮圓不圓,因為我們和世界看著的是同一個月亮。希望不需要再等一個十幾年,就可以看到完全由台灣歌手詮釋的《玫瑰騎士》。
7月
26
2024
值得一提的是,陳含章在安可曲“Days of Wines and Roses”中嘗試演奏了幾段不常見的大跨步(stride)的樂曲。在演出結束之後,我笑著跟她說,上一回聽stride風格的現場演奏已經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爵士歌手黛安娜.克瑞兒(Diana Krall)來臺北演出,就曾經演過這種走紅於1930年代的老派鋼琴音樂。
7月
21
2024
整體來看,今年的《玫瑰騎士》和過往幾年相比,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它有著編導的介入,因此不能和單純的音樂會形式(opera in concert)相比;然而作為半舞台歌劇(semi-stage),它缺乏導演的個人觀點或美學統合,也無形式上的鋪排呈現,一切平穩保守,毫無冒險,是又一次的「歌劇音樂會」,散發著定期音樂會般的秩序與例行公事之感。
7月
20
2024
擔任演出的台北室內合唱團,雖然並非職業,但所呈現的音準、和聲皆相當完美,中文複雜的咬字,就算投影沒有呈現字幕,聽眾也能清晰理解。指揮鮑恆毅的詮釋也相當乾淨,對於筆者而言甚至有些過度流暢,太過精準,將多數作品詮釋為少了一點冒險精神的安全牌。而透過編曲將李泰祥的歌曲增添另一層詮釋,也是本場音樂會值得一看的特點,相信編曲者接到邀請腦中必會浮現一個難題:最後的成品是要多一點表現自我?或者要忠實地以合唱來表達李泰祥?
7月
10
2024
但在造境與敘境的同時,要思考的不僅只是透過科技媒材觸發觀眾感官經驗這件事。在透過光線、影像、與聲音交錯下的技術設計僅是佈局手段,沈浸式感官的詮釋僅能創造單次性高潮,直觀表象的刺激有其限制性,若能試圖在團體藝術個性展現上多著墨、強化集體特色創造具目的性強的敘事語言、以及深化科技媒材運用的論述,將能成為具代表性的科技藝術團體。
7月
09
2024
歐拉夫森所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在虔誠的巴哈信仰者,或是追憶黃金年代的樂迷心中,應是個大不敬的存在,與其說是古典音樂二十一世紀的變形,更貼切地說,實為一位當代鋼琴家,先將經典拆解,再精挑細選其中的元素,化為自己舞台上的魔法道具。
6月
26
2024
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
6月
26
2024
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6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