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中的作品in藝術節─臺南藝術節《雙翼•雙藝》
4月
22
2013
雙翼.雙藝(匯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11次瀏覽
戴君安(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雙翼•雙藝》是匯舞集自2012年創團於臺南後的第二場演出,選定臺南市的B.B.ART(Beautiful Building of Art)為表演空間,再度開啟了跨界複合展演的端點。B.B.ART是臺南市的一個新鮮場所,它既是翻新的老屋,亦是當代藝術的展覽空間,也賣咖啡和簡餐;同時,這裡也配合臺南市文化局主辦的「2013臺南藝術節」的計畫,承攬一部分屬於「城市舞台」的舞蹈、音樂和戲劇節目。在四月中旬由匯舞集啟動,藝術總監蔡慧貞與舞者何姿瑩、寗琪,在吳韋蓁演奏的小提琴及黃凡真演奏的古典吉他聲中,於B.B.ART敲開了一系列的展演活動。

第一場演出呈現於一樓中庭,觀眾在大廳或站或坐的看著眼前的舞者伸展肢體。三位女舞者在天井下的方形空間中,看似在尋找自己的立足點而迴旋,也不斷的在磨石地面上翻滾、騰跳。置放於後方平台上的椅子,一方面拉出了空間的上下層次,也讓舞者在其佔據的椅子上歇息、再跳脫。他們偶而也像是在尋求伴侶而相互扶持,釋出空間與身體,擁抱另一個肢體,或是呈現三人一體的畫面。這個作品顯然不是為此空間編排,應該更適於在正式的黑盒子劇場演出。

第二場開演前的休息時間,我上了二樓的小陽台,發現了另一個可以觀賞演出的角度,可惜在可以正面看舞的面向,架設了演出者的錄影機,成為禁止進入的區域。但在側邊的一處小角落,我找到了可以看到近乎全貌的「棲身之處」。從二樓俯瞰舞者貼在一樓牆上的蠕動,在圓形光影的照射中,蔡慧貞的獨舞透露一絲孤寂,尤其是全黑的裝扮,更是讓午後彷彿成了夜半時刻。我無法得知留在一樓的觀眾可以看到怎樣的演出,因為他們似乎也無法窺得全貌。

第三場的演出場域移到原先的觀眾席,幾乎是讓舞者在展覽中的藝術品與圍繞的觀眾間,爭取表演的空間。三位長手長腳的舞者,不但要為自己打開出路,也要預防碰觸藝術品或是打到觀眾,這讓畫面看來有些緊張,但也充滿刺激。舞者們化身三位穿著時尚洋裝、腳踩高跟鞋的女子,在悠揚的現場樂聲中,彷彿在高級社交場合爭豔、卡位。但在脫掉鞋子後,她們又化身為活潑奔放的年輕女孩,享受著自由舞動的樂趣。

整體看來,編排不算太有奇特之處,但是舞者擁有精湛的肢體能力,以及靈活的即興技巧,收放之間適度掌握現場的氛圍。此外,雖然B.B.ART的空間不算小,但在預留了表演和工作場地後,可觀賞的空間大約只能容納20多人。當天湧入的觀眾不下30人,這應該是策展人和表演人樂見的現象,但也讓觀賞品質打了一些折扣,或許可以考慮控制進場人數,或是開放更多空間給觀眾選擇,以擴大看舞人的角度與視野。

對於駐紮於臺南市的藝術家而言,應該會感受到今年的春天分外溫暖吧!這溫暖不僅是來自日益暖化的大地,也來自臺南市政府的誠意。從一些手邊資料看來,在B.B.ART演出的舞碼,似乎多是進行中作品(work in progress),將於日後再進行完整呈現。而這一系列在B.B.ART免費的演出是不是能實際顯示,臺南市觀眾在特殊空間觀賞表演的參與度的提升,則有待持續觀察。

《雙翼•雙藝》

演出|匯舞集
時間|2013/04/13 14:30
地點|台南市B.B.ART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