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回歸喜劇敘事《仲夏夜之夢》
10月
10
2014
仲夏夜之夢(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63次瀏覽
吳政翰(專案評論人)

《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是莎翁最成功也是後人搬演次數最頻繁的喜劇之一,由英國莎士比亞環球劇院(Shakespeare’s Globe)來詮釋該劇,似乎是理所當然、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了。環球劇院所製作的莎劇大多試圖重現伊莉莎白時期演出原貌,依循舊規,主舞台呈現三面式、兩層樓,還原當時觀演關係,並且演出沒有過多舞台機關、燈光變化。這些條件成了環球劇院製作的限制,也是特色。

因此,這不是一齣特別的《仲夏夜之夢》,但也由於如此不特別而變得特別。有別於許多製作著眼劇中奇想異境的打造,此次環球劇院巡演不見清楚的導演鑿痕印記,視覺景觀上既沒有英國劇場先驅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早期經典版所呈現的抽象簡約,亦無美國名導茱莉泰摩(Julie Taymor) 近期製作中的神祕絢麗,而是將舞台讓位給演員,演出中不戴麥克風,全場除了單一照明的燈光外,亦幾無託藉科技之助。整場戲下來,沒有驚艷的調度表現,亦無刻意提供舞台幻覺,而是將莎劇還原本色、復刻呈現,將一切回歸最單純、基本的喜劇敘事。

此次巡演可說幾乎將整個環球劇院舞台樣貌文風不動「搬」過來,外觀上模擬舞台固定的兩層樓結構,甚至以2D仿3D風「重建」支撐劇院三面式舞台的兩條樑柱,但受限於國家劇院結構而仍須在鏡框式舞台上演出,無法重現三面式舞台中部分觀眾環繞舞台站立看戲的觀演情況,就某方面來說,早已喪失了環球劇院所欲企尋當時、當地的演員與觀眾之間的親密感。然而,換個角度來看,舞台以假立體手法再現環球劇院實體結構,在戲還沒開演就直接顯露在觀眾眼前,刻意「作假」而毫不遮掩,不僅為劇中的以假亂真揭開序幕,並且全戲實實在在地置於虛假中進行,因此也為始終不斷的真假辯證立下了有趣的註腳。

莎喜劇力量來自於顛覆、錯置,《仲夏夜之夢》中處處可見一斑:本來的萬人迷赫米雅瞬間變成狄米特律斯、賴山德亟欲擺脫的落水狗,而原本單戀的海倫娜卻一下子變成兩男爭相追求的女神;仙后莫名愛上驢頭八登,而八登一下子從低階織工變得高高在上,宛如國王。個體位階顛覆與自身認同相互衝突而生的曖昧,一方面模糊所有社會框架之下嚴肅僵化、明確定義的身分、位階、狀態等疆界,另一方面揭示了任何單一形象的相對性,呈現出似是而非、既我非我的雙重並立。因此,夢境與現實、舞台與人生相互觀照,真假實虛之間充滿交叉辯證,這也是莎喜劇(甚至所有莎劇)週而復始、一再出現的主題。

喜劇最忌諱距離感,但此劇原汁原味的古典呈現,卻似乎沒有造成絲毫與現代台灣觀眾之間的隔閡而削減其喜劇張力,演出中仍笑聲不斷,眾演員紮實表演工夫自然不在話下,但絕大部分當然還是得歸功於莎喜劇建構技巧本身之純熟,不在於文化上的窺奇、語言上的搞笑,而是戲劇情境上的高妙安排。全劇下來,戲/喜而不謔,劇情不停推展,角色不忘行動,沒有天外飛來一筆的唐突笑點,亦無演員跳脫角色之外的綜藝惡搞,反倒是專注於情境之內、立基於本身人物個性,每個情緒反應皆自然而生,一切皆有跡可尋,就連最後遊走在鬧劇邊緣的結尾也是合情合理。

此次製作諸多角色組合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四位愛侶及工匠戲班。原本在宮廷中衣冠楚楚的愛侶們進入森林後,潛藏愛戀底下的性慾張力逐漸引爆,四人互不退讓、糾纏一體,不但呈現出不同層次的角色質感,亦釋放莎劇文本底層所蘊含的原始人性。工匠戲班則不時以節拍分明的捷格舞呈現迥異的音樂質感,人物之間鮮活、逗趣的互動亦與其他角色組合形成有趣的對比。較為可惜的是,全劇原本穿針引線的軸心角色帕克,純像個聽命行事的差役,自身毫無玩興、靈性,無法刺激、活化段落之間的節奏,反倒是音樂本身比較像是串起全戲的靈魂人物帕克,配器豐富(包括低音喇叭、文藝復興吉他、手搖風琴、二胡、古箏、打擊樂器等),層次鮮明,節奏輕快,構織出多彩多姿的聲音風景。

回過頭來看,邀請這樣一齣純正的莎喜劇來台演出,除了可觀賞一場古典示範劇以外,對台灣劇場的意義為何?不禁讓我反思兩個問題:一是喜劇敘事,二是喜劇表演。近來不少劇場作品為了能夠迅速取悅觀眾,內容充斥著對推展劇情無益、與角色個性無關的梗式笑點,然而笑點與喜劇不盡然能畫上等號。莎喜劇敘事結構之紮實無庸置疑,事實上在許多現代喜劇電影中皆可窺見莎喜劇原型(人物在僵化現實中遭遇無法解決的問題,進入解放人性束縛的異地後,而得到解答),例如早期的好萊塢浪漫喜劇到近期《金盞花大酒店》(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及《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等。此外,演員表演亦日趨綜藝化、電視化,為了注重「笑」果、放大焦點,填塞過多喜劇拍,而時常如此操之過急、無限上綱的結果,反倒拖累節奏而成為劇情包袱。但反觀此次演出,角色們皆流暢、有機地活在戲劇情境之中,並不刻意作任何拍點,亦未見演員三不五時跳出角色,作出悖離個性的舉動或者說著無關緊要的台詞,飾演海倫娜的Beatriz Romilly不慍不火、毫不刻意的表現使當下情境賦予一種既悲又喜的矛盾,更是讓人驚艷。究竟,一齣真正高明的喜劇是演員極盡誇張喜感、展現節奏之能事,還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與環境條件的抗衡,恰好成就了不可避免的喜劇情境?

《仲夏夜之夢》

演出|莎士比亞環球劇院
時間|2014/10/04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能花更多篇幅讓新任總監分享分享曲目對於台灣、NSO或是自己的意義,或許在演出前就能先與觀眾建立一座更穩固的橋樑(這一點前總監呂紹嘉有不少著墨),而這些元素在累積以後,他又會將樂團帶至何處,除了未來長遠的觀察,也期待總監與樂團的主動說明。
7月
18
2023
角色戲份平均,場面調度平順流暢,快節奏的表演及連綿接續的唱段和背景音樂,令人目不暇接,耳不暇聽,但總覺熱鬧有餘,精緻不足,好像缺少能觸動歌仔戲粉絲陶醉、沉迷的內蘊。
6月
02
2023
兩者擺在一起,可見雖同為戲劇相關系所,但學生的創作思考脈絡是差異極大的發展,兩校如能將劇作再度修整,並重新檢視原著與詮釋之間的關聯,彼此互相借鏡,這朵南方花蕊應可更加盛開芬芳。(楊智翔)
9月
10
2019
是否年輕一輩所創作的戲劇就必須被賦予八〇年代小劇場時期那種激進、顛覆的盼望?將近2020年的此時,年輕的創作者已從不同的世代土壤裡長成,他們會有自己的課題與話語,與其提出「象徵前衛與創新」,不如從王墨林所說的「小劇場已死」開始,死亡後才有可能的新生,可以褪去框架。(梁家綺)
8月
26
2019
以莎劇在臺灣的改編情形而論,無論是傳統劇種或是現代戲劇,都試圖在原劇本的基礎上,融入不同的文化元素,以適應演出模式與觀眾的生活習慣,讓當代莎劇的演出,除了依原本演出之外,亦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如在此劇中,精靈王、后改為道教譜系中的東王公與西王母……(蘇恆毅)
8月
23
2019
為了配合快板的音樂節奏,飾演精靈的舞者們動作快速且繁多,多人同時在舞台上舞動加上快速的動作與空間的流動,令人有目不暇給但卻無法聚焦的視覺感受。短促急於變化的快動作無法讓以芭蕾為基底的動作組合呈現飽和度與延展性,使得芭蕾令人稱羨的動作精準度、線條、力道的變化在舞動中消失。(徐瑋瑩)
4月
25
2016
以音樂劇為主體呈現,加入京劇、話劇、日本演劇、特技、舞蹈及兒童劇等眾多元素,導致主體與元素失衡,如此自相矛盾的創作,不僅演員難以詮釋,觀眾更需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呂永輝)
4月
11
2016
旋律中多有「迪士尼動畫主題式」的二重唱與樂池的幫唱合音,甚至可多見半音階的運用,但當演員的歌聲傳出,可明顯聽出演員在台詞表達與歌唱演繹的轉換上不流暢與對音準的不確定感,而合音的空洞飄渺,也相繼使樂曲失去烘托氛圍及感染情緒的功能。(黃絹雯)
4月
07
2016
將核心挖空,置入新穎的概念與手法,並裹上笑鬧的糖霜——如果這就是「革新」,那《仲夏夜之夢》展示的除了本身的虛無外,更是創作者詮釋上的單薄與不安。(張敦智)
4月
05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