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齣戲講述著一患有莫比斯症候群的撲克臉男孩的故事,但除了罕見疾病的岐視與不便,編劇更將其發展到家人身上,與架構出來的靈魂世界,因此它不單單只是說罕見疾病的故事,更多的事放入在愛與家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許這樣的小孩出現在你我的身邊,也許不是。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是否願意解決面前的難關,而攜手向前。
疾病在現代的醫療體系仍有許多不能解決的問題,包括身理上的(如此齣戲的莫比斯症候群),還有看不見的心理層面。但疾病不應該使用有色眼光或是悲觀哀痛看待,而面對能控制的疾病就該妥善治療,而且不須被憐憫。而罕見疾病雖然病例少見,但也慢慢的發展出家庭與家庭間的連結體系彼此支援守望,如同此齣戲的日本人因著有相同疾病的女兒,特地前往拜訪王家,在當中使用禮物,讓他們知道疾病是不用害怕的,而且他們並不孤單。
而家庭的功能又是甚麼,印象很深刻的是前面天使在考慮要不要出身在兩個媽媽的家庭裡面,以及姊姊是如此的希望罕病的弟弟能夠長大懂事,但當弟弟遇到霸凌時又是第一個衝上前去保護心愛的弟弟,和最後面爸爸因為愛的緣故即使要變成碎片,也想回家陪伴家人。編劇在當中叩問著一個重要的命題,家庭是甚麼?是外在的一夫一妻,一生一世。還是一起面對難關,解決問題的內在。而看戲的當下從弟弟罕病,爸爸車禍,很多的外在條件與壓力,讓人逐漸看見家庭最重要的本質是建立在「愛」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
在此想要說林聖倫在當中的腳色為之瘋狂,不管是欺負人的同學抑或是旅行社業務Ms. Ya(葉)都讓人在低氣壓裡面猛然大笑,雖然當中不像其他腳色有很多的上場機會,但每次登台都能抓住所有目光。而飾演弟弟的呂承祐,在腳色的詮釋上不會讓人有種因是飾演特殊情況的孩子而出現的低俗嘲弄的反感,而是將腳色的標籤撕掉後看見他最真實的情緒反應與動作,而更令我驚豔的是,雖然弟弟的聲音有些字仍難以辨識,但仍然成功的直搗每位觀者的內心。
《撲克臉》也許一剛開始是設定給孩童看的音樂劇,因此腳色的設定簡單不複雜,而影像也是刻畫出孩童的天真與善良。但當中的涵義卻令大人們感受到很多曾經遺忘的重要訊息。或許一剛開始會注意到的事情是罕病的弟弟,當編劇放入更多腳色想對弟弟或是家庭說的話的時候,你會開始注意,這不單純只是在說明疾病這件事;更多的是那些放在家裡面所有或遇到的難關。關於家的本質與愛這件事,我們與撲克臉男孩的家沒有不同,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而且是家人手牽著手一同度過。
《撲克臉》
演出|四喜坊劇集
時間|2018/06/02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