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肉身抵抗巨輪的行動《女媧變身》
12月
24
2015
女媧變身(差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46次瀏覽
陳怡君(中正大學社會褔利系)

下筆很難,因為沉重的事實如此近距離上演,一幕一幕指證著台西村的困境,《女媧變身》像一隻銳利的手一把抓住我的喉嚨。

觀眾席呈L型面對著中央以沙土為底的表演區,而更遠一些是象徵著六輕的風之塔,以及西瓜農—扁擔伯的田。角色們站在沙土上、跪在沙土上、翻滾在沙土上,心中有的不是長生不老的妄想而是這片祖先所留下來的土地和河川,當Doctor walking問:「難道你不怕死嗎?」扁擔伯回答:「就像回家一樣,有什麼好怕的?」好像再度提起那個從工業時代以來就不斷被提問的問題:這些以「經濟發展」為名的工廠,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還是那只是一種比較、一種慾望,以生活為代價的殘破下去?

劇中「女媧」為一個看似瘋癲的母親,但是在漸漸變質的社會中,她反而是最清澄的人,而我分不清楚,劇中的現實和她的幻想,哪一個比較真實,畢竟對於離台西村遠一點的人,可能對於六輕與台西村都只是抱著某種想像和疑惑,疑惑我們能放棄六輕嗎?當我們沒有去了解更多,它就只像一個遠在天邊的噩夢,村民的聲音漸漸地被其他新聞沖淡成一個事件,只要我們選擇站遠一些,別人的痛苦就很容易顯得微不足道。劇中的時空既像未來又像遠古時代,但說的其實是現在,時間和元素上的虛實交錯使我更加迷惘,難以梳理,於是「不可確定的未來」、「真實的、以前不曾預見的現在」和「只存在於夢卻真實經歷過的過去」互相纏繞生長在舞台上,不適合被拆解開來,直到台西村民立儀和女兒里美現身,這種迷亂好像突然被一陣風吹開來,清清楚楚的確定了,這就是現實。

劇中扁擔伯、女媧和迷娃跳起了車鼓,以雙手拿著石頭互相敲擊,在狹小的空間裡顯得特別重、特別大聲,車鼓象徵著人與土地的關係,也象徵著「逆向」,當腳陷入泥土,農民們用力地拔起,然後另一腳又陷入,農民們依舊奮力拔起,這樣重複陷入與重複拔起的過程,是費力地逆向移動,以肉身抵抗被時代的巨輪輾過,但在民間傳統中車鼓是一種慶祝,在各種喜慶的日子作「熱鬧」的儀式,當它的詼諧被代換成沉重,似乎是為車鼓換上別的皮膚,讓村裡的喜慶變成了悼念,與土地永別,因為這裡已經沒有豐收,也沒有年輕人了。

《女媧變身》中有太多真實世界的反射,除了上述的車鼓、女媧之外還有裸身的鰻魚、風之塔和時間之木等等,但我們一時之間難以消化這麼多的訊息和隱喻,所以我只能選擇先大量的吃下去,回家再慢慢思考,至於遺漏多少或是消化多少就個人不一了,關於戲劇到底需不需要先讓觀眾看懂,一直是各方有各方意見的問題,要留給觀眾多少詮釋的空間也沒有一致的答案,但我想這些問題都阻止不了我們去追尋這齣戲從哪裡出發,以及接下來又將通往何方,相對於許多戲劇結束成為一個回憶,導演鍾喬在結束時邀請大家共同參與反空汙的大遊行,讓這齣戲的結束延伸成了一個行動與一顆顆種子。

《女媧變身》

演出|差事劇團
時間|2015/12/06 19:30
地點|台北市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山城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有貼近現實的取材與觀照,無一不流露與展現出創作者對台西村題材的熟稔與關懷,但作為女媧已成為變種的「自噬者」的預言,夢魘沒有顯現,寓言的張力被現實淹覆,現實又太多隱喻與符號,一個超越時空的乖誕荒地依舊沈落為某一農村的現實。(紀慧玲)
12月
24
2015
在這樣一半寫實、一半魔幻的穿插敘述上,「劇情」與「證言」孰為主?孰為輔?這樣雙軸線的敘述方式,要包含美學的呈現,又要有社會學的分析與穿透。在90分鐘的劇作上,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范綱塏)
12月
16
2015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