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待脈絡化的人生推理——評故事工廠《倒數婚姻》
10月
06
2023
倒數婚姻(故事工廠提供/攝影徐欽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625次瀏覽

文 陳正熙(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故事工廠的《倒數婚姻》,倒數偉宣和婷婷的婚姻,原本是人人稱羨的「佳偶」,卻開始出現似乎無可彌補的裂痕,回首過往,兩人不禁思索:這一切是從何時開始走上歧路?編導以「完全倒敘」的手法,回溯兩人關係的重要階段:兩人因婷婷在大學話劇社的演出而初識,相隔數年,在婷婷入圍金鐘獎的慶功宴上重逢,偉宣選擇婷婷,與初戀情人又真分手。婷婷星途看好之際,偉宣家族經營的餐廳卻遭祝融之災,為了支持偉宣重起爐灶,她毅然放下演藝事業,走入婚姻家庭。有了小孩之後,偉宣的餐廳逐漸步上正軌,婷婷卻受產後憂鬱之苦,繁雜家務更讓她哀怨不快,而有復出的念頭。未料,她在電影拍攝過程中,與攝影師發生婚外情,偉宣心生疑慮,又巧遇正受家暴之苦的初戀情人又真,因此動了是否重新來過的念頭。偉宣與又真相擁的身影,被好事網友拍照上傳,引來八卦傳聞,讓他與婷婷的婚姻,更深陷難解情狀。

《倒數婚姻》的取材,是典型的通俗戲劇內容,但,編導嘗試以「完全倒敘」方式,在稍嫌陳套的人物、故事中,發掘新意,更深入婚姻親密關係的內在,對涉事雙方有更多包容理解。但從前段的情節大要來看,偉宣與婷婷的婚姻故事,還是不脫一般通俗作品的制式思考:男性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讓他無法了解另一半追求自我完成的渴望;女性為家庭和兒女做出犧牲,感受委屈,終於進入職場,自我肯定卻還是要來自另一個男性(攝影師)的凝視(鏡頭);夫妻失和原因,不是外遇,就是繁重家務,特別是照顧兒女的「責任」,既不能凝聚夫妻情感,更成為兩人衝突起因;而婚姻以外的相關人等,不是提供「智慧金句」(「女人沒有婚姻不會死,沒有愛才會死」)的「諍友」,就是坐看潑辣好戲的好事者,但無論體貼或窺探,對兩人關係發展,其實都無關緊要。

將婚姻關係現狀視作待解案件,以「倒敘」手法試圖推理澄清,確有新意,但,在推理的過程中,如果只能著眼於那些看似清楚的「現象」,例如日常瑣務的煩擾,或充滿戲劇性的變化,例如對彼此不忠的欲望,而不能掌握關係中的幽微細節(nuance),也就是那些不能明白判定對錯的情緒反應,總是自相矛盾的愛怨情感,委屈或包容、犧牲或體貼的糾結不清,我們終究無法瞭解婚姻關係中的兩造,是如何努力維繫對彼此的情感,又是如何逐漸失去「愛人」與「被愛」的能力,更甭論如何才能「重新被愛」,「重新愛人」。婷婷與偉宣兩人身邊的相關人物,特別是初戀情人又真,和攝影師小建的角色設定,都太過簡單,也難以合理化他們對夫妻兩人關係的重要影響:又真是沒有夢想、想法的天真女孩,因此比不過懷抱成名美夢、知道如何揣摩角色的婷婷,成為無力反抗的家暴受害者之後,才能得到偉宣的同情與陪伴;小建則是身材與美感兼備,能夠看出婷婷之「美」的「慧眼」,當然要勝過眼中只有食物的偉宣,只是,他卻從未清楚說出是什麼樣的「美」,強調愛情的重要性,卻又抱怨「為什麼親情和愛情要放在一起討論」,讓人不知其所以然。

婷婷和偉宣的婚姻故事,因此無法讓我心生同情。我也無法理解,他們的努力(試圖對話)或缺乏努力(少了聆聽的對話),究竟如何讓他們的關係走上歧路。在「倒敘」的過程中,婷婷真的知道如何「成為自己」,偉宣真的知道如何「彼此都讓一點」嗎?

編導運用人偶與真人演員的交錯,從婚姻主題衍伸出來,嘗試凸顯表象與真實對照的主題:「人間佳偶」與「人後假(怨)偶」的對比,表現內在難以言說的情緒,用心值得肯定,操偶技術也相當嫻熟俐落。只是,「人偶」作為一種象徵,其指涉內涵卻不斷變化,甚至出現相互矛盾的情形:是內在的熱切情慾,還是表面的和諧氛圍?是被俗務消磨殆盡的感情,還是對不同人生可能的綺想?是自我懷疑,還是對彼此的指控?而,小孩一角自始至終以人偶扮演,確實強化了「養兒育女」重擔對兩人生活產生不良影響的論點,但,這種簡化的思維邏輯,似乎也忽略了親子互動對婚姻關係的複雜影響,「如果當初Baby沒有生下來,我的人生會不會不一樣」的疑問,不僅空洞,更是無情。


倒數婚姻(故事工廠提供/攝影徐欽敏)

雖說是「完全倒敘」,但在倒敘的過程中,偉宣和婷婷還是時而會跳出角色的「過去」,而以「現在」的角色直接對觀眾訴說,以「現在」的後見之明,對「過去」的決定提出質疑,或補充說明,仿佛對人生的思索,有一套固定不變的規矩,隨著年紀漸長、經驗漸豐,終究能夠擁有「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法」的領悟,對過去的愛怨情仇做出充滿智慧的評價。借用文學評論術語,這其實就是對「人生」的「去脈絡化」思考。

演員表現,大致整齊,但,在「職人」(廚師、餐廳經理、演員、攝影師)角色的表現方面,仍有改進空間。例如偉宣以牛肉與洋蔥兩種食材完美結合打造的「黃金濃湯」,是兩人婚姻關係的重要隱喻,但它究竟有何創新之處,做成「料理包」,需要注意什麼樣的製程細節,需要更細膩的鋪陳,才能讓我們理解:「如果把洋蔥和牛肉燉到分不清楚彼此」,會出現什麼「新的味道」。

舞台視覺(空間、影像、光影)的整體表現,相當精彩,與我看過劇團其他演出相比較,應是擺脫了過往對「寫實」箱景(box set)的依賴,而能以平台、景片、布幕的靈活拼貼組合,讓導演在場面調度方面得到最大的發揮,完成流暢且充滿戲劇性的流動轉換(如男女主角在餐廳裡發生衝突之後,兩人各自站立的平台緩緩分開),兼具寫實景觀與情感內涵,整體製作與執行品質,令人印象深刻。

演出結束,演員謝幕,編導上台,跟觀眾分享他的創作心得,並且重述自己在節目單中描述過的親身經歷(以見證人身份在已經泛黃的父母離婚協議書上簽名),補充說明作品內涵。編導用心,令人感佩,但,是否恰當,卻待斟酌。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觀眾能否與《倒數婚姻》劇中人物同感,關鍵在於將各自生命經驗帶入對照,而能對自己的幸福或不幸,有更為成熟的觀照反思,編導的殷切提示,給了觀眾方便的情感抒發,會不會反而(在無意之間)剝奪了他們面對自己的寶貴機會?

而如果《倒數婚姻》真的有效地說出一個完整的推理故事,這樣的補充說明,也會是多餘的。

故事工廠十週年作品《倒數婚姻》

演出|故事工廠
時間|2023/09/17 14:30
地點|臺北 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既然不在了,就去找一個新的地方,新的入口。」是否正是藉由俊廷這個角色的塑造,《萬象園》昭示了一種主體應對創傷的可能策略——天網無常下,一種調和「命定論」與「自我抉擇」的自我和解技術?
1月
02
2025
相反地,恐怕正是這一套借助舞台與修辭的形式,一再展演人物身分的敘事方法本身,在需求著酷兒與白恐來讓自己變勇敢、變得沒有自我疑問。最終,反過來以極其有效地舞台調度與演出,對著觀眾建立起了一種魅惑的關係。
12月
31
2024
《羊之歌》充滿著寓言式的批判;羊作為主角,並以人類「踐行者」的身份走過生命旅途,展演他的純真、無辜與無知,失落、孤寂與脆弱,而其不甘於平凡的姿態,正如當代群眾的樣貌
12月
27
2024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