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地呼吸,好好地吐氣《從一數到五》
8月
03
2020
從一數到五(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陳藝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2次瀏覽
洪靖觀(臺灣藝術大學在學生)

這次欣賞的演出是2020年新點子實驗場《從一數到五》,由林素蓮創作的作品,本次討論她心中所謂「完整」的定義,作品觸及的內涵包括「在無法選擇原生家庭的限制下,我們來到世上,在不知道什麼是呼吸的時候就開始呼吸」,由每名表演者各自的家庭故事開始說起,帶出生命之中前進的動力。

一進到場內,我看到像是室內、屋裡的擺設,兩旁各有一個門。燈光漸漸昏暗時,我期待接下來的演出,沒想到頓時燈光又全亮,許多人從四面八方走到舞台上,此時五位舞者開始唱起《夢田》,接著,一位六歲的小女孩走到台前自我介紹,然後唱名感謝了這場製作的所有人員;演出以不按牌理出牌的方式,以一般我們習慣於演出後才看到的謝幕,來開啟這場演出。

這個作品中,使我有很強烈感受的是兩個部分,第一個是「完整」:作品的一開始,五位舞者分別介紹自己的家庭,編舞者選擇許多日常生活用品(吹風機、浴缸、插頭、桌子⋯⋯),幾位表演者用輕鬆、詼諧、對比的語調,再透過肢體表現、空間變化,以及音樂的轉折,巧妙地讓情緒緩緩的潛入、佈漫於觀眾之間。在觀眾席中的我,前一秒還在笑著舞者所描述的有趣往事,下一秒卻意識到自己已經眼眶泛淚。觀演過程中,我不斷思考為什麼會這樣五味雜陳?而編舞者又為甚麼要用這種方式呈現?或許「完整」是透過「遺憾」來凸顯的(就像是表演者們介紹自己的家庭時,都各自透露了那麼一點點遺憾),「遺憾」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心中的「完整」是什麼。但面對那個「遺憾」,好像我們只能用調侃、詼諧的方式來安慰自己,以彌補心中的「遺憾」,進而讓它成為「完整」。

第二個是「呼吸」:「呼吸」之於活著,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也因為它太過於自然,我們常常忘了它。作品中,編舞家安排小女主角在台上畫著一個女孩學習游泳的過程,來告訴觀眾「呼吸」的重要性,過程中小女主角說了一段話:「很多時候人家對我們說深呼吸,不是要我們憋氣,而是要我們記得深呼吸之後要好好的吐氣。」此話讓我聯想到一開始由一位工作人員放在舞台上的電鍋,剛開始我並不太明白它的用意,隨後欣賞每個編舞者的段落時,我不禁將台上的故事與自己的成長過程連結,因而意會,電鍋也像是我們的人生,按下開關,意味著開啟人生的旅途。在熟成之前的生命旅途,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情,例如各種競賽、社會的刻板印象,各種挫折與阻礙,編舞者利用肢體動作及音樂的穿插,來作為反抗,諸如翻、滾、踢、抬,比如五位舞者穿著一樣的粉紅色功夫服齊心抵抗著什麼的段落,或者直白透過電影花木蘭中的經典曲子〈男子漢〉及Carl Orff〈Carmina Burana〉(布蘭詩歌)來表達這股奮戰之心。

作品層層疊疊地堆砌,最後進入急促磅礡的雷雨聲中,加上等待著電鍋開關跳起來的漫長,我被帶入一個「窒息」的氛圍中,這樣的窒息氛圍正如深深地呼吸,隨後我吐氣,充滿釋放感,如此珍貴。對我來說,這就是為什麼編舞者選擇了用呼吸聲作為結尾,意即「此時此刻邀請觀眾一起好好的呼吸,好好的吐氣」,呼應生命。

《從一數到五》

演出|林素蓮
時間|2020/07/25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吃土》的開場,當淡水南北軒的樂師們、李慈湄和壞鞋子的舞者們在舞台上並列行走、爬行,混音儀器和北管樂器置放的空間呈多點散佈在上舞台,這已經暗示著他們之間存在著對等分享的關係,也許它們未必需要以植物為導引,反而可以透過直面以當代劇場為藉口媒合舞蹈和傳統藝術相互攀爬和附著所開展的繁茂生態。(王昱程)
9月
02
2020
整體來說,《從一數到五》有意識地以巧思組合豐富的形式,讓整齣作品像一張張動態GIF,探究著之於創作者而言,生存與完整意味著什麼。對觀眾而言,若有晦澀難解之處,我想也不必介意,因為作品開宗明義表態:它是很個人的,對作者而言十分徜徉的境地,對觀眾而言可能只是條死胡同。(張敦智)
8月
03
2020
不可諱言的是,正因《從一數到五》根基於編舞家與舞者們成長經驗而來,但這群人的家庭背景、年齡層、社會階層又十分相近,於是便形成了一個特定的社群圖像,非屬於相似脈絡出身的觀眾,或許便有難以進入之感。作為一個定位自我與世代的作品,《從一數到五》是完整且精準的,但如何從挖掘自我當中,予以擴展至更為寬廣的關懷,或許是林素蓮下一階段的挑戰,畢竟生命即政治,個人的議題從來不會只屬於個人。(吳孟軒)
7月
30
2020
用白日夢般的情境塑造來詮釋《從一數到五》並無不可,但若回頭看該作品呈現出來的幾個關鍵字:呼吸─活著、游泳─父親、家屋─物件,舞者自述幾個片段零碎的家庭經驗,呼應存在於世的大命題,似乎限縮了《從一數到五》的創作格局,變成走向個人生命經驗的抒發、白日夢下破碎的喃喃囈語。(羅倩)
7月
29
2020
除了口頭的說和唱,身體的舞動與音樂互文鑲嵌在整個表演文本之中(之間),沒那麼地全然舞蹈,但沒了舞蹈卻會不那麼全然,看得出來「舞蹈構作」對於「編舞創作」的重要性,若無結構概念的構作,這個作品很可能只剩下零零散散的舞蹈技術性動作,就像那眾多散散零零的生活道具一樣。(于善祿)
7月
28
2020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