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意識的世界,望向潛意識的夢《夢與陰影》
5月
05
2023
夢與陰影(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9次瀏覽

文 蘇恆毅(專案評論人) 

河床劇團向來擅長以意象進行敘事,用以表現以夢境與潛意識為主題的《夢與陰影》,恰為擅長的表演內容,且結合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的馬戲演出,更讓人期待的是與馬戲演出的「動能」結合後,如何將夢與潛意識、甚至是將潛意識化為行動的互動奧秘進行展演。 

演出開始時,朦朧的聲音說著「我們都會做夢」、「我一直做著同樣的夢」,試圖將舞台上的夢境世界與觀眾的經驗結合,而後開始一個個夢境片段的演出。每一個夢境片段如同實際的夢境,本身並不連貫,但大致上可以看出這是個女人的夢、或是一個陽剛的共同夢境中浮現的女性身影,無論從何種方向解讀,在這些夢境中,大抵可看見女人時而迷惘的穿梭於軍隊之間,時而成為小紅帽遭受性暴力,時而被人操控行為。也有很陽剛的畫面:男人成為了狗,在指令下互相爭鬥,有時也露出疑惑與畏縮。或是戰爭中,因恐懼而想逃離,卻又被抓回到團體中的傷痕記憶。 

無論是哪一種畫面,都是以馬戲演員的肢體,透過大環、小圈、綢吊、汽油桶等技巧進行呈現,搭配上近乎是呢喃的詩歌吟誦,藉此完成一場在夢境中既活躍、卻又朦朧抽象的世界,恰如其分。但也正因馬戲表演的恰如其「分」,也讓人覺得在戲劇與馬戲之間的分際中,馬戲是用以「成就」戲劇的形式,從而被束縛侷限。 

由於《夢與陰影》是從夢與潛意識,以及心理分析為作品發想,畫面中的每個意象自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解讀方向,整體演出也確實將夢境的動態與靜態畫面有所呈現,卻不脫離夢。然而,夢、潛意識、甚至是陰影,會與清醒時的日常行為發生互動,此即並非只有在夢境中才有無限飛揚的想像與動力,而是在清醒的時候,潛意識與陰影也會或顯或隱地影響個體、並表現在行為上,要做到此種效果,反而是馬戲的身體與物件操作上,可以有更多著墨與實驗之處。 

以故事的呈現而言,演出中可反覆看到男女之間關於愛、佔有、暴力等意涵的互動關係,但這些夢境片段的組成,似乎並無連續性,也無從知道在這樣的互動關係中,角色的情緒究竟是如何?而是否又能夠再透過馬戲演員的身體敘事,使互動當中的肢體交流與情感表達有更深入且多元的呈現?其他的夢境,亦是如此。 

再者,《夢與陰影》雖然是以演出表現夢境與潛意識中的世界,但這些夢境意象對觀眾而言,在觀看的當下是浮現在理性的意識層面,換言之,觀眾或許能夠理解並解讀這些意象的意涵,卻未必能夠進入到這些意象的世界中,共同體會將每個個體連結在一起的夢境中的情感,形成舞台上與舞台下,猶如潛意識與意識,兩個世界有著看不見的隔膜,既連結在一起,卻又並非可自由在兩者之間交互穿梭。倘若要讓觀眾能夠更把情感投射在舞台象徵的潛意識中,就會更需要更多視覺上的設計,牽引觀眾逐步進入到夢境中,做到身心不再流浪、每個靈魂都在夢中相伴的效果。 

因此從跨界的層面來說,跨界雖是在兩種表現形式上取得平衡,但在平衡的同時,卻也需要在個別形式的優勢之下進行更多的實驗與磨合,才能夠開展出新的表現形式。以《夢與陰影》來說,身體意象是河床劇團擅長的演出形式,在此部分也確實很好地表現出夢境超乎想像、具體而又意象的特質;對於FOCA而言,除了是馬戲的「基本」之外,演員自身的肢體能量似乎能夠有更多技巧性的展現,以打破意識與潛意識的分界,使視覺效果更能牽動觀眾的情感,並看見夢與馬戲的絢麗之處。 

我們都會做夢,但在這場夢境中,並非所有的靈魂都凝聚在此,而是依然在意識的世界中流浪著,等待進入到群體的潛意識當中。 

《夢與陰影》

演出|河床劇團、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時間|2023/04/0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弔詭的感受啟動了觀眾內在的「超現實主義心理自動性」——球瓶不再是一個「熟悉的馬戲道具」,被導演改寫成一個有暗喻能力的物件符號。
5月
10
2023
在《夢與陰影》中,馬戲的柔軟身體在劇中的應用恰好消解了他們身體自身與物品建立關係的彈性。簡單來說,他們的身體是否服務於呈現意象,導致他們與他們手持的物品、劇場外(觀眾的視線)斷聯,成為劇場意象與連續文本的一部分
4月
28
2023
在意象劇場的視覺景觀,和特技身體的線條質感之間,建構連結、共振、轉化的可能,值得肯定鼓勵;導演郭文泰對舞台空間的想像,仍有其動人之處,但,對馬戲身體或物件的解構重組,或可以有更基進/激進的嘗試,而,FOCA的表演者,在全面性的視覺意象籠罩之下,或可以有更挑釁/抗拒的姿態。
4月
24
2023
恍然間有一種腳尖還沒落地的違和感,而這樣的遺憾可能也反應了這部作品其實沒有真正將筆者抓住或放出,《夢》呈現了大量引人省思的暗喻與數抹很美/可以看很久的迷人風景,但隨著風景的消失,卻也失去了與現實/主要角色的對比,失去了某些更為深厚的內容作為基底,就像許多網美打卡的人間秘境一般,到了現場的民眾可能只有視覺上的感受,但也只能草草留下幾筆寥落的心得,以此證明自身曾到此一遊之足跡而已,未能往心裡走去。
4月
21
2023
而這些場景的轉換,都有一位女子以第三者的角度觀看著一切,便是一開始迷霧中的人影,整個夢境缺少她仍然可以運行下去,但卻不能沒有她,因為在我看來她才是故事的主人,我們在夢中經常都是以第三人稱的視角主導著一切,但同時也被夢牽著走,如同佛洛伊德所述,夢的根基還是來自於現實,這便代表著人就算在夢中仍然被夢所綑綁。
4月
19
2023
《喜妹夢遊仙境:兒童的焦慮劇場》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互動式的演出,成功將孩子們內心的焦慮與渴望具象化,讓他們在觀賞過程中感受到成長的力量與啟發。這不僅是一場奇幻的冒險旅程,更是一段探索自我、面對困難與追尋成長的旅程。
10月
08
2024
在這次演出中,放大的劇場空間,使得導演與舞台設計必須改變觀眾的位置與視角,讓他們從視野有限的共乘者,變成了全知的鳥瞰者,不能參與,只能旁觀。
10月
07
2024
編導並未安排更流暢且有意義的換場,彷彿唱完一首歌,然後再下另一首的前奏,這齣戲就可以準備開始進入下一段,於是《織男・彼赫巫》大概就是十一首MV的歌單播放,不需要準確連結,也無法有效縫合、或是構成「一個」完整的敘事。
10月
04
2024
《織男.彼赫巫》作為一齣主打泰雅族的原創歌舞劇,但觀點卻與一般的戲劇無異,訴說應該尊重多元性別的差異,卻並未著重在泰雅族身上的異同進行延伸;講述了織布對於泰雅族而言無可取代的獨特與意義,卻也未就此解釋男性不可織布的緣由。
10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