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於音樂間《雙闕》
10月
12
2018
雙闕(小巨人絲竹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34次瀏覽
陳姵霖(專案評論人)

音樂,不只是一種音樂性表達與韻味的呈現,當聆聽者用心聽時,可以享受音樂帶給心靈層面那份美麗心境、感動與無形的魅力。

小巨人絲竹樂團於2000年成立,由音樂總監陳志昇與一群熱愛國樂、並兼具專業演奏能力的青年樂手們組成,以絲竹編制為主,積極推廣國樂。2005年至今,多次連續入選文化部扶植團隊,也策劃一系列精緻音樂會,邀請國內外演奏家合作演出,嘗試各種可能。2018年「小巨人兩岸薪傳系列」音樂會,10月1日邀請到著名二胡演奏家楊雪與揚琴演奏家劉音璇擔綱演出。

當晚曲目安排多首國樂經典名曲:《迷糊調》、《豐收》、《狂想曲》 、《雙闋》、《光明行》 ;另有改編自鋼琴曲的揚琴獨奏曲《阿斯圖裡亞斯的傳說》, 與兩首首演作品:陳芸芸《Dancing Leaves—天秤座》、李博禪《碎葉城倒影》,在演奏家專業技巧詮釋下,賦予曲目豐富情感,讓現場聽眾感動之餘,更陶醉於樂曲其中。

《阿斯圖裡亞斯的傳說》原是西班牙作曲家阿爾貝尼(Albéniz)創作的鋼琴曲,作曲家劉月寧改編為揚琴演奏,樂曲描繪西班牙北部戰爭傳說,運用快板速度,帶有再現部的複三部曲式〈呈示部、對比部分、再現部的三部曲式〉組成【1】,中間部與前後兩部主題對比鮮明。在演奏者劉音璇的詮釋下,雙手擊出揚琴基本技巧:鬆、甩、捻、托、雙竹同擊、彈輪,展現此項樂器的特色,演奏者不賣弄誇張的肢體動作,而是專注在每顆音符的精緻度、飽滿度,和音樂性的展現,擊出具有穿透力的聲響,音色純淨,使整首樂曲時而清脆悅耳,時而活潑奔放,而演奏者對曲目的詮釋也讓觀眾驚奇,其音色竟如此豐富、獨特,原曲雖是鋼琴曲,但改至揚琴演奏卻完全無違和之感,反倒多了不一樣的風味。

兩首首演作品,陳芸芸《Dancing Leaves—天秤座》是一首揚琴二重奏,樂曲描述出一幅優美畫面:秋夜泛著黃,藏著夏日尾巴的暖暖餘溫,樂曲採用的手法,很像印象樂派的音樂風格,不再講究優美的旋律或完整樂曲架構,而改至追求聲音色彩變化所產生的效果,並體會領悟音樂作品中的音畫【2】,以由慢漸快的輪音象徵窗外逐漸起風,而兩位演奏者默契十足的相互配合演奏就如雙人舞碼,於秋日重逢,並在風中擁抱彼此,而後不再分離。《碎葉城倒影》是李博禪於2015年旅行西域,受到獨特文化吸引,所創作的作品,曲風充滿濃濃的民族風情,演奏家楊雪(二胡)與劉音璇(揚琴),搭配鋼琴伴奏,除了嫻熟的演奏技巧外,也有絕佳的默契搭配,音樂性多以傳統民族音樂韻味展現,即興的散版風格多元演出表達,在第三、四樂段有許多高難度的音堆和大跳的音程,演奏家們沉穩的演奏高難度的音群,奏出的各個樂段精細雅緻氛圍,在演奏中,兩人利用不同的樂器特質,去堆疊、交織使音符聽起來有流暢之感,使樂曲的色彩更豐盛,技巧上多層次的微妙變化,使音樂性豐富。

當音樂會結束時,演奏者楊雪告訴現場聽眾,她與演奏家劉音璇至今已是二十三年的音樂夥伴,雖然從小一起練習、演出與合作,但卻從沒一起開過音樂會。此次二者的聯合演出,不僅圓了演奏者的一個夢想,也讓觀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同身受的體會流淌在音樂中真摯的情誼,音樂既是心中所愛,亦是傳達心意的橋梁,雙闕不是缺憾,而是互相包容後,一起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註釋

1、引自《雙闕》節目單

2、陳詩榆:含蓄與色彩-德布西《版畫》之研究,碩博論文,2012。

《雙闕》

演出|小巨人絲竹樂團 、二胡/楊雪、揚琴/劉音璇
時間|2018/10/01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場音樂會的每首曲目,皆猶如時間印記,串連起疫情期間共同經歷的情感與記憶,反映著人生中的高低潮片段,並揭露著陰霾與悵惘終會過去,同時,演奏家亦欲在在後疫情時代背景下,透過薩克斯風的溫暖樂音,引領著聽眾在音樂陪伴下,勇敢邁向更加明亮、堅韌的未來
2月
12
2025
《琴.情》全曲採用類意識流與音色旋律的手法創作,藉由將閔老師多首代表作品的旋律鑲嵌,和趙劍華傳承自閔老師的厚實技藝,勾起聽者懷想閔老師當年的演奏風采與動人的音樂詮釋。
2月
12
2025
麥考伊.泰納快速切換和弦的手法,對於林奕銘領軍的樂團並不構成障礙,在爬過困難的山頭之後,團員們像是海闊天空般地自由,他們的演奏展現了輕鬆快意的氣氛。
1月
24
2025
若忽略掉擁有高度庶民美學的民戲,打造一個觀眾無法接近的舞台,又如何讓演員真正在觀眾流動性高的場域中,展現表演魅力?而在春美歌劇團一齣賞金極高的演出中,看見的是演員為觀眾創造效果,為自己創造表演空間。
1月
23
2025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