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信仰,請不要再曖昧《乩身》
6月
07
2024
乩身(石頭人製造提供/攝影陳易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67次瀏覽

文 楊純純(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助理研究員)

《乩身》是「石頭人製造劇團」2024年的全新創作,由宜蘭在地青年沈哲弘身兼團長及編導,以「民間信仰」、「乩身文化」與「流量亂象」為主要題材出發,構思編創而成的一齣現代舞臺劇。

故事講述在「天下第一宮」中自奉為「善覺天師」的陳天成招募乩童,號稱不需經歷嚴酷訓練儀式就能成為乩身,並與神明連結,於是網紅楊無義、通靈者吳歡、占卜者李夢媛以及科技工程師郭鎧全等四位各具專才的年輕人在通過面試後,加入天下第一宮成為天師的徒僕。本名陳天成的善覺天師實則希望透過四位乩身的專業能力,協助他增加天下第一宮的流量,以拯救死去的兒子陳家寶。

該劇演員中,飾演乩身的四位年輕演員清亮自然,有其各自對角色詮釋上的分界;劇場資深演員林文尹演繹關鍵人物──善覺天師,其個人特質切合角色人物設定,深厚的舞臺經驗也讓其表現穩定不在話下,但可惜導演在此角色的刻劃上,總有種不夠深刻的模糊感:不神通廣大、又無邪魔歪道,既不顯慈祥和藹、也非作惡多端;在劇情的轉折中節奏太快、留白太少,心靈的沉澱與層次的轉換又不甚清楚,讓其在人物特色與情感性格的切分上少了點明確性。

而在舞臺視覺的呈現上,《乩身》充分運用宜蘭演藝廳獨特的三面式舞臺結構作為該作品發展的核心,使其在劇場中得以表現傳統廟埕空間的文化特色,體現民間信仰與民眾心靈需求的親密感;舞臺設計單純,選擇宮廟中必備元素──紅黃燈籠做為為背景,清楚呈現出「天下第一宮」神秘又迷離的場景特色,簡單倒也別具魅力。但一景到底、沒有換幕的手法,在場景與氛圍的營造上則較缺少了一些可以轉化的驚喜。

另該劇標示為「奇幻舞臺劇」,原可讓人對於創作者將當代科技的表現帶入傳統信仰議題有所期待,但整體來說,重點的科幻石頭公神像(?),呈現方式顯得單薄,僅以尺寸不大的屏幕與簡單的影像畫面展現所祭拜的神祇與想像,無法表現出所謂「天下第一宮」神威顯赫的力度;科技重點法器──「陰間號」VR眼鏡的設計、場景以及使用情節表現都稍嫌草率與牽強;在眾人透過科技法器進入枉死城打鬥的場景,不知創作者的靈感來源是否來自於佛經故事《目蓮救母》,抑或是明華園經典戲齣《劉全進瓜》,雖有其異曲同工之妙,原也可期待有更高潮炫目的科技創意,但可惜也僅是點到為止,感受不到高潮的份量。因此整體而言,就科技技術已飛快進步且為趨勢走向的當代劇場環境而言,該劇科技量體明顯不足,導致表現上就顯得尷尬。


乩身(石頭人製造提供/攝影陳易瑭)

《乩身》故事內容企圖討論宮廟與乩童的碰撞、傳統民間信仰與媒體科技的火花,並將民間信仰在後疫情時代線上化、科技化所帶來的轉變以戲劇的方式呈現,也希望可以帶著觀眾一起思考存在網路上的信仰與地域性守護的辯證關係。全劇強調「過去的神在天上,現在的神在手上」的思維,但不應忽略臺灣宮廟信仰長久盛行其背後隱含的意涵。宮廟文化在某部分滿足了信眾無法掌握但又需要急切獲得的答案,如婚姻、求職、考試、事業等層面,長期在民間庶民文化中都是真實且被需要的存在,確實具有安定民眾心靈層面的力量,【1】雖然也許可能參雜著負面行為,但不宜以偏概全去否定宮廟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這是值得當代創作者在處理傳統信仰主題上的一種思維與參考。

創作者或許希望透過過去的信仰,呼應這個時代的流行元素,與當代的科技網路能量,加入親情的溫度,表現出信仰的力量,於是成就出整部作品所欲表現的故事重心。當然傳統信仰、民間習俗、靈異故事、親子關係、科技手段等,一直都是當代創作非常具有價值且有延展性的核心素材,《乩身》無疑也正掌握住這些重點。但信仰需要有更多的深究,科技也並非僅止於表面,感情與關係必須透過與演員互動的提升去強化戲劇的發展,否則很容易僅有表相呈現,少了內在的翻攪、沉澱、梳理,便無法調和出作品的溫度。

導演也提出許多有趣的問答:乩身的真假莫辨,與現代網路社會中的真偽訊息連結,當信仰文化與網路科技對撞,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他自述:「我相信神明,我也相信乩身,同時我也相信網路科技,在這個科技狂潮的年代,信仰到底可以變成什麼樣子?」【2】這種種詰問卻沒能有效反映或發揮在作品中,如果回應「過去的神在天上,現在的神在手上」,那導演是否有企圖想告訴觀眾,我們手上能掌握的到底是什麼?

最後父子餐桌話別一景,無關神、無關乩、無關生死、無關科技、也無關宇宙天地。劇場無聲,導演甚至關掉了收音麥克風,而僅以演員肉聲原音對話:父子日常,我走了,不必追,亦毋須可惜。因此經歷了全劇乩身的辯證、眾神的詰問、科技大亂鬥,回到故事最初最真實的場景,僅把答案拋給觀眾。


乩身(石頭人製造提供/攝影陳易瑭)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才甫創團的「石頭人製造劇團」,他們配合演出精神與劇本內容,在三場節目前,都搭配同是宜蘭在地文化團隊「街角游擊」共同主辦宜蘭民間文化走讀專場,街角游擊的年輕夥伴化身宜蘭舊城在地領路,帶領觀眾在觀賞演出之餘有機會選擇搭配不同主題的文史路線,開展戲劇與信仰結合的文化行旅。這三條路線包括以「大神尪」藝術為主軸的「東嶽、城隍:舊城點將」、串聯地方信仰與政權關係的「城南走一遭,橫跨三政權」以及先民自然崇拜的「十字街漫走,石敢當」。走讀的企畫精神與內涵豐富趣味,都極具宜蘭在地文化趣味。

不過《乩身》與宜蘭地方文史信仰並無直接連結,因此走讀的內容與作品本身無關聯,而僅是精神與想像層面上的相關性,無法將走讀的感受與劇作產生聯想或有更深一層的開展,是較為可惜之處。建議未來如果有機會在企畫的發展上,能於作品的本身以在地史料、傳說、故事或真實事件作為出發,強化走讀與觀戲間的連結關係,更能讓整體規劃有一貫性,也更能突顯作品的在地特色,開展出更完整宏觀的戲劇走讀計畫。


注解

1、顏敏如,〈宮廟與神壇:一些關於台灣民間信仰的思索〉,《獨立評論@天下》,2022.03.06。

2、沈哲弘,〈導演理念〉,《乩身》節目單。

《獨立評論@天下》2022.03.06顏敏如「宮廟與神壇:一些關於台灣民間信仰的思索」
《乩身》節目單:導演理念(沈哲弘)

《乩身》

演出|石頭人製造劇團
時間|2024/05/11 19:30
地點|宜蘭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此次的改編無論在劇情安排或舞台表演上都並非盡善盡美。但是,豐富的劇情轉折、舞台畫面的充分運用與燈光的配合,讓初次觀看戲曲的觀眾更容易接受。當家小生孫翠鳳則承擔了戲曲的傳統表演形式,讓老戲迷們有充分的觀戲享受。整場表演下來觀眾的掌聲、歡呼聲和叫好聲從未間斷,足見此戲在娛樂性方面的傑出表現、觀眾對於此戲的接受程度也很高。
5月
15
2024
《乩身》作為文學改編的創作,文本結構完整、導演手法流暢、演員表演稱職,搭配明華園見長的舞台技術,不失為成功「跨界」的作品、也吸引到許多未曾接觸歌仔戲的族群走進劇場。但對於作為現今歌仔戲領導品牌之一的明華園,我們應能更進一步期待在跨界演出時,對於題旨文本闡述的深切性,對於歌仔戲主體性的覺察與堅持,讓歌仔戲的表演內涵做為繼續擦亮明華園招牌的最強後盾。
5月
0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