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素材」驅動音樂性,抑或是主動創造「聲音識別」?《共振計畫:拍頻》、《感覺的邊界》
7月
09
2024
感覺的邊界(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陳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35次瀏覽

文 張瑋珊(特約評論人)

從合作共創中再造聲音藝術的風格識別

每當提及聲音藝術,直覺連結至聲音素材各種層面的探索運用,而再進一步探討藝術家創作中對於樹立風格的命題,雖無絕對的標準答案,但對於擁有創作識別的藝術風格來說,觀眾也能夠基於此基礎深入其中、品味其美學觀點及思路佈局,獲得更多共鳴迴響。透析當代音樂指標性作曲家、以及新媒體藝術各大流派領航先行的聲音藝術家的創作美學,不論在單一創意或是群體凝聚的創作能量,暫不管媒材技術為何,其共通性則來自於自成一格的敘事邏輯、某種創作調性或藝術姿態的鞏固強化,拓展創意的同時、也是風格形塑過程的關鍵。

而從獨立創作到共創,如何統整創作語言,透過聲音媒介展現使觀者達到身歷其境、且清楚感知具鑑別度,得以樹立藝術風格,考驗著創作者們對於這個共同創作過程彼此間的默契、風格定位認知及共識來定錨。本文欲透過四月份於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的演出—一公聲藝術的《共振計畫:拍頻》主創者—作曲家林煒傑、以及五月份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由SYNZR共同創作《感覺的邊界》的新媒體藝術家—吳秉聖,從個人延伸至合作共創的角色狀態出發,就其創作選擇上,重新探討進入組織作品的全貌以前,優先思考共創所應具備的風格識別,得以突顯組團合作的價值。


共振計畫:拍頻(一公聲藝術提供/攝影林育全)

作曲家林煒傑,自2021 年起,協同一公聲藝術的音樂家賴奇霞於苗栗通霄木魚工廠,分別為五十六顆木魚,結合錄像、震動喇叭,由五位樂手共同完成的實驗之作《共振計畫:木魚》,當時展演形式,則是他與賴奇霞各自呈現獨立的短篇作品,而林煒傑也梳理出樂器聲響裡亂中有序的聽覺印象。

在經過了2022年、2023年階段的研發與展示,至今年的發表,聲音織度介面的探索更為豐富,他運用多組尺寸的木魚和鑼、以及天頂的自動裝置作品,打造沈浸感的聽覺音場。環繞聽覺設計的確在黑盒子空間具相當的「表演性」、也具視覺上的吸引力,但音樂構成的思考仍然選擇以點(器樂及聲音裝置)出發,連結至線(演出者),表現器樂聲音質地之餘忽略對於「面」的構圖發展力道,也就是說兩位主創者分工合創,各自擁有的藝術特質卻未能整合串連。另外,擊樂點狀聲響的聽覺重點被打散於每組的結構篇章中,在詮釋「亂」的這道命題下,讓這樣長度規模的聲響組織不夠緊湊,尤其挑戰擴張成總長八十分鐘的長作,雖透過演奏來達到不同的張力變化,但聽眾面對著如此規模的作品,到了中後樂段後,注意力易趨於發散,若於結構中建立明確焦點,為樂段內容形塑屬於共創下的「聲音形象」,進而發揮敘事張力,或許每段不同的聲音組合更能夠展現音樂性情,構成一氣呵成的精彩。


感覺的邊界(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陳建豪)

另一個可以反芻的案例,則是新媒體藝術家吳秉聖,早期關注其現場音像展演時,感知出其美學準則及清晰的創作目標,如透過一致或變異的節奏型作為基礎核心去發展聲音織度、搭載著視覺的敘事架構,勾勒感官情境等,不管是多媒材運用結合或是作品論述,美學上具相當說服力。回顧吳秉聖的新媒體藝術創作軌跡,在獨立創作、抑或是參與團體展演,也藉由這些豐厚經驗提升技術、深研觀演感官的細微變化,提升了他的創作觀察力與能量,而首次以團體SYNZR的共創合作形式進入表演場館—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作品以三幕為架構的敘事文本,視覺則由大型投影幕與幾組LED屏幕環繞,主創者們利用光引導,後續帶入影像,也透過光與影像色調、型態設計去勾勒、突顯聽覺輪廓,運用多種影音媒介牽引觀者感官與專注力。

吳秉聖與兩位主創者為順應劇場特有的空間性,進行聲音媒材探索、試圖讓作品形式激發多重感官體驗,為「在劇場發生的現場音像表演」帶來有別與以往的新意,但在造境與敘境的同時,要思考的不僅只是透過科技媒材觸發觀眾感官經驗這件事。在透過光線、影像、與聲音交錯下的技術設計僅是佈局手段,沈浸式感官的詮釋僅能創造單次性高潮,直觀表象的刺激有其限制性,若能試圖在團體藝術個性展現上多著墨、強化集體特色創造具目的性強的敘事語言、以及深化科技媒材運用的論述,將能成為具代表性的科技藝術團體。

擅長發揮器樂特質的作曲家林煒傑、或是新媒體領域多棲發展的藝術家—吳秉聖,從自我投身於集體創作中再造驚艷,惟需在組團共創中累積更明確、具特質化的聲音語彙,觀眾的聽覺得以依循辨識,因為具高辨識度的創作語彙一旦建立,不管未來在哪一個空間場域,才能不斷延續藝術家聲音創作的生命力。

《共振計畫:拍頻》

演出|一公聲藝術
時間|2024/04/12 19:30
地點|實驗劇場

《感覺的邊界》

演出|吳秉聖 × 邱俊霖 × 劉承杰
時間|2024/05/18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