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區的眠夢:城市記憶微型探掘工程
5月
07
2020
開三聲(耳邊風工作站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0次瀏覽

楊美英(專案評論人)


受到疫情影響,台灣表演藝術生態於2020年猶如邁入一個寂靜的春天,相較於2019年的秋冬劇壇,鬧熱滾滾的繁華塵囂,正好適合在春寒料峭中冷靜回顧。

多年來,台南以環境劇場(包含特定場域/現地表演創作)的蓬勃發展,成為受到矚目的地方藝文特色。假使拉長時間軸線,千禧年前後即有的個別展演和官方藝術節等等,大量出現了諸多與空間歷史紋理相關的環境劇場作品發表,應可視為地方表演團隊共同以表演創作挖掘城市集體記憶。

一經檢視,其中大多環境劇場的演出活動集中於有名號的公共空間、替代空間、老城區的名勝古蹟,內容則大多以地方文史題材為主,譬如鄭氏家族、文學家、藝術家,取材的範疇有其隱形界限,甚且若干製作逐漸與官方觀光政策導向互相連動。一個大型實例為:2019年雙十國慶於億載金城舉行的台南藝術節開幕節目《(X_X)府城流水席》,副標題訂為「一場向臺灣土地致敬的華麗歌舞秀」,以福爾摩沙的精神意象、早期台灣農業生活念舊情懷、府城小吃美味名店為主要敘事內容和視覺訴求──名符其實的一場歌舞秀,現場的堂皇豪華、視聽震撼,無可置疑,然而表演文本內涵的島嶼記憶、土地情感與觀演後韻,引人生惑。

或許因此,隨著時間流逝,筆者逐漸發覺去年底看的兩個小型展演(其實應該說是製作規模非常迷你的創作發表),頗有耐人回味之處。

其一,是去年十月五日至十一月三十日,由「耳邊風工作站」主辦的「2019 OFF跳境祭」系列活動,內容形式多元,計有八項展演、五場走讀或廟埕講堂等,串聯了近二十多位劇場舞蹈等各類創作表演者,以及在地資深文史工作者蔡木山、李時光等人,連同近日漸受矚目的南山公墓歷史文資保存問題,均在其內;展演的場域則是「台南舊城廟境、巷弄縫隙」,爭取到了正德堂、開山宮、保西宮、沙淘宮、永華宮、大天后宮、三山國王廟等「場地合作」。【1】

在上述長達兩個月的各項展演活動之中,筆者未能全數觀賞,僅能根據幾個親臨現場的經驗,若以表演文本的完整、以及表演善用廟埕環境而言,特別提出《開三聲》進行討論。

開三聲(耳邊風工作站提供)

演出當晚,觀眾行經台南知名當歸鴨、魚麵、八寶豆花等店號,轉入位於小巷內的開山宮前。在等待開演的時刻,一段訪談錄音在觀眾不知不覺的狀況下開始放送,其可上溯及到1616年明鄭時代的開山宮背景歷史,漸漸集合了觀眾注意力;接著,《開三聲》的文本創作者白瑩以說書人的角色現身廟前,宣稱自己要說「一個浪子和藥籤的故事」,一邊帶領觀眾在廟前的小小空間左轉右繞的,一邊就著現場的椅子、靠在半片牆壁上的木梯、一片草皮空地等(很像是現地原來就可能存在,也或許是表演團隊刻意陳設的)物件,從一個滄桑老漢的一場眠夢開始述說了一個年輕男人遇上了一個年輕女子的動人愛情,被一顆炸彈硬生生拆散後,身心破裂的他浮沉四方、無依無靠、惡疾纏身,之後,他在另一場夢裡遇見了慈悲神明的神奇藥籤,化解了他的病痛,並給了神諭:「從今與我相對望。」此時,觀眾們和故事裡的男人一樣,一回頭,看見一個戲台靜靜的立在對面。

話說到此,無論同場觀眾有無和筆者一樣長居台南的生活經驗,是否知道開山宮前的戲台並非一般廟前空台模樣,而是長年擺放了沙發、電視與冰箱等傢俱,等同於日常起居空間,而有個廟裡的工作人員入住於此,成為平日可見的奇特景觀,已有多時;當說書人白瑩引領觀眾的眼神投注廟前的戲台,說著「從那時,他就在這裡住下來。神明保佑他的生命,他守衛神明的居所。春夏秋冬,一年一年……」之際,觀眾會發現台上其實一直坐著一個男人在看電視,同時有一個女人(演員)開抽屜、冰箱、木櫃,靜靜的擦著供桌──前者兀自平靜自然的坐著,沒有傳遞特別的表演企圖;後者則明顯以一種非日常速度感的動作著,將日常動作發散出某種沉緩的表演氣息,兩者之間形成有趣的對比。

後來,說書人介紹這個台上的男人即是說書人口中的浪子──麥可大哥。對此,頓時讓人強烈感受:這是個真實的戲台,也有個真實的人生。特別是表演末了,觀眾被邀請上台,走上廟前的戲台,也走入表演故事主人翁的真實生活現場,與之對話。雖說這個轉折的處理,顯得突兀,卻也為前面整段表演增加了與環境的連結,有如拉開了敘事的景深視野。

開三聲(耳邊風工作站提供)

筆者認為,通過田野訪談、劇本編寫,《開三聲》的文本素材來自於現地居民的生命故事,揉合了民間信仰、鄉野稗史,並且運用廟埕環境進行戲劇場景的建構,達到虛實情境交互滲透的觀演效果;而且,除了流暢細膩的台語說書,兩位演員(蔡枳倩、楊舜名)以三根竹子做為三炷香的意象,表現出神明以香為信徒診脈的一段,簡約流轉的肢體動作,具有素樸婉靜之美。

此時的《開三聲》,內容取材於市井小民傳奇,十足回應展演場域所設定的廟埕;到了年底,同樣於台南市中西區(府城舊城區)展演的《白瑩與資深在地居民的深夜廣播劇放送》,不僅延續了前述創作脈絡,更進一步凸顯了創作者白瑩面對城市地貌快速變遷消失的焦慮,並企圖透過採訪多位「資深在地居民」的聲音紀錄再現,以重建充滿生活痕跡的城市集體記憶。

《白瑩與資深在地居民的深夜廣播劇放送》,屬於台南市政府2019年底「2020台南造夢」【2】系列活動之一。在兩個冬夜裡,從晚上八點到十二點前,共分四個時段,採預約制。觀眾報到後,領取了旅館鑰匙和播音設備,獨自進入被安排的房間,依序聆聽錄音內容,遵從錄音指示,更換一次房間。或許是製作經費和時間侷限,展演內容以聲音為主,【3】空間視覺部分的處理微少。

印象中,當自己一人坐在燈光晦暗的狹窄房間內,按下放音鍵,耳中傳來深情款款的叨叨絮絮:「有一座城市,一座聽說睡了很久的城市」,猶如目睹虛空中一座想像力打造出的漂浮城池,抑或是充滿道路環境噪音的實地訪談錄音,還有來自白瑩懷想的個人生命足跡;簡言之,觀眾藉由暗室裡耳機內所傳達的場場如夢的片段,和《開三聲》一樣徘徊於真實與虛擬的敘事情境,不同的是,《白瑩與資深在地居民的深夜廣播劇放送》是以消失為命題──因社會變遷、經濟建設等原因所帶來的、個人生命歷程所造成的都市地景更新/消失。

在這些真實記憶與虛構故事的交替上場之間,由於各段敘事行文的調性落差和錄音品質、技術因素,對觀演造成的干擾不小。不過,安坐聆聽的過程,確實也能感受到自己被帶領著走入某個凝結的時空,走過海市蜃樓遮演、虛虛實實難辨的城市記憶,在「眾聲」之中,被提醒著一個進行式的大問號:我們面對一座正在變化的城市,要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記得它呢?

筆者認為,較之近年來台南常見的諸多環境劇場展演,《開三聲》與《白瑩與資深在地居民的深夜廣播劇放送》兩個迷你作品,以樸實小巧的表演形式,回歸日常你我的故事蒐集,進行微型城市記憶探掘工程的嘗試,值得鼓勵,也期盼唯有持續,方能有所累積。

註釋

1、此乃依據「2019 OFF跳境祭」宣傳海報上的相關說明文字:「本計畫將延續《地方現場:行動中的身體》中所關注的『地方、身體與行動』這個課題上,並試著以地方文化空間原型『廟埕』──做為表演行動的容器」;『跳境』表示跨越境界、破除疆界、超越界線的一種態度,亦是演出中出神與入神的身體狀態,以及日常空間裡非日常的轉換。於府城舊城區之特定『境』內,選擇幾個廟埕空間為演出現場,邀請戲劇、舞蹈、聲音、行為等六組創作者,並結合外部社群行動、廟口論壇、走讀共學做為廟埕之間的跳境行動,使得廟埕功能超展開,進而重構其與地方身體、社群之連結,屆時將成為打開台南視界之熱鬧慶典。」

2、「2020台南造夢」相關簡介,參見網址:https://www.tainan.gov.tw/News_Content.aspx?n=13371&s=5244921

3、廣播劇全長約四十五分鐘,宣傳資料提供試聽網址:https://reurl.cc/Obo28X。自述其計畫概念:「我是白瑩,一個50歲的台南人,11年前,和先生一起搬離了台南,成為一個住在美國的台南人,一個回到台南之後,找不到記憶中的路的台南人」,「像是遠房親戚才能發現孩子長高了一般,我總是知道台南市,哪裡改變了,哪裡消失了,哪裡再也回不去。」

《白瑩與資深在地居民的深夜廣播劇放送》

演出|白瑩創作統籌
時間|2019/12/28 23:30
地點|合興大旅社,從東興布行原址(台南市民權路二段206號 )轉入小巷內

2019OFF跳境祭《開三聲》

演出|白瑩、大德(耳邊風工作站主辦)
時間|2019/10/12 19:30
地點|台南開山宮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