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極簡主義的情感能量《Fase》
5月
24
2017
Fase(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28次瀏覽
陳祈知(風靈雩舞踏團藝術總監)

投影機在黑暗的舞台天幕上打出比利時羅莎舞團(Rosas)於1982年首演的舞作“Fase, Four Movements to the Music of Steve Reich”(《Fase──為史帝夫‧賴克音樂所作四篇章》簡稱《Fase》)字樣,燈暗。投影機再打出第一段舞作的名稱“Piano Phase”(《鋼琴相位》),燈暗。接著,Rosas舞團創團編舞家安娜‧泰瑞莎‧姬爾美可(Anna Teresa De Keersmaeker)與另外一位女舞者泰兒‧道爾雯(Tale Dolven)出現在舞台上,此刻,我已泫然欲泣。這是在北藝大舞蹈研究所的課堂上,教授曾經播映給我們觀賞、討論的經典舞作,能夠在國家戲劇院觀賞編舞家親自演出這支舞作,欣悅之情難以言詮。

第一段舞《鋼琴相位》(Piano Phase),在史帝夫‧賴克極簡主義鋼琴樂音伴奏之下,兩位舞者起舞。特別調整角度的燈光,造成兩位舞者之間的錯位,形成三組人影,再加上兩位舞者,產生一種彷彿五人共舞的視覺效果。兩位舞者平甩手臂,帶動身體轉圈,腳步亦游移轉動,圓裙隨之擺動迴旋。兩人原本動作齊一,方向相同,但隨著音樂的細緻變化,她們的動作相同,方向卻相對了;隨後,動作和方向又恢復同一,繼續隨音樂起舞。

第二段舞《出現》(Come Out),以黑人民主運動的人聲為背景聲音,述說著,“I had to, like, open the bruise up and let some of the bruise blood come out to show them. I had to, like, open the bruise up and let some of the bruise blood come out to show them. I had to, like, open the bruise up and let some of the bruise blood come out to show them. Come out to show them. Come out to show them. Come out to show them. Come out to show them. Come out to show them. ……………” 姬爾美可與道爾雯坐在高腳圓凳椅上,身著短袖襯衫、長褲、球鞋,上半身甩手、擺頭、垂肩、拍腿、彎下身軀甩動雙臂,接著,藉由接觸地面的身體,以保持坐在椅子上的姿態,緩緩轉圈,並且繼續維持上半身的動作。

第三段舞《小提琴相位》(Violin Phase)是姬爾美可的獨舞,亦為羅莎舞團最為舞迷熟知、最經典之舞作。自從1981年至1982年間,姬爾美可創作《Fase》這支舞作,35年以來,無論在世界各國任何劇場,姬爾美可都親自表演這支舞。她在舞台上甩動雙手與裙擺,呼吸、收縮、伸展;以簡單的轉動,細微的變化,逐漸在舞台上以其足跡畫出瑰麗的花朵,以其身體為主軸,在世界的中心,在宇宙的中心舞蹈著。

第四段舞《拍手音樂》(Clapping Music)以擊掌、拍手的節奏為樂音,姬爾美可與道爾雯身著先前那套短袖襯衫、長褲、球鞋,甩手、惦起腳尖,隨著節奏律動,手部與腳步都產生各種細微的變化,甚至前進、後退。

這四段舞作,可以各自獨立呈現,亦可合而為一支完整的舞作《Fase》。整體而言,安娜‧泰瑞莎‧姬爾美可的編舞風格,在於運用精準的數學運作邏輯,將線條、轉圈、對角線、弧形、等幾何元素結合在一起。從作品的規律性與肢體的強力感之中,釋放出極簡主義的飽滿情感能量。

《Fase》

演出|比利時Rosas舞團
時間|2017/5/13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