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陽到月亮,聽耆老唱族語歌:海海音樂市集的「美式」「海人日常」再發現《海海音樂市集》
9月
24
2020
結合阿美族野菜文化的磯崎女聲演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02次瀏覽

施靜沂(專案評論人)


八月底的週六傍晚,花東交界的靜浦有「串生活河口音樂市集」,花蓮市有「2020花蓮夏戀嘉年華」,然而磯崎國小舊址的「海海音樂市集」,似乎除了文化觀光、地方創生的概念,與部落生活及長照運作的連結更深一點。

今年第二屆的海海音樂市集,結合架設於小學司令台前整排欖仁樹之間,掃QR CODE便能聽到耆老吟唱族語歌的「Adihay ko foting──海人日常」展覽【1】;而小小的演出「舞台」就位在展覽前方,欖仁樹及司令台旗桿前的凸台。舞台與觀眾席的間隔就地取材,以欖仁樹掉落的黃、綠色欖仁果排成創意「海浪」作成。下午的場次為磯崎、貓公及港口部落的耆老演出,月亮的時間有磯崎女聲、馬詠恩及鹹豬肉樂團帶來氣氛頗佳的表演。從形式上來看,這場音樂節與筆者今夏參與的其他音樂節都不乏族語歌謠、部落歌手及美食、手創市集等元素,也均期盼來賓能在佳餚、樂舞與藝術的多重饗宴後滿載而歸。有意思之處在於,海海音樂市集的舞台專為老人家搭建。

在思索音樂節的重層意義與節奏時,似乎不一定要從促進經濟與就業機會的角度出發,也可以更加聚焦在,不同世代的當地族人需要怎樣的舞台,才能讓文化與生命更加活絡?的角度開展關乎永續的發想。透過讓因年老而成為長照對象的耆老,藉著音樂節團聚練歌,深度參與表演藝術,不僅長照與老年生活予人的刻板印象被翻轉,因為殖民與工商業浪潮而長年青黃不接的「美式」文化傳統,似乎因為音樂市集等藝文活動,而得以使其美好意涵被重新發現。同時,我們這些外地的參與者,也能在耳聞、觀賞部落耆老真摯的族語吟唱與即興舞蹈後,重新思索表演藝術、文化教育、地方創生以至於生命的真諦。在醫療與科技相當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上半葉,不僅開啟熟齡生活的新想像成為時勢所趨,貼近母體文化的表演藝術,能否開啟生命的另一扇窗?也是個值得好好觀察的思考點。當筆者看著耆老相繼登台,吟唱自己語言的歌並嶄露笑顏,突然理解到主持人所言「中風的都會走路了」並非浮誇的玩笑,或也包含難言的感動;而所謂部落文化再造與實踐的理想,不也就是讓易於被主流社會遺忘的文化生活以自然且率真的角度,重回族人的懷抱與海人的日常嗎?

除了筆者因過去參與漁村服務社,前往澎湖離島探訪獨居老人、舉辦社區園遊會及晚會,而對「當地需要什麼」的話題深有所感;從原住民藝文觀察、學習者的角度來看,此次阿美族、撒奇萊雅族語歌謠的演唱,同樣令人收穫匪淺。

七月時,筆者參與舉辦於台東的黃貴潮音樂紀念座談會,當時杵音文化表演團盛裝打扮並演唱了Lifok的〈阿美族頌〉、〈月夜〉及〈放牛歌〉;到了海海音樂市集,除了在臨海的戶外場域、耆老口中聽到〈阿美族頌〉、〈月夜〉的旋律,以及PASIWALI 音樂節的同名主題曲而感到古老的熟悉感;觀察這些音樂進入到不同部落歌單的脈絡,也讓人撞見不同文化在花東海岸滾動、碰撞的軌跡。

海海音樂市集現場介紹(施靜沂提供)


此次率先出場的為磯崎部落的男性耆老,歌單中有一首乍聽為〈阿美族頌〉的歌曲,但曲名實為〈Sakizaya〉;仔細一聽很快發現,熟悉的首句「O’Amis hananay a tamdaw」【2】在此成了「Sakizaya hananay a tamdaw」;我們也能從上述「Amis」到「Sakizaya」的族名置換,了解磯崎【3】部落有阿美族人、撒奇萊雅人等不同族群定居並產生文化交融。接著,磯崎部落女性耆老的演出,〈mibuting ku masakapahay〉(年輕人去打魚)的歌名也為撒奇萊雅語:「mibuting」意為捕魚,「masakapahay」意為年輕人。曲子一開始的旋律竟同於〈阿美族頌〉,這點令筆者感到有點意外,另外也聽到,歌詞開宗明義就提到了「kaluluan」(磯崎)部落的名稱。

到了貓公部落的女性耆老演出時,幾位領唱者一度弄錯演唱順序,先是直率豪邁地唱起「O’Amis hananay a tamdaw」,發現唱錯後很快更正為阿美族著名的古調〈PASIWALI〉(日出東方)。由於磯崎面臨的海邊,正是歌詞:「Nengneng pasiwali yo sadak sa ko cidal」(眼看日出東昇)描述之太陽每天升起的海面,因而如此描述可謂鮮明又寫實;在筆者因留宿磯崎而一睹太陽自太平洋海面升起的絕景後,也瞬間明瞭到部落耆老吟唱這首歌謠時,餘音繞樑間,為何如此陶醉與深情流露。在她們的歌聲裡,彷彿聽得到海浪滾動石頭的聲音,也有日出東升的希望;同時其與古老的祖靈心眼所見,更是同一片海洋與生活的風景。換言之,「日出東方」不只是每天太陽從東邊升起,在時空流轉與民族從這片海岸遷移至南島等因緣際會下,更被賦予希望、啟程等意涵;或也因此,花東海岸近年來成了南島民族來台文化尋根時的必訪之地。

緊接著〈PASIWALI〉的〈阿美族頌〉,不僅與前者承接地相當流暢,聽起來彷彿同一首歌的兩個段落;讓人想起年少時參與救國團童軍的晚會活動,也有類似營歌一曲接一曲的情景與氛圍。然仔細一聽,「O’Pangcah hananay a tamdaw」【4】中的「Pangcah」【5】替代了黃貴潮版本的「Amis」;爬文後得知「Amis」原為卑南族人對北方族群的稱呼,後來才轉變為台東阿美族的自稱;而今花蓮阿美族仍較常用「Pangcah」;可見台東的阿美族與卑南族有較多連結,而花蓮海岸的阿美族,則和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等民族更有交匯。

到了有月亮的晚上,小有名氣的部落樂舞團體「磯崎女聲」,以頗新穎的方式演藝/再建構部落歌謠的生活感。演出開始前,工作人員搬來了圓桌及幾張塑膠椅,桌上竟還有些待處理的野菜。燈光搖曳間,配戴麥克風的團員熟練處理起野菜,好一陣子才緩緩唱起歌;如此場景,彷彿音樂節的當下就是再平凡不過的「海人日常」──耆老群聚家屋外廣場,手頭與歌喉一樣忙碌;植物、食物、音樂、族人與海邊空氣的味道交混繚繞,共構與自然合一的和諧美好。演出後段,磯崎女聲唱起Lifok著名的〈月夜〉;這首歌的內涵其實也相當接近海海音樂市集本身了──群聚家屋外頭的人們歡聚同樂,共享美好時光。

磯崎女聲演出(施靜沂提供)


偶然翻閱介紹太巴塱文化的立體書〈你要回來了嗎?〉(Rayray no Tafalong),書中介紹阿美族女性喜愛在家屋外的廣場一起吃飯、聊天和工作;讀到這裡,筆者很快憶起音樂市集樸實的舞台及「磯崎女聲」處理野菜的圓桌和塑膠椅等畫面;突然有種感覺,或許此書的封面及書中介紹「家屋外廣場」的文化意涵,與音樂市集本身所要傳達的意境非常相近呢。

尤其雨後月亮再度露臉,演出者放開「舞台束縛」更加即興演出,部落舞台的表演竟意外地「相當日常」;我們這些外地來賓更在參與族人飲食與文化生活之餘,很自然地對此地「美式」「海人日常」的情調,產生單純也直接的理解。

註釋

1、Adihay的阿美語是「很多」,foting意為「魚」,整句話的中譯應為「祝福你有很多魚」(海海音樂市集臉書的翻譯),也就是「祝你漁獲豐收」之意。

2、歌詞賞析詳見筆者於評論台撰寫的〈「O’Amis hananay a tamdaw」,唱幾曲Lifok的「美式」情歌田園詩〉。

3、磯崎的族語為「Kaluluan」,除了模仿海浪拍打石頭造成的滾石聲,也象徵磯崎這個部落所包含之族群遷徙與文化流動的文化歷史。

4、歌詞賞析見筆者於評論台撰寫的〈「O’Amis hananay a tamdaw」,唱幾曲Lifok的「美式」情歌田園詩〉一文。

5、資料來源:「南島觀史.福爾摩沙」臉書粉絲團2014年的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AustronesiaFormosa/posts/338957832948135/

《海海音樂市集》

演出|磯崎社區發展協會主辦
時間|2020/08/29 15:00-20:30
地點|磯崎國小舊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