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陽到月亮,聽耆老唱族語歌:海海音樂市集的「美式」「海人日常」再發現《海海音樂市集》
9月
24
2020
結合阿美族野菜文化的磯崎女聲演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37次瀏覽

施靜沂(專案評論人)


八月底的週六傍晚,花東交界的靜浦有「串生活河口音樂市集」,花蓮市有「2020花蓮夏戀嘉年華」,然而磯崎國小舊址的「海海音樂市集」,似乎除了文化觀光、地方創生的概念,與部落生活及長照運作的連結更深一點。

今年第二屆的海海音樂市集,結合架設於小學司令台前整排欖仁樹之間,掃QR CODE便能聽到耆老吟唱族語歌的「Adihay ko foting──海人日常」展覽【1】;而小小的演出「舞台」就位在展覽前方,欖仁樹及司令台旗桿前的凸台。舞台與觀眾席的間隔就地取材,以欖仁樹掉落的黃、綠色欖仁果排成創意「海浪」作成。下午的場次為磯崎、貓公及港口部落的耆老演出,月亮的時間有磯崎女聲、馬詠恩及鹹豬肉樂團帶來氣氛頗佳的表演。從形式上來看,這場音樂節與筆者今夏參與的其他音樂節都不乏族語歌謠、部落歌手及美食、手創市集等元素,也均期盼來賓能在佳餚、樂舞與藝術的多重饗宴後滿載而歸。有意思之處在於,海海音樂市集的舞台專為老人家搭建。

在思索音樂節的重層意義與節奏時,似乎不一定要從促進經濟與就業機會的角度出發,也可以更加聚焦在,不同世代的當地族人需要怎樣的舞台,才能讓文化與生命更加活絡?的角度開展關乎永續的發想。透過讓因年老而成為長照對象的耆老,藉著音樂節團聚練歌,深度參與表演藝術,不僅長照與老年生活予人的刻板印象被翻轉,因為殖民與工商業浪潮而長年青黃不接的「美式」文化傳統,似乎因為音樂市集等藝文活動,而得以使其美好意涵被重新發現。同時,我們這些外地的參與者,也能在耳聞、觀賞部落耆老真摯的族語吟唱與即興舞蹈後,重新思索表演藝術、文化教育、地方創生以至於生命的真諦。在醫療與科技相當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上半葉,不僅開啟熟齡生活的新想像成為時勢所趨,貼近母體文化的表演藝術,能否開啟生命的另一扇窗?也是個值得好好觀察的思考點。當筆者看著耆老相繼登台,吟唱自己語言的歌並嶄露笑顏,突然理解到主持人所言「中風的都會走路了」並非浮誇的玩笑,或也包含難言的感動;而所謂部落文化再造與實踐的理想,不也就是讓易於被主流社會遺忘的文化生活以自然且率真的角度,重回族人的懷抱與海人的日常嗎?

除了筆者因過去參與漁村服務社,前往澎湖離島探訪獨居老人、舉辦社區園遊會及晚會,而對「當地需要什麼」的話題深有所感;從原住民藝文觀察、學習者的角度來看,此次阿美族、撒奇萊雅族語歌謠的演唱,同樣令人收穫匪淺。

七月時,筆者參與舉辦於台東的黃貴潮音樂紀念座談會,當時杵音文化表演團盛裝打扮並演唱了Lifok的〈阿美族頌〉、〈月夜〉及〈放牛歌〉;到了海海音樂市集,除了在臨海的戶外場域、耆老口中聽到〈阿美族頌〉、〈月夜〉的旋律,以及PASIWALI 音樂節的同名主題曲而感到古老的熟悉感;觀察這些音樂進入到不同部落歌單的脈絡,也讓人撞見不同文化在花東海岸滾動、碰撞的軌跡。

海海音樂市集現場介紹(施靜沂提供)


此次率先出場的為磯崎部落的男性耆老,歌單中有一首乍聽為〈阿美族頌〉的歌曲,但曲名實為〈Sakizaya〉;仔細一聽很快發現,熟悉的首句「O’Amis hananay a tamdaw」【2】在此成了「Sakizaya hananay a tamdaw」;我們也能從上述「Amis」到「Sakizaya」的族名置換,了解磯崎【3】部落有阿美族人、撒奇萊雅人等不同族群定居並產生文化交融。接著,磯崎部落女性耆老的演出,〈mibuting ku masakapahay〉(年輕人去打魚)的歌名也為撒奇萊雅語:「mibuting」意為捕魚,「masakapahay」意為年輕人。曲子一開始的旋律竟同於〈阿美族頌〉,這點令筆者感到有點意外,另外也聽到,歌詞開宗明義就提到了「kaluluan」(磯崎)部落的名稱。

到了貓公部落的女性耆老演出時,幾位領唱者一度弄錯演唱順序,先是直率豪邁地唱起「O’Amis hananay a tamdaw」,發現唱錯後很快更正為阿美族著名的古調〈PASIWALI〉(日出東方)。由於磯崎面臨的海邊,正是歌詞:「Nengneng pasiwali yo sadak sa ko cidal」(眼看日出東昇)描述之太陽每天升起的海面,因而如此描述可謂鮮明又寫實;在筆者因留宿磯崎而一睹太陽自太平洋海面升起的絕景後,也瞬間明瞭到部落耆老吟唱這首歌謠時,餘音繞樑間,為何如此陶醉與深情流露。在她們的歌聲裡,彷彿聽得到海浪滾動石頭的聲音,也有日出東升的希望;同時其與古老的祖靈心眼所見,更是同一片海洋與生活的風景。換言之,「日出東方」不只是每天太陽從東邊升起,在時空流轉與民族從這片海岸遷移至南島等因緣際會下,更被賦予希望、啟程等意涵;或也因此,花東海岸近年來成了南島民族來台文化尋根時的必訪之地。

緊接著〈PASIWALI〉的〈阿美族頌〉,不僅與前者承接地相當流暢,聽起來彷彿同一首歌的兩個段落;讓人想起年少時參與救國團童軍的晚會活動,也有類似營歌一曲接一曲的情景與氛圍。然仔細一聽,「O’Pangcah hananay a tamdaw」【4】中的「Pangcah」【5】替代了黃貴潮版本的「Amis」;爬文後得知「Amis」原為卑南族人對北方族群的稱呼,後來才轉變為台東阿美族的自稱;而今花蓮阿美族仍較常用「Pangcah」;可見台東的阿美族與卑南族有較多連結,而花蓮海岸的阿美族,則和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等民族更有交匯。

到了有月亮的晚上,小有名氣的部落樂舞團體「磯崎女聲」,以頗新穎的方式演藝/再建構部落歌謠的生活感。演出開始前,工作人員搬來了圓桌及幾張塑膠椅,桌上竟還有些待處理的野菜。燈光搖曳間,配戴麥克風的團員熟練處理起野菜,好一陣子才緩緩唱起歌;如此場景,彷彿音樂節的當下就是再平凡不過的「海人日常」──耆老群聚家屋外廣場,手頭與歌喉一樣忙碌;植物、食物、音樂、族人與海邊空氣的味道交混繚繞,共構與自然合一的和諧美好。演出後段,磯崎女聲唱起Lifok著名的〈月夜〉;這首歌的內涵其實也相當接近海海音樂市集本身了──群聚家屋外頭的人們歡聚同樂,共享美好時光。

磯崎女聲演出(施靜沂提供)


偶然翻閱介紹太巴塱文化的立體書〈你要回來了嗎?〉(Rayray no Tafalong),書中介紹阿美族女性喜愛在家屋外的廣場一起吃飯、聊天和工作;讀到這裡,筆者很快憶起音樂市集樸實的舞台及「磯崎女聲」處理野菜的圓桌和塑膠椅等畫面;突然有種感覺,或許此書的封面及書中介紹「家屋外廣場」的文化意涵,與音樂市集本身所要傳達的意境非常相近呢。

尤其雨後月亮再度露臉,演出者放開「舞台束縛」更加即興演出,部落舞台的表演竟意外地「相當日常」;我們這些外地來賓更在參與族人飲食與文化生活之餘,很自然地對此地「美式」「海人日常」的情調,產生單純也直接的理解。

註釋

1、Adihay的阿美語是「很多」,foting意為「魚」,整句話的中譯應為「祝福你有很多魚」(海海音樂市集臉書的翻譯),也就是「祝你漁獲豐收」之意。

2、歌詞賞析詳見筆者於評論台撰寫的〈「O’Amis hananay a tamdaw」,唱幾曲Lifok的「美式」情歌田園詩〉。

3、磯崎的族語為「Kaluluan」,除了模仿海浪拍打石頭造成的滾石聲,也象徵磯崎這個部落所包含之族群遷徙與文化流動的文化歷史。

4、歌詞賞析見筆者於評論台撰寫的〈「O’Amis hananay a tamdaw」,唱幾曲Lifok的「美式」情歌田園詩〉一文。

5、資料來源:「南島觀史.福爾摩沙」臉書粉絲團2014年的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AustronesiaFormosa/posts/338957832948135/

《海海音樂市集》

演出|磯崎社區發展協會主辦
時間|2020/08/29 15:00-20:30
地點|磯崎國小舊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