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衛武營已「復活」《馬勒,復活!》(高雄場)
11月
11
2019
馬勒,復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68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以下簡稱北市交)新任首席指揮殷巴爾帶來的馬勒(Gustav Mahler, 1860 - 1911)交響曲系列,在三週內緊鑼密鼓的四場演出中來到另一段高潮:馬勒前期的核心作品──C小調第二號交響曲《復活》(G. Mahler: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Resurrection”)。作為2019下半年北市交的重點演出,除了臺北的場次外,他們也獻給高雄的國際級音樂場地——衛武營音樂廳裡首度的馬勒第二號演出,帶給南臺灣樂迷一場有關生死交織與信仰救贖的音樂饗宴。

在先前《千人交響》的文章【1】中,我已提到殷巴爾的詮釋方法:不拘小節,注重樂曲大結構。在此次的演繹之中,我們也能聽見同樣的風格。第一樂章開頭的低音弦樂齊奏,每把樂器演奏的時值不甚統一,但整個聲部的音色晦暗而咄咄逼人,提供了氣氛絕佳的開場。殷巴爾最低限的統御,即是對於樂句整體的凝視與呼喚。隨後木管與高音弦樂加入,原先持續的低音旋律線與雙簧管主題等似乎進入迷濛,但殷巴爾依然緊握著樂團整體,將音樂的大塊色調與前進方向勾勒出來。直到第二主題,第一小提琴的音色被指揮調配地纖細而精緻,透著微微的光,這是我們第一次明確地注意到殷巴爾在音色上的明確設計。

到了發展部銜接至Molto pesante(非常沈重有力、緩慢)的結尾,在此處指揮並不從前一小節的小號長號三連音開始漸慢,而是在該處明確的突慢。這樣的處理方式是非情緒漸進的,而是趨於客觀、敘事性的處理傾向。

相較前週的馬勒第八,殷巴爾似乎多了些許細微的音色以及速度設計,控制感更重了些,其故何哉?

另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與第二樂章的間隔。馬勒在譜上表示要休息至少五分鐘(Hier folgt eine Pause von mindestens 5 Minuten),然而我們並不清楚作曲家在此是否將樂念切斷;意即:我們該將第一樂章視為獨立的個體,抑或承接次個樂章?殷巴爾在此離開了指揮台,利用此間隙安排合唱團上場,並在再次進場時再度與樂團起立鞠躬致意。我想,殷巴爾是將第一樂章回溯至交響詩《死之禮讚》(Totenfeier)的本質,而自整首交響曲相對地獨立了出來。

我們或能從第二號交響曲的譜寫素材叩問指揮的詮釋想法。《復活》屬於「魔號交響曲」,當中許多音樂元素皆是取材、改寫自該藝術曲集,靈感多源自於世界的森羅萬象,樂章彼此的本質是不預先連貫的,和中後期趨於心理化的作品有所差異。或許可以說,馬勒的前三首交響曲是類似想像、神話與鄉野故事的性質,將此作品視為某種程度上敘事繪景性質較重的交響詩也不為過(至少前幾個樂章是如此)。

以此觀點來看,殷巴爾面對著內在與外在同樣強烈的《復活》,選擇注重外在的特質,尊重其世界表象的客觀獨立,盡量將自身私語化的激情從音樂中抽離,在畫面感與氛圍上進行更多的雕琢。相較之下,馬勒第八號的本質是宗教讚歌以及詩劇,與交響詩非線性敘事的性質相異,因此在詮釋《復活》時,指揮的音色變化處理與非感性速度也顯得合理了。

北市交的合奏相比前一週的第八號,又更上了一層水平,在連續極端的困難技巧勞動下,還能不斷地精進而不疲乏,實在令人讚嘆不已;只有在第三樂章的演奏,顯得差強人意。第三樂章改寫自《少年魔號》(Des Knaben Wunderhorn)中的〈聖安東尼對魚講道〉(Des Antonius von Padua Fischpredigt),當中有如流水般連續不息、幾乎貫穿全曲的16分音符,需要不同聲部間極度縝密的「承上啟下」,方能使音樂連貫。這似乎觸動到了北市交的能力極限,樂句銜接的溝壑四起,尤其是敲擊大鼓鼓邊的束棒(Ruthe),演奏16分音符時速度相當飄忽,木管與第一小提琴32分音符半音階下行後等處時不時影響了樂團速度的穩定性。

好在第四樂章〈原光〉(Urlicht)的女低音獨唱凱薩琳娜‧瑪吉耶拉(Katharina Magiera)將樂曲帶回美好的境地。該獨唱家據說是抱著感冒上台演唱,但她依然唱出綿密而滑順的美好音色,融化了聽眾。

在三到五樂章之間,樂譜上明確記載要不歇息地接續至次個樂章,對於掌控大局的指揮當非難事。第三樂章的末段、終樂章的開頭以及中段皆有相似的,驚天動地的巨聲「哭喊」,在第三樂章中有以主觀悲劇情感打破流動客觀時間性的效果,【2】而在終樂章則有從〈原光〉的寧靜瞬間進入末世景象、以及進入再現部前總結第五樂章呈示與發展部,銜接至後台銅管號角與台上長短笛對話「偉大的召喚」(Der große Appell)的作用。這幾處在演出中被明確地強調(或者說,有意識地將樂團在此處重新整合)。本晚的演奏從頭至此,樂念皆相當地具有連貫性。

然而,此次演出最大的敗筆,卻顯現在再現部中。合唱團在一開始吟唱 ”Aufersteh’n, ja aufersteh’n” 便開始音準不穩,有賴女高音獨唱家才勉強穩固下來。而到約在 ”Was entstanden ist das muss vergehen” 前後的安靜段落,觀眾席傳出了為時不短的幼童哭聲,所有的聽眾都打了冷顫。合唱團也在此時似乎因注意力分散而完全失控,在次句 ” Was vergangen, auferstehen” 樂譜上甚弱奏(pp)至強奏(f)的音量變化被唱成音色粗暴而失控的極強奏(fff),速度亦飆升數倍。指揮無力回天,自此便被脫韁野馬般的合唱團牽連,整個樂團也因此失控,失去所有細節而徒然大聲地以失速走到了結尾。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堆疊積累,最終功虧一簣,十分可惜。

這的確是北市交與殷巴爾的非戰之罪。但,也或許殷巴爾本就尋求在終樂章再現部中脫離理性思考的枷鎖,全然訴諸生命對復活與永恆的激情,觀眾席的哭鬧只是催化劑之一。這個插曲導致的演出結果,帶給聽眾重重的疑惑:這究竟是否為指揮的原意?這是破壞了詮釋,還是創造了詮釋?我們只得把困惑留在心中,待數日後北市交在臺北的再次「復活」,才能找到答案了。【3】


註釋:

1、請參考顏采騰:〈北市交的璀璨新篇章《千人交響》〉,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4628

2、Revers, P. . Song and song-symphony (I). Des Knaben Wunderhorn and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Symphonies: music of heaven and Earth.

3、編按:評論人顏采騰另有針對臺北場的演出評論,並回應高雄場所提出的疑問。

《馬勒,復活!》

演出|伊利亞胡‧殷巴爾(Eliahu Inbal)、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等
時間|2019/10/25 19:30
地點|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臺北場我們擁有著相對熟悉音樂的聽眾,知悉樂曲的大致走向,演奏者也因而更放心地傳達樂句中的細節。每次的演出都仿若對於音樂極致美的追求,演出者和聽眾便是在無言中不斷地辯證著。(顏采騰)
11月
11
2019
在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中,我們看到了國家交響樂團和台灣歌手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從觀眾現場的反應可知,台灣的聲樂發展已足以撐起一片天,此刻起我們不須再憂心哪裡的月亮圓不圓,因為我們和世界看著的是同一個月亮。希望不需要再等一個十幾年,就可以看到完全由台灣歌手詮釋的《玫瑰騎士》。
7月
26
2024
值得一提的是,陳含章在安可曲“Days of Wines and Roses”中嘗試演奏了幾段不常見的大跨步(stride)的樂曲。在演出結束之後,我笑著跟她說,上一回聽stride風格的現場演奏已經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爵士歌手黛安娜.克瑞兒(Diana Krall)來臺北演出,就曾經演過這種走紅於1930年代的老派鋼琴音樂。
7月
21
2024
整體來看,今年的《玫瑰騎士》和過往幾年相比,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它有著編導的介入,因此不能和單純的音樂會形式(opera in concert)相比;然而作為半舞台歌劇(semi-stage),它缺乏導演的個人觀點或美學統合,也無形式上的鋪排呈現,一切平穩保守,毫無冒險,是又一次的「歌劇音樂會」,散發著定期音樂會般的秩序與例行公事之感。
7月
20
2024
擔任演出的台北室內合唱團,雖然並非職業,但所呈現的音準、和聲皆相當完美,中文複雜的咬字,就算投影沒有呈現字幕,聽眾也能清晰理解。指揮鮑恆毅的詮釋也相當乾淨,對於筆者而言甚至有些過度流暢,太過精準,將多數作品詮釋為少了一點冒險精神的安全牌。而透過編曲將李泰祥的歌曲增添另一層詮釋,也是本場音樂會值得一看的特點,相信編曲者接到邀請腦中必會浮現一個難題:最後的成品是要多一點表現自我?或者要忠實地以合唱來表達李泰祥?
7月
10
2024
但在造境與敘境的同時,要思考的不僅只是透過科技媒材觸發觀眾感官經驗這件事。在透過光線、影像、與聲音交錯下的技術設計僅是佈局手段,沈浸式感官的詮釋僅能創造單次性高潮,直觀表象的刺激有其限制性,若能試圖在團體藝術個性展現上多著墨、強化集體特色創造具目的性強的敘事語言、以及深化科技媒材運用的論述,將能成為具代表性的科技藝術團體。
7月
09
2024
歐拉夫森所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在虔誠的巴哈信仰者,或是追憶黃金年代的樂迷心中,應是個大不敬的存在,與其說是古典音樂二十一世紀的變形,更貼切地說,實為一位當代鋼琴家,先將經典拆解,再精挑細選其中的元素,化為自己舞台上的魔法道具。
6月
26
2024
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
6月
26
2024
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6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