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度於世界主義之內,琵琶音樂之外——評2022TIFA鍾玉鳳《擺度之外》
5月
16
2022
擺度之外(大大樹音樂圖像提供/攝影楊文卿)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72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聽完鍾玉鳳今年在TIFA的《擺度之外》音樂會後,我在社群網站以及評論平台上潛水了好一陣子,拖了幾週才決定動筆寫下評論。原因是,我在閱讀觀眾心得以及評論紀錄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家都對鍾玉鳳在琵琶上激發的萬千世界讚嘆連連,卻很少人真正提到「琵琶」——我的意思是,這個屬於中華文化與傳統音樂的樂器本身。

為了探究這個觀察是否屬實,我將回顧鍾玉鳳的創作方法以及潛藏其中的意圖,討論其中的可能問題;最後,也談談創作的倫理與自由,盼能給予鍾玉鳳以及《擺度之外》公允的評價。


一、「對打」與「啟發」

《擺度之外》的多數樂曲來自《擺》(2018)、《藍。掉》(2017)等專輯,是琵琶樂人鍾玉鳳一系列探索樂器、跨文化交流的成果精華。貫穿其中的,是她最喜愛的「對打」與「啟發」兩個概念。

首先,「對打」屬於鍾玉鳳自異國文化裡,汲取靈感的層面。她總述說自己浪跡天涯,與各地樂人切磋較勁,於是她的一首首創作從這些「對打」中迸發而出。【1】而在音樂會現場,她不僅媒合諸多樂手,秀出手風琴、伊朗手鼓、十二弦吉他等特色樂器,還帶來佛朗明哥、藍調敘事歌、泰雅的空靈吟唱等等。若要以「世界音樂」這個類型定調《擺度之外》,也許並不為過。

關於「啟發」,則是她進一步開發琵琶潛能的途徑。在琵琶「外」的層次,她反覆講述「受OO音樂文化啟發」的過程,以琵琶的演奏語法消化阿拉伯音階、北歐九拍子、蒙古曲調等異國元素,化作流暢的旋律;在琵琶「內」的層次,她則調整定弦,從中探索演奏與創作的全新方法,讓琵琶不再(只)是琵琶。尤其在最後的〈垂釣太平洋〉,鍾玉鳳幾乎把琵琶玩成吉他,和低音提琴、電吉他、節奏擊掌手等盡興地演奏,讓演奏廳洋溢著快樂的氛圍。

 

擺度之外(大大樹音樂圖像提供/攝影楊文卿)

在旋律以及聲響的豐富度而言,《擺度之外》確實是場悅耳、令人享受的世界音樂饗宴。但進到文化交流的層次,鍾玉鳳與琵琶自身的角色則令人困惑:

就鍾玉鳳的演奏來說,除了輪指彈挑等語法,琵琶原有的底蘊似乎特別稀缺,以至於她只是在琵琶上演奏,卻不是在演奏琵琶——好比,在上半場的幾首「對打曲」裡,有哪些是非得用琵琶來演奏不可的?所謂「對打」,難道不該是雙方地位平等、歷史背景足相匹敵的互動嗎?為何鍾玉鳳總是吸收多過給予?也許原因在於,鍾玉鳳對於即興與創作的想像,被她有限的技術給限制了。那些創作雖然都精彩萬分,但還不是真正屬於「琵琶」的音樂。


二、去國樂化,卻沒去除的世界主義

不只演奏實踐,也許還有理論層次的議題值得梳理。細看鍾玉鳳的創作意圖便不難發現,她進行的是「琵琶去國樂化」——或者,「去國樂現代性」——的工作。

追本溯源,我們知道現代國樂源於上個世紀一、二O年代中國一系列的西化運動,是西方藝術音樂及其學院體制與中國音樂的交媾產物。至今,國樂學子也和學習西方古典音樂的學生一樣,需要在琴房日復一日地鑽研同一套作品、或保守被動地在樂團裡等待指揮。鍾玉鳳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成長,並漸漸感到不滿,於是毅然決然從國樂出走,投入創作與跨界的行列。

在這之中,「國樂現代化」的「現代」二字特別值得思考。對她來說,琵琶原先具有遼闊的無限可能,【2】只是隨著國樂的現代化進程而喪失本性;反過來說,排除國樂那窒息且毫無創造力的現代性,便能找回琵琶的自由。尤其,從她偏好「對打」的群體(如印尼甘美朗、瑞典民謠、中西亞節奏樂等)來看,可說鍾玉鳳相當程度地在建立一幅「前現代」的自由圖像,讓所有音樂平等地相互交流,讓所有樂器都能收攝精彩的世界音樂。一種萬「樂」平等的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

但,世界主義/世界音樂豈如人們設想中的美好?在早期現代,倡議世界平等人權與普遍道德律令的康德(Emmanuel Kant)及其後的觀念論者,後續導致的種族悲歌人盡皆知(尤其,前納粹劊子手艾希曼還是個虔誠的康德主義者);關於世界音樂一詞,其實也是上個世紀八、九O年代於西方唱片工業中形成的,特別用以指涉「西方主流以外音樂文化」的籠統概念,當中的西方權力之強大,我們不應忽視。太過天真(naïve)地看待或參與地區性音樂的文化混雜,無疑會錯過當中必須梳理的權力與政治問題——對於飽受東方主義、帝國主義(包含歐、日)等力量介入的中國而言尤是如此。

 

擺度之外(大大樹音樂圖像提供/攝影楊文卿)

拒斥國樂一脈的嚴肅現代性,不代表完全逃離了西方現代性。鍾玉鳳的創作中令人生疑的,似乎在於眾多「前現代」音樂元素展開的基本創作邏輯。簡單來說:明明充滿陌生的異國元素,為何整場的樂曲都那麼輕鬆好懂?支撐著那些繁雜聲響表象的,為何是些不令人驚奇的句法和旋律邏輯——或說,那麼的西方?

細細忖度自己當下的聆聽感受,我不覺得那些「好懂」來自於民俗音樂的「接地氣」或「質樸」云云,反而是基於平時受流行音樂文化耳濡目染的訓練。以馬克思式的文化觀點而言,地方的音樂元素被收攝於文化強權體系之中,產生了某種類似殖民性的文化剝削。鍾玉鳳自己並不屬於強勢的西方,可在強勢的權力差異下,受宰制的一方也可能自我東方主義化、或淪為侵略者的支持助力。就此而言,我以為鍾玉鳳追求的「讓琵琶自由」,此時仍不是真正的自由——在收攝音樂元素的自由之外,也許還有更徹底的,創作邏輯重構的可能性。


三、倫理與自由:鍾玉鳳的生命宣言

上述的種種反省,都是從理論的角度展開,也是針對作品本身而來。不過,我們還需注意一點:《擺度之外》並不只是單純的創作集錦,它還是一場創作者對於自身生命抉擇的勇敢宣言。

記得鍾玉鳳在演前專訪時講述的:「看到別的系統的音樂家⋯⋯演又能寫又能即興,那時我就覺得,我是屬於他們的。感謝如此的覺醒。人的一生有幾次機會,能夠如此確信自己的歸屬⋯⋯。」【3】我們必須理解,她在學院體制中曾經窒息,因而義無反顧地從國樂界出走,投往自己的所愛;這之中,並沒有太多「讓世界看見琵琶」或「拯救琵琶」的文化使命。一切的一切,都屬於個體生命的層次。

 

擺度之外(大大樹音樂圖像提供/攝影楊文卿)

舉個文學界的例子,具有日裔身份的英籍小說家石黑一雄(Sir Kazuo Ishiguro),難道就非得在書寫中強調移民或後殖民問題不可嗎?如《長日將盡》、《別讓我走》等(只)涉及極權歷史或複製人的純情小說,難道會因與作者身世無關而減損光輝嗎?回到鍾玉鳳的身上,難道每個臺灣人、每個國樂人,都非得自我尋根或深植中華音樂文化不可嗎?把國家文化的責任與使命感強加到每個個體上,難道不是另一種壓迫嗎?

的確,用琵琶彈奏世界音樂,和用吉他彈奏世界音樂不是同一回事;但,它們也不一定要是兩回事。鍾玉鳳自小學習琵琶,長年以來已難相切割。透過琵琶來創作並理解世界,完全可視為創作者自己的風格與選擇。在這個層次上,她不裝模作樣、不說教,端出的是一場相當真誠的演出。這是《擺度之外》演出最使人感動之處。

如同2018年的個人專輯《擺》是她作為獨立創作者的階段性成果,【4】單憑《擺度之外》現階段的成果就對鍾玉鳳論斷也並不恰當。最好的方式,還是持續關注她未來的演出,從中窺見屬於她自己的生命歷程與思索。琵琶的自由,也許將在那一次次的辯證中真正地開展。


註釋:

1、見鍾玉鳳:〈那些與我對打的音樂家〉,新活水。網址:http://www.fountain.org.tw/interview/chung-yufeng

2、對於「琵琶的潛力」一事,鍾玉鳳自己有一套「混血」的論證:她強調琵琶起源於西亞與中亞,經長征等方式傳入中國,而後又輾轉深耕台灣等,基於這個時空幅度遼闊的歷史背景,琵琶具有十足的自由潛能。本文暫不評估這段論證的優缺得失。

3、見李時安:〈2022TIFA焦點人物 琵琶樂人鍾玉鳳出走回原點〉,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網址:https://www.opentix.life/article/1499680187203231744

4、摘自《擺》專輯介紹文字。


《擺度之外》

演出|鍾玉鳳、雲力思、謝杰廷、鄭雅心、陳思銘、游柏彥、柯乃馨、陳柏因、劉育嘉
時間|2022/4/16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每一首樂曲的樂器組合都不同,各有千秋,並與琵琶激盪出精彩的異質對話,也呼應了「擺度之外」的隱喻。實為時間與空間、傳統與創新、東西共融的「黃金交叉」,是回應,也是敘事。(劉馬利)
4月
25
2022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