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部首屈一指的高雄市國樂團一直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求平衡點,發揚國樂傳統之美時,仍要追上時代的腳步,不停的創新與演變,為傳統的國樂發展新的可能性。此次音樂會特邀黃俊錫、閆國威、楊惟三位各在古箏、二胡、琵琶有著卓越表現的演奏家協奏演出,並與谷方當代箏界合作,從此次選曲內容筆者便十分期待現場演出,好奇協奏者們會與高雄市國樂團激碰出什麼樣的火花。
古箏協奏曲《望秦川》根據陝西同州梆子音樂創作而成,為箏樂家王中山與作曲家景建樹為紀念恩師李婉芬教授共同創作。協奏者黃俊錫技巧高超,惟拍點上不夠穩健,有時差點與樂團對不上拍子,在樂曲慢板部分尚能感受到樂曲悲傷的氛圍,然快板時古箏本身忽快忽慢,雖指揮郭哲誠盡力指揮樂團以配合協奏者,可兩者之間仍是不夠協調,此次小失誤之處令人深感嘆息。
《弦歌吟》是中國當代新銳作曲家李博禪的最新作品,為二胡與大型民族管弦樂團所創作,雖然作曲家年紀輕輕,但已做出許多令人驚艷的作品,包含《楚頌》、《曾侯乙傳奇》、《晚秋》等。《弦歌吟》一曲整體風格澎湃激昂,尤其在連續轉換拍點的快板部分呈現緊湊、跌宕的氛圍,而在樂曲之中加入人聲合聲更是出乎意料,然而聽著最天然純粹的合聲時,筆者這才明白為什麼此曲的曲解會講到大愛與人和,頌大音予土地。整首樂曲中樂隊不僅整齊劃一,更是極其專注的輔助著主奏,讓主奏全然信任著樂隊且全心演奏,而在兩者通力合作下,此曲為上半場最精采的曲目。
此場最大亮點應是下半場由楊惟演奏的《花木蘭》琵琶協奏曲,根據北朝民歌「木蘭辭」的意境而創作的樂曲,全曲分三個樂章,敘述花木蘭從一名普通女子到戰場殺敵,而後凱旋返鄉的故事。樂曲慢板部分,當琵琶在樂隊的襯托下輕攏慢捻的輪音之中,筆者彷彿看見作為女子的木蘭低語呢喃,是替年邁的老父擔憂,也是想為國家社稷出一份心力,於是毅然決然的代父從軍,上場殺敵。雖然國樂作品之中並不缺乏由史詩改編而成的作品,然此曲《花木蘭》在表現手法上,作曲者顧冠仁一來借鑑西洋作曲的技法,二來在樂隊配置方面特地交響化,甚是為傳統樂曲的創作模式做了相當的探索和嘗試。
「風雲際會」一詞釋義為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機會,此場音樂會演奏者與谷方當代箏界都在音樂圈內極享盛譽,藉高雄市國樂團的邀約不僅能展現自己實力,還能讓觀眾更加認識自己,也因此筆者認為此場音樂會辦得十分成功,期盼下次高雄市國樂團能與新的人馬再碰撞激發出新的火花。
《風雲際會》
演出|郭哲誠、高雄市國樂團
時間|2017/10/15 15:00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