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底下的傳統《逝.父師─希矣切》
8月
13
2014
逝.父師─希矣切(許邦妮 攝,國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07次瀏覽
紀慧玲(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栢優座新戲《逝.父師─希矣切》劇名與前齣《獨、角、戲─吉嶽切》相同,刻意拆解「師」、「角」音韻,拆解師父、角兒這兩個字詞的單音性的同時,也在拆解其單面字義,並進一步拆解京劇程式及線性敘事。角兒有多面性,成名與未(不)成名的,原委、機遇、養成、退場,層層鋪疊,以小窺大的是戲曲演員的幕前幕後人生。師父也該有多面性,被尊崇的、繼承的、個人的、師徒制的,代代相衍,映現的是戲曲傳承這門大功課。《逝.父師─希矣切》很適切的,也極富情感的描述了戲曲師徒普見的深厚情誼,就個體層面,頗為動容,但就更大關懷的「傳承」面向,力道稍嫌薄弱,與《獨、角、戲─吉嶽切》相較,前者可見刀刀直指核心,這次卻多少流於抒情,未見反思。

《逝.父師─希矣切》戲啟始於一幕告別式,師父已往,眾人蹛蹛於途,慌惶無向。雙面式的長型舞台,觀眾看見的是極簡而抽象的舞台布置:桌、椅(均帶滑輪可移動)、懸吊相框(無內容物);銅罄久久遙響一次;聚光燈拉引出舞台縱深,遠處供奉著戲曲祖師爺像與神龕。五位演員,除飾演師娘的黃宇琳一身素縞,上下連襟,其餘四人均半今半古:上半身(或外面)現代裝,下半身(或內裡)戲服、戲靴,這混搭的造型為全劇作了最好註腳:傳統與現代的並存/取代、共融/衝突,尤其當一人分飾師父、師祖與徒兒的許栢昂將外罩長掛掀開,露出內裡上身水衣、下襬戰袍,踉蹌匍匐於祭桌前時,這一幕強烈意象正透露著:他身上帶著傳統,骨子裡留有傳統,在祖師面前,一身還其一身,代代相傳的正是以衣作為象徵的戲曲傳統。

然而,正如半截古代戲服也可能產生的突梯感,這混搭既是傳承,卻也可能是割捨不掉(或情感難捨)的包袱。《逝.父師─希矣切》在告別式場景後,跳進跳出的進入師父生平介紹、身後追思、傳承點滴、創團壓力,最後終結在面對告別如何把握當下、繼承就是做自己的思維訓勉下,這一身混搭卻沒有再多做變化,沒有再穿上卸下,改裝或還原。半套戰袍依舊顯眼,作為象徵卻多少讓我聯想為背負在身、無法脫曳的傳統包袱。

之所以將衣服象徵反轉比喻為「包袱」,是因為劇本並未對師者之所以為師、傳統之所以為貴、繼承或不繼承之(不)必要,多加詰辯,多角度刻畫,讓觀者可以尋思體會傳統之必然與非必然,矛盾與衝突,從而理解戲曲傳承命題之重,進而凸顯(戲曲)師徒、傳統關係之殊貴。緊扣著師父亡逝這一出發點,《逝.父師─希矣切》開始敘述師父、師娘背景,先是守靈的徒弟插科打諢,繼之是師娘進入回憶裡帶出《霸王別姬》唱段,感情線成了全劇主要軸心,即使隨後師父成為武生泰斗亦以吸引女性戲迷的逸事帶入,以及師娘懷疑自己不久人世希望師父再娶,師娘與該位女性戲迷的隔空告白……占了偌多篇幅後,師父師娘的濃密情感刻畫入裡,但師父與徒兒的篇幅卻相對不足了。

一如栢優座一貫破壞直線敘事手法,《逝.父師─希矣切》也並非順時間序重溯師父生平而已,在跳進跳出間,編導用了許多破碎語言、旋律與音響、時間及空間處理,讓一些關於師徒之間的訊息出現,如憑空出現一句「人的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夠了」、「把戲弄懂,人生就懂了」,向師父報告「小鳥團」成立了、在師父之靈告解「接班」接不下來了的壓力…這些「快閃」對戲曲觀眾可能可以理解,但一般觀眾卻缺乏足夠的篇幅進入「內情」。劇中許栢昂一人飾三角,同時就帶入了三種敘述者立場:師祖練功如練丹古法、師父一生榮光、徒兒繼承的壓力與惶恐。然而立場雖不同,觀點卻沒有歧見,面對傳統,師娘將靈桌上長棍交給徒兒的這幕戲就說明了一切,傳統就是繼承,傳統無庸置疑;雖說劇中藉徒兒新編劇本寫不出來自圓其說補了一句「把繼承改成發展」,但一句口訣說服不了觀眾,九十分鐘戲幅用以描述師父個人情感故事,多於「師」這個字的拆解與反覆推敲,尤其面對戲曲傳統,師父這個命題絕非止於個人層面而已,上至流派,下至教法,到底「師」有幾個音、節、義、形,組合、變化、延伸、反義──亦即,傳統究竟該不該繼承?如何繼承?傳統是什麼?什麼叫傳統?傳統變或不變?傳統可能被發展嗎?師父本人就沒有矛盾嗎?師徒之間有過談論嗎?不同徒兒(師父)是否有不同想法?如果可以如《獨、角、戲─吉嶽切》提供更多(他者) 角度的參照,傳統/師父、消逝/繼承的文本才會交駁多彩。也唯有更集中於命題,而非故事上,吸取傳統表演形式揉入文本更順理成當,照目前敘述方向來看,戲曲材料多只在回憶場景出現,與寫實場景反而顯得格格不入。

傳統即使只穿戴在內裡,一亮相,仍熠熠生輝。半截袍底的傳統,如何變化萬千,仍令人嚮往。在現代情境戲劇結構裡,嘗試用戲曲程式演述,本就是件難事,《逝.父師─希矣切》的戲曲程式(歌舞唱唸)分量不及《獨、角、戲─吉嶽切》,文本少了「傳統」的辯詰,可能正是主因。

《逝.父師─希矣切》

演出|栢優座
時間|2012/08/02 14:30
地點|國光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
這也更仰賴演員的表演與角色建構。三位主要演員王婕菱、陳昭婷與于浩威恰好表現出了三種表演方案——王婕菱可見戲曲表演的痕跡,又更靈活地挪用了自己的肢體與聲音特質,幾個耍帥的動作與神情可見她對人物的刻畫。陳昭婷是最趨近於歌仔戲的,特別是尾音、指尖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到她相對拿捏在戲曲的表演系統裡。于浩威則明顯沒有戲曲身體,演唱方法趨近流行歌曲,也符合「國外返鄉青年」的人物設定。演員表演的細節,不只是劇場調度上給予了空間,更因他們的表演強化了空間的畫面感。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