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新編戲曲的最後一片拼圖?《十八羅漢圖》
10月
19
2015
十八羅漢圖(國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7次瀏覽
白斐嵐(專案評論人)

開演之前,李小平導演像是要幫觀眾打預防針般,在演前導聆搶先告知「這次的音樂會很不一樣,但請大家相信我,我在整個過程中都有為大家把關,任何新嘗試都要先通過我這關,若我自己都不能接受的,就會請作曲再繼續想想。」【1】言猶在耳,竟讓我想到了數月前指揮呂紹嘉在NSO年度歌劇《費黛里歐》的導演講座,也說了一段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話。面對導演安德理亞‧荷穆齊(Andreas Homoki)大刀闊斧,改動了歌劇「向來改不得」的結構曲序,呂紹嘉再三和台下樂迷保證:「我平常也是很忠於原典的,相信大家都知道,要不是導演提出的概念完全能說服我,我是不可能同意如此調動音樂的,請大家放心。」【2】一是戲曲,一是歌劇,儘管一東一西,竟都需要此領域被認可的大師站出來再三背書。有趣的是,這兩劇種恰好都是緊密結合音樂與戲劇的舞台形式,而抽動死忠樂迷戲迷神經,令創作者戰戰兢兢的,也恰好是在創作過程中早已高度程式化、符碼化,自有一套結構語彙,決定劇種靈魂的「音樂」本身。在題材、台詞、舞台皆不再拘泥古法的戲曲世界中,音樂是否正是那最後一片拼圖呢?

當不少觀眾看完戲,形容《十八羅漢圖》的音樂很有「西方風格」時,事實上這聽起來很西方的音樂,早已是這幾十年來國樂團的「傳統」聲響。將西方交響樂之配器、聲部概念直接帶入,並以國樂取代西樂,一直是近代國樂發展很重要的脈絡。撥弦樂、拉弦樂、管樂、敲擊樂、打擊鑼鼓等來自四方各曲式的傳統國樂器,被放在同一空間,再加上大提琴補足國樂器較少見的低音聲部(是的,大提琴早已是不少國樂團不可或缺的一員),以西式和聲曲式加上五聲音階等中式音程特色譜寫的絲竹管絃,絕非此製作的獨特嘗試,而是行之有年的「國樂」傳統。不知是「國樂」比「戲曲」在革新的路上多走了幾步,還是早已西化太深?此外,究竟國樂樂器是否真適合西方和聲聲響(畢竟東方樂器並非用來處理重奏和聲,每把樂器音頻、音準、音色不一,也往往造成在西式音響上「不和諧」的局面),成為近年來國樂發展一再搬出來討論的主題,更有不少國樂團試圖回歸如南管北管般的小型編制,認為那才是國樂該有的樣貌。國樂這些年來的傳統路線,在此成為戲曲的新創。同款音樂卻有著兩樣情,頗值細細玩味。姑且不論這兩種藝術形式各自發展脈絡,《十八羅漢圖》較小編制的樂團規模(每樣樂器聲部只有幾人擔任)倒是完整呈現了該有的合聲效果,又迴避了大編制樂團之侷限,無論處理傳統唱段或新編配樂,皆相當恰當且怡然自得。

「戲曲背景,架空時空」的劇情設計,不免也令人聯想到編劇劉建幗(《十八羅漢圖》為王安祈與劉建幗共同創作)2012年由一心戲劇團製作的《Mackie踹共沒?》,同樣在古裝扮相下,以反諷手法轉化當代社會光怪陸離的議題現象。只是與《Mackie踹共沒?》中紛紛擾擾的媒體亂象相比,《十八羅漢圖》的音樂正如其劇中點到為止的嘲諷,明顯含蓄許多。音樂在此劇中甘為配角,如一張白淨宣紙,留待筆墨上色,只在留白處彰顯自身存在。以幾個簡單和弦作為基底,加上幾組固定音型加以變化,像是急促八分音符節拍呈現緊張時刻,或是重複節奏鋪陳拍賣現場數字堆疊的氣氛等。除此之外,大多時候並無明顯轉折或複雜聲響,不願搶了每段唱段之風采,卻也不致平淡令人厭煩。

儘管刻意低調如配角,在關鍵時刻也有不少發揮。對我而言,最具說服力的樂段是紫雲巖的音樂主題,由分解和弦琶音的Bm7反覆數拍後,接到如過門般的G—A,再回到Bm7主調。此組合一再重複,彷彿象徵了山中無歲月,就算時間一再流轉,就算偶有小小的變化起伏(如過門的G—A和弦),但終將回歸沉穩原點(Bm7)。在這段音樂襯底下,無論是上半場紫雲巖的淨禾(魏海敏飾)、宇青(溫宇航飾)師徒情,或是下半場凝碧軒軒主赫飛鵬(唐文華飾)造訪,與淨禾間一來一往的對話,都在暗潮洶湧的各自意念間,穩穩點出了這塊淨地(無論是紫雲巖本身,或淨禾內心)極力將紅塵紛擾隔絕在外的淡定。此外,如「淨禾主題曲」、「凝碧軒主題曲」等音樂主題運用,都跳出了過往戲曲音樂就唱詞曲牌而存在的潛規則,反以音樂點題,建立角色或場景個性。這般「音樂角色」在戲劇舞台上的功能展現,在西方音樂脈絡中,自是白遼士「固定樂思」或華格納「主題動機」以來,讓音樂與戲劇得以結合更為緊密的一大步,更早已是當代劇場配樂不可或缺的關鍵。如今得以在戲曲音樂中鋪陳此概念,相當令人驚喜。

另一「切合戲劇題旨」的音樂表現,藏在幾段刻意收斂的旋律高點。《十八羅漢圖》劇情雖多轉折,但人物情感面多強調其內在壓抑,事件推演往往也巧妙避開了衝突高潮。如師徒二人日夜交替作畫,彼此壓抑著思慕之情,在曖昧高漲之際,卻在淨禾堅持下強行分離;赫飛鵬用計設局,稱真跡為偽作,趁機買下稀世珍畫,反逼死同行,但如此惡行卻也只在台上演出「計謀」心起,多年後再由逝者其子於獄中揭露;又或者是結尾淨禾下山分辨真偽羅漢圖,卻無大快人心的天理昭彰,沉冤得雪,反帶出更深層的真偽辯證,將人心與藝術相互映照。所有劇情上的張力,都非來自外在奔放的大起大落,而選擇回歸更含蓄內斂的內在昇華。也因此,在音樂的處理上,刻意捨棄了樂句堆疊後的激昂開展,反在高潮前刻突然收束,再以壓抑的小聲樂音呈現劇情之內在張力。

當然,《十八羅漢圖》在傳統戲曲音樂與新編戲曲音樂的轉換間,並非全然無可挑剔。數次以弦樂為主的悠揚連音(legato)旋律戛然而止,只為了讓打擊聲鑼鼓點得以「準點」切入,兩相轉折略為突兀。此外,在寫意抒情之樂句與功能性劇情音效之間,似能處理得更為貼近,而不只是各自分工、各有兼顧之各說各調。畢竟,一個如此仰賴音樂做為符碼建構的戲曲世界,無論聲響音調如何推陳出新、千變萬化,若能在各種或新或古的語彙元素間,更為緊密地環環相扣,勢必將是另一番突破。儘管如此,在完整成熟的戲劇架構中,已是瑕不掩瑜。

戲迷樂迷的耳朵,有時往往比眼睛還挑剔。歌劇如此,戲曲抑是。據說當時安德理亞‧荷穆齊版本的《費黛里歐》於蘇黎世歌劇院首演後,同樣激起一番「忠於原典」之討論,不知《十八羅漢圖》在李小平導演的背書下,是否能倖免於此?至少,劇中借赫飛鵬之口的感嘆:「文人騷客要的無非是流水光陰,陳年歲月」,最終反成為自己新作原作蓋上印鑑的勇敢。面對「音樂」這曾經牢不可破的規矩,倒也下得漂亮。

註釋

1、此段引述與之後呂紹嘉之引述皆憑記憶記下,字句上或有些許出入。

2、NSO此版《費黛里奧》之改動部分,因非本文重點便不另說明,但筆者曾於〈劇場裡的翻譯字幕,令人不得不目不轉睛的尷尬存在?〉一文中提及,可參考。

《十八羅漢圖》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15/10/11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中論畫,非一味引用專業術語或畫品意境,特別強調畫透出的情感,故知藝術固然要求技巧,更在意如何用最深的情反映心靈和宇宙萬象,達到美的境界,而箇中,自然沒有真、假存在。藝術情感的表現,正是本戲有別過往作品的特色。(陳韻妃)
10月
26
2015
劇本在情感內涵、情節架構仍存在著不少瑕疵,卻因淨禾讀信的這層外結構,藉魏海敏之口發聲,以其表演彌補且合理化部分缺憾。像是原本以禁忌書寫的「師徒、母子」情愛,刻劃地既不曖昧又不明確,相對露骨的多半寄託於唱詞間,卻能被魏海敏的唱柔化、轉譯出另一種抒情性,不流於過度明白的情慾傾瀉。(吳岳霖)
10月
15
2015
結尾完全不落傳統俗套,反而藉由兩幅羅漢圖的真偽公案,認清自我本體;仿《十八羅漢圖》,卻在動筆創作過程中,重拾內在的真心,心胸越趨澹然,其冤屈悽然得到徹頭徹尾洗滌淨化,更彰顯出劇作者人生閱歷成熟的認知與體悟。(葉根泉)
10月
13
2015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
民戲最受推崇的是飽含腹內功夫的活戲技藝。指的是在廟口上演的歌仔戲——民戲,通常沒有劇本、臺詞,甚至沒有文字資料,由主要演員口述故事情節,透過口傳心授,由演員臨場發揮、相互配合。因此,常年表演經驗累積出來的腹內功夫——活戲,是民戲最受推崇的藝術價值。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