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耳目一新的青少年劇場《在路上On the Road》
9月
29
2016
在路上On the Way(影響・新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90次瀏覽
蔡依仁(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聽到「青少年劇場」時,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非專業劇場、戲劇比賽、美好的兒時回憶?還是,三個字:沒興趣!從事青少年兒童劇場與戲劇教育工作多年,看過無數以青少年為主的戲劇表演,實在話,可稱為專業演出的少之又少,從青澀的經典戲劇、自創的無厘頭喜劇、超寫實的社會劇等,往往熱誠動人,但藝術與專業性皆不足。

「過程比結果重要」、「重點是培養未來戲劇愛好/工作者」,筆者常見這樣的評語。青少年戲劇到底是重過程還是重演出?有沒有可能二者兼具呢?答案是肯定的!影響.新劇場的《在路上On the Road》就是這樣一齣令人耳目一新的專業戲劇演出,從導演手法、編劇、演員、舞台設計等,都讓人驚艷,高高提升了青少年劇場的水平。

青少年劇場有如此高水準的演出是相當少見的,筆者之前看過美國紐約Creative Arts Team的青少年劇團(CAT Youth Theatre),他們的演出不僅有深度,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團員們雖然非經徵選,但需投入數月或數年的時間練習。其演出多以議題或時事為主,例如筆者所看的劇就和「時間」與「911恐攻事件」有關,其中充滿了對時間概念的反思,挑戰觀眾對時間的看法。影響.新劇場的演出,完全不輸給CAT青少年劇場。

《在路上On the Road》是影響.新劇場、臺南文化中心與文化局所合辦的「16歲小劇場-少年扮戲計畫」的作品。甄選四十至五十名台南地區的高中生,用五個月的時間、三個階段的課程,培養參與者表演、行政、設計和技術等能力。編導(呂毅新)運用集體創作與蒙太奇的手法,將參與青少年的生活經驗串連成既幽默詼諧又感人的演出。故事的內容包羅萬象,從一個少年悲慘的蘭嶼之旅、二個少年的寫生過程、一個不得不放棄的夢想、幾個正在追求的夢想、一個小耳症女孩的羽球國手之路、一個逝去親人的生命、一段消逝的友誼、一個如同打電玩魔王般累人的上學日、一個對家庭事業的想法與父親的關係、到台南大地震等。這些看似不相關的題目,在編導的巧手下,織出一幅美麗動人的十六歲風景,在看似青澀的年紀中,展露出對生命的熱誠、體現生命中的無奈、與克服困境的衝勁。令人感動的是,在他們這樣的年紀中所展現的成熟度,與對生命的認識和希望,不灑狗血,而是真誠的表達自我。他們大聲說出了難以說出口的情感,激勵了彼此,也感動了觀眾。

在這麼短的時間,培訓出如此專業的青少年劇場,非常值得令人肯定與佩服。從劇本的編寫與導演的手法上,可以看出對青少年生活與故事的尊重,讓長短不一、內容各異的故事一一到位。重點並不在於給每個故事同等的時間,而是讓故事本身發光發熱,在平凡中充滿了趣味,歡笑中不失感動,整體節奏輕快有活力。帶著滿滿的幸福感看完這場戲,除了看一齣精彩演出的滿足感之外,也充滿了對這群年青戲劇人與製作團隊的佩服。希望這個計畫會持續進行,在南台灣灌溉培養青年戲劇生力軍。

《在路上On the Road》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6/08/28 10: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