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戲還是人生?《莊子兵法》
10月
11
2017
莊子兵法(故事工廠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90次瀏覽
蔡佩娟(表演藝術人士)

你還活著嗎?還是你只是在夢境中過著真實人生?

自古以來人們討論著莊子的行為,有人說莊子是真正的逍遙,有人卻說莊子只是憤世嫉俗,其著作《莊子》讓後人爭相研究及闡述,〈齊物論〉中的莊周夢蝶、〈秋水篇〉裡的子非魚,安之魚之樂、〈養生主〉的庖丁解牛…都是我們常聽到的寓言故事,雖然表面上的道理我們都懂,但實際上我們真的了解嗎?

故事工廠的前三部的《白日夢騎士》、《3個諸葛亮》、《男言之隱》都是十分精采好看的作品,然而此次的《莊子兵法》不同於以往,戲裡的六人因個人因素報名參加密室遊戲,以解謎的方式展開探討莊子的處事哲學思想。遊戲一共五關,每一關卡都設計的極具巧思,六人從最初的合作解謎,到後來第三道的謎題:「殺掉在場最沒用的人」,在實際聽到槍聲,大家開始互相爭奪搶槍,而順利搶到槍的前財務長莊文森拿槍威脅眾人,要大家想出自己對他有用的地方,對他沒用的人就殺掉。

每一道謎題既是戲裡人的考驗,也是看戲人對自己的反思。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用比較比較出誰比較好或是誰比較厲害,誰是贏家,誰又是魯蛇。惠子曰:「子非魚,安之魚之樂?」,你不是魚怎能知道魚快不快樂;而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你不是我,怎麼能知道我不知道魚快不快樂,這兩句非常白話,看似簡單,但透過戲裡眾人解謎的過程,我才省悟發現,謎題的「指出在場最不快樂的人」,不是要去指他人,因為你不是當事人,你不知道他快不快樂,唯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快不快樂。

戲裡的六個人都有各自的包袱,各自的渴望,就好像真實人生的我們,有人渴望財富、有人渴望權力、有人渴望幸福…太多的渴望讓我們無止盡的追逐,追逐大家都渴望的,即使揹上再多包袱仍然奮力拚搏,是啊,幸福就在不遠處,再一步、更進一步,只是,為什麼我那麼不快樂?

戲裡的星期五因老婆外遇很痛苦,即使老婆都簽了離婚協議書,但自己卻仍想挽回,甚至想證明自己比外遇對象來得好;為了籌女兒醫藥費的簡老師雖然明知女兒活著很痛苦,卻不願意簽下放棄急救治療同意書,以局外人的角度看,我們當然可以輕易說出,那就簽下去啊,簽完之後不就解脫了,為什麼要一直束縛自己,是傻瓜嗎?然而,在看到星期五為了解謎而決定簽離婚協議書的時候,他說:「可是我不知道我到底是為了解謎而簽還是…」那個再真實不過的反應讓我莞爾一笑,可同時我卻一陣鼻酸,「子非魚,安之魚之樂?」,其實我們都沒有資格去指責他人,並自以為是的以為自己理解對方,更不要說能感同身受對方的為難了。

好戲總是讓人一再咀嚼,散場時周遭的觀眾都對此劇讚不絕口,也互相討論究竟結局是什麼意思,然而筆者認為,或許這是編導黃致凱給看戲人的一道謎題,但,謎底是什麼重要嗎?不如就讓我們一同莊周夢蝶,看我們是莊周,還是蝴蝶。

《莊子兵法》

演出|故事工廠
時間|2017/09/23 19:30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莊子兵法》賦予莊子文字所缺乏的情感(affect)與身體性(embodiment),在認知與情感上調和,這是能緊抓住觀眾注意力的緣由。(杜秀娟)
1月
25
2019
六個劇中角色,或可連結《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中的六個角色,一樣被困住、在尋找、想超脫,然而無能為力的無奈,卻在以莊子思想命題的《莊子兵法》中找到答案的可能曙光。(黃星達)
10月
26
2018
劇中人的口吻相當寫實,一人一腔,形色分明,彼此對答拋接俐落乾淨,少有拖沓冗詞。劇中人同時各有一段獨白,這些獨白進一步深化人物造像,挖掘內心,碰觸陰影,以獨白寫作來說,成績斐然,開展了通俗劇情少有力道。(紀慧玲)
1月
24
2018
不僅挑戰演出與觀賞的疆界,更進一步藉由劇情強化疆界,把舞台前緣設定為「巨大的防彈單向鏡」,翻轉「鏡框式舞台」為「鏡式舞台」,呼應「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蔡佩倫)
1月
22
2018
以黑色幽默來笑看這人世間悲歡離合,每每當戲劇氛圍已拴緊到要崩牙的地步時,卻透過一句再合理不過的台詞,再度旋開了緊咬著不肯鬆口的頑固螺紋,讓緊繃的情緒霎時得到解脫。(羅揚)
9月
22
2017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