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不陋的阿瑪迪斯《魔笛》
4月
25
2018
魔笛(台北愛樂歌劇坊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26次瀏覽
王寶祥(特約評論人)

莫札特去世前兩個月,最後演出的歌劇,也是華格納之前公認最偉大的德語歌劇《魔笛》(Die Zauberflöte,1791), 不但以德語演唱,也以德語唸白,世稱所謂 「唱演」(Singspiel)形式,比起當時主流的義大利歌劇,當然更加淺顯易懂,平易近人,立即成為奧地利國民歌劇。在中山堂光復廳舉行的《魔笛》選粹音樂會,也相當親民,採用類似小酒館X音樂會歌劇的半正式呈現。沒有樂團,有鋼琴四手聯彈;沒有合唱團,但仍有指揮。不得已屈身於光復廳非表演專業用的狹小舞台,穹頂的幾盞水晶燈,雖然營造燈光美、氣氛佳的優質小酒館氛圍,卻對於舞台燈光無濟於事,端賴從樓上看台邊架設的遠距燈光提供光源。在布景以及燈光等不可或缺的舞台搭配,都因陋就簡的克難條件下,無怪乎劇中人要打趣抱怨 「簡陋」 了。

簡而不致陋的地步,簡卻不減得過頭,臺北愛樂歌劇坊推出的《魔笛》出乎意料的豐富。布景利用多重移動布板,方便重整空間,調整走位,更易於燈光投射效果。雖號稱選粹,其實音樂的部分,除了顯然精省人力,排除合唱部分(蒙諾斯塔托一人就抵一團), 大抵還算完整。主要刪除部分在於對白,原劇的所謂Spiel演的部分。不過《魔笛》是全球演出最頻繁的歌劇之一,在歐美也經常以各種改編形式出現:不但有專門給兒童觀賞的版本,也又不少偶戲劇團(marionette theater)純以偶戲演出,配合唱片錄音,給觀眾欣賞。改編形式寬鬆,向來是此劇特色。

演出的歌者不但演很大(尤其全場帶動氣氛的捕鳥人), 演更大的是說書人,不但扮演敘事者解說劇情的角色,更扮演了莫札特本人。其實莫札特的角色遠遠凌駕說書人,到頭來甚至凌駕歌劇本身,幾乎擾亂歌劇應有的節奏,反而有喧賓奪主的意味。基本上說書人比起歌劇史上最忙角色,羅西尼的賽維亞理髮師,恐怕都還更忙:跨時空、跨角色,不但扮演莫札特童年(以巧妙的聲音演技),還要扮演其他相關角色,尤其是父親(也以巧妙的聲音演技)。而選擇回顧的方式,猶如重現傳記電影《阿瑪迪斯》(Amadeus,或謝福 Peter Shaffer 原舞台劇),雖然表演用心(除了一開始不太穩定,或有台詞失誤),效果十足(尤其在回顧《後宮誘逃》莫札特親自開始指揮,猛然跳接至歌劇部分,電影蒙太奇感豐富)。然而由於層次過於複雜,非但並未縮短演出時間,依舊長達三小時,補足了刪除對話的時間,卻仍沒做到說清楚故事來龍去脈的應盡角色。過於貪心,顧此失彼,是構思與導演欠缺考量的缺失。

演唱部分,愛樂歌劇坊的年輕歌者予人相當驚喜的演出。三仕女不但三位一體,和聲融洽,開場長傘道具的巧妙運用,或開或甩,促進吸睛,或輔助節奏,是聰明的選擇。接下來加入王子與捕鳥人的五重唱亦表現可圈可點,由於沒有合唱團,這段算是最重要的重唱。然而另外一段重要的二重唱:捕鳥人與夜后之女帕米娜,由於男中音音質偏粗,女高音偏尖(似乎更適合日後將推出的歌劇Don Pasquale女主角娜麗娜soubrette俏皮花腔的角色),似乎還有更和諧的空間發揮。尤其這首二重唱,代表兩個少不更事的年輕人對於愛情理想化的憧憬,合音相當重要。不過更重要的也許是導演將角色設定更動,原本捕鳥人單純傳訊人的角色,變成顯露對於情竇初開少女的愛意,魔笛瞬時化身《玫瑰騎士》。雖說奇怪,但就喜劇而言,也勉強說得通。

在對話全面被刪除,本該取而代之的說書人,又忙於自創副業的雙面落空下,李増銘飾演的捕鳥人反而更像是個說書人,不但唱作俱佳,簡直還帶動唱,引領觀眾上台參與猜謎,算是相當符合莫札特時代,演出此角色的非職業歌手史卡耐德(Emanuel Schikaneder),身兼演員、歌者、導演、編劇,及劇院經理人的多重娛樂大眾角色。不過話說回來,在歐美,歌劇宣敘調(recitativo)的部分,經常有別於詠嘆調(aria),採用當地的口語來進行; 而此次製作既然採用說書人以中文敘事,何不也保留部分原劇對話,以中文演出? 如此一來,才可能了解原劇就有些晦澀的夜后與祭司的叔嫂大鬥法之原委,也不至於在夜后最著名的暴怒詠嘆調《復仇之火在我心裡燃燒》,不清楚先前完全以口語德語,話劇般地無伴奏呈現母以親情逼女就範殺人的駭人情節,還以為暴怒的對象是肖想吃他女兒天鵝肉的看守員蒙諾斯塔托,或僅止於關注花腔女高音最高音 F 唱得扎不扎實的純技術性問題。

肩負串場全劇重任的捕鳥人,肩膀上佇立的鳥是隻鸚鵡,因為他名字帕帕吉諾Papageno源自德語的鸚鵡Papagei。還有不少像這樣的細節,例如王子塔米諾吹奏魔笛時,真正的音樂長笛手在樓上看台,由微弱的聚光與王子相映照,再再都反映製作團隊的用心。而據指揮邱君強表示,這只是今年底完整《魔笛》呈現的預覽,令人不禁更加期待更完整的演出。

《魔笛》

演出|臺北愛樂歌劇坊
時間|2018/04/13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黃香  
布魯克的《一支魔笛》其實是「戲曲版魔笛」。錯落有致的竹竿猶如變化萬端的一桌二椅,兩位魔術師彷彿執行場景變換的檢場,帕帕吉諾就是插科打諢的小丑,最重要的主角自然不可少:小生(塔米諾)與小旦(帕蜜娜)的愛情。如此一來,生旦丑行當齊全,齊聚一堂,演出通俗生動的「三小戲」。(黃香)
4月
04
2012
彼得.布魯克在這樣精簡的設計中一直在追求一種統一的調性,但這種調性卻又和原著必須有所關連。捕鳥人帕帕吉諾(Papageno)所持的魔鈴變成了三角鐵就是最好的證據之一,既然魔笛是這個劇的重點之一,甚至整齣劇就以此為命名,那麼就讓所有的物件都以魔笛外型的基本架構作為出發點吧!(李宜鴻)
3月
16
2012
當最後魔笛不見時,觀眾其實都知道是被演員順手藏起來,但還是願意跟著演員的眼神,相信它是在空氣中消失了。布魯克展現了劇場可以和觀眾共構魔法的能力。然而,迷人的是劇場手法,而不是手法所展現的那個後面的真實世界。(鴻鴻)
3月
11
2012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