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聲音貼近人心《同情的罪》
6月
14
2018
同情的罪(台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26次瀏覽
黃馨儀(專案評論人)

2015年,柏林列寧廣場劇院(Schaubühne am Lehniner Platz Berlin)邀請英國合拍劇團(Complicité)導演賽門‧麥克伯尼(Simon McBurney),共同創作《同情的罪》(Beware of Pity),改編知名奧地利小說家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小說《焦灼之心》(Ungeduld des Herzens)。

從「焦灼之心」到「同情的罪」,茨威格的小說中有這麼一段話道出梗概:

同情恰好有兩種。一種同情怯懦感傷,實際上只是心靈的焦灼。看到別人的不幸,急於盡快地脫身出來,以免受到感動,陷入難堪的境地。這種同情根本不是對別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觸及自己的心靈。另一種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無感傷的色彩,但富有積極的精神。這種同情對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決心耐心地和別人一起經歷一切磨難,直到力量耗盡,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1】

而引發本戲悲劇的,即是那怯弱與感傷的同情:年輕士兵Hofmiller受邀前往Kekesfalva男爵的城堡宴會,在歡樂陶醉之際誤邀男爵雙腿癱瘓的女兒Edith跳舞。之後Hofmiller因為賠罪的機緣,成為男爵一家的固定訪客,並知曉男爵原為猶太商人的身世背景。Hofmiller因著對Edith境遇的同情,與「被需要」的虛榮,固定前往城堡、享受著眾人歡迎與特殊待遇,未查少女Edith對他萌生的愛意,並以他做為復健與痊癒的動力。在Edith的告白與激烈示愛、眾人的拜託懇求下,煎熬的Hofmiller向Edith求婚,以讓她安心前往瑞士療養復健,卻又不堪同僚詢問嘲諷,欲求自殺以解脫,幸得長官拯救、送往他處服勤。在離開的火車上,Hofmiller擔心Edith狀況,寫下道歉與告解、共許終身的電報,未料因為奧匈帝國王儲遭射殺,電報未送出,而Edith也因為絕望與憤怒而跳下他們時常相聚的陽台自盡,也讓痛失愛女的男爵不久於世。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戰場中死傷無數,儘管雙手浴血,卻仍掩蓋不掉他害死Edith的悔恨:「那一刻我就明白了,一個人只要良心還在,就不會遺忘他以前的罪過。」

《同情的罪》僅就故事而言並不複雜,而茨威格的書寫特色著重於刻劃人的內心。其受到佛洛伊德心理學影響,極其深入地描繪與梳理角色心理,並以人內心的各種對話與慾念,對應到所處的外界現實。由此觀之,導演麥克伯尼準確地選擇以「聲音」作為主要的表現手法,創造聲音景觀(Soundspace),藉由成熟的主述聲線、敘述者的聲音轉換、現場配音等,撐出Hofmiller的內心世界。與其說是「觀賞」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製作的《同情的罪》,「聆聽」或許更是適合的詞語。或許也是因為要呈現主角們內心的幽暗與隱晦,主要的演出區都在舞台中心,四方圍繞著的是其他演員聲音演出的桌子、麥克風與譜架,在「雜亂」中,只有受照射的內心回憶能為我們所見。回憶是相片、是文字與書信,而各角色也不全然是寫實的表演,多以轉化象徵來呈現,如推載Edith的桌子與白裙、站上陽台就是站上椅子、投影表演者手部細節以呈現內心。而最後白裙跟不上推桌的速度而墜落、繼而一件件衣物被吊起展現死亡,同時降下的天棚如同時代與戰爭的輾壓。

視覺隱晦紛雜,對比之下各式聲音滿盈空間。在演出過程中,我常以為自己正在德國,藉由桌旁小小的收音機聽著“Hörspiel”!“Hörspiel”在德國聊備一格,若直接中譯為「廣播劇」對於台灣觀眾可能有理解上的誤差。對我來說,台灣的廣播劇發展並未太成熟,美學也尚嫌刻意粗糙;“Hörspiel”若是直接拆解德文字面,譯為「聲音演出」或可更見主體。德國劇場本即極注重演員的語言表達,若是就讀專業演員學校,定會有語言教師一對一矯正發音、調整說話聲情。而自1924年第一齣廣播劇在英國BBC開始後,“Hörspiel”的熱潮也延燒到德國,並以之作為一種新的表演形式、多方嘗試,並有多種展現的論述。像是布萊希特亦對廣播有所批評,尤其是如何藉由家戶皆有的收音機,讓廣播能成為溝通工具?【2】而Richard Kolb則突出聲音演出的「內在性」:「…… 所說出的文字將作為聯繫人與人的橋樑。除了心理治療師,沒有其他事物可以比聲音演出更貼近人心。」【3】並提出聲音演出能展現人類內在的活動,而非只是人類的行為;也能由此展現內在良知的聲音、靈魂的旋律與振動。【4】

因此,憑藉著聲音,我們浸於Hofmiller的內心,跟著他一起焦灼,隨之內疚、渴望、憐憫與懦弱。而聲音演出,亦彰顯了「聆聽」的重要。或許Hofmiller之罪,即在以同情神話、托高自己,如他和Edith求婚後感覺到自己成為了上帝,將能促成奇蹟!他蒙於表面,聽不見Edith內心的聲音,也看不清自己,最後促成終生的憾恨。「同情」有著施捨與位階高低,然「同理」才能造就平等與進步。

《同情的罪》從博物館一件一戰後染血的軍服開始,在1939年猶太清算的二戰前夕,茨威格寫下這篇小說,作為他一戰後對歐洲的觀察、對法西斯主義的焦慮。焦灼的不只是主角Hofmiller,也是一次大戰爆發之前的社會與人心。當時的歐洲在國族與英雄甜蜜的口號下糊里糊塗地走向戰爭,貴族階層把戰爭當作一種英雄主義的浪漫冒險,然在貌似英勇的騎兵隊的背後,隱藏的卻是虛偽和膽怯,進而導致無法收拾的災難。【5】演出最後,Hofmlller回到了櫥窗中,其鮮血卻溢出漫延到舞台上。在二戰過後七十三年,這故事對我們將會是一段歷史,還是將會成為鮮血?

注釋:

1、轉引自史蒂芬‧茨威格《愛與同情》,張玉書譯;志文出版社,2001年。

2、筆者自譯與整理於Bertolt Bercht: “Radiotheorie 1927 bis 1932”. In “Gesammelte Werke 18”, Frankfurt/Main, 1967. S.117-134.

3、筆者譯於Richard Kolb: “Das Horoskop des Hörspiels”. In “Runkfunkschriften für Rufer und Hörer. Band II”, Hg. Von Th. Hüpgens. Berlin 1932. S.78.

4、同註3,整理自頁38-64。

5、參考宋國誠〈我的天國已經崩落──史蒂芬‧茨威格的悲劇人生〉。全文網址:http://www3.nccu.edu.tw/~gcsong/word/Stefan%20Zweig.html

《同情的罪》

演出|柏林列寧廣場劇院、合拍劇團
時間|2018/06/09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來看,《同情的罪》最成功之處,乃在於其非常精煉地將敘事手法還給了敘事,將詮釋移回至想像,這表面上的形式感絕非只是在「玩形式」,重點仍是在穩扎穩打的故事建構。(吳政翰)
6月
19
2018
劇場從對事件的歸返,達到了對歷史的歸返;過去的個人與現在的個人、過去的歷史與現在的個人,被重新連結起來,時間之間,於是有了繼承。(張敦智)
6月
14
2018
每位演員於演出過程裡累積能量,最後爆發,再加上聲響、投影、物件、肢體的交織與運用,生產出極為高密度、高速度、無空檔的演出結構與模式。光看畫面就已極為忙碌,於是,中文字幕究竟得多友善,才不會造成另一場眼球的惡戰呢?(吳岳霖)
6月
13
2018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