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啟後,奧匈的璀璨世紀末《璀璨雙城2─奧匈霞輝》
7月
24
2019
璀璨雙城2─奧匈霞輝(NSO國家交響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98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NSO國家交響樂團2018/19樂季最後的三場演出,以「璀璨雙城」為題,聚焦在匈牙利與奧國兩地的音樂家,將奧匈帝國世紀末的音樂同場呼應。從十九世紀中葉、較早的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J. Brahms, 1833-1897),到匈牙利的巴爾托克(B. Bartók, 1881-1945)、「第二維也納樂派」的荀貝格(A. Schoenberg, 1874-1951)、魏本(A. Webern, 1883-1945)、貝爾格(A. Berg, 1885-1935),NSO分別以兩場音樂會、一場歌劇(巴爾托克《藍鬍子公爵的城堡》),安排了上述作曲家的經典作品。《璀璨雙城2─奧匈霞輝》音樂會,是NSO 2018/19樂季的最後一場音樂會演出,由音樂總監呂紹嘉指揮,並攜手台灣年輕小提琴家黃俊文與樂團協奏巴爾托克《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Bartók: Violin Concerto No. 1, Sz 36),扎實豐富的曲目,特別值得關注、討論。

來自台灣的黃俊文,在與NSO合作這場演出前,因為在美國代打慕特(Anne-Sophie Mutter)演出莫札特《第四號小提琴協奏曲》而再次受到台灣媒體的關注。筆者聽過一次黃俊文的現場演出,那是2015亞洲切爾西音樂節的演出,當時黃俊文演奏的是尼爾森的小提琴奏鳴曲,筆者在聽聞他的演奏後,曾如此評論:「黃俊文有著深厚紮實的基本功,音色非常漂亮,論及姿勢與手型都非常漂亮,由運弓與音準看得出黃俊文在基本功方面著實下了番功夫。」【1】這次黃俊文與NSO協奏巴爾托克《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同樣再次令人驚豔,原來我們台灣出了這樣一位低調、紮實的小提琴家!黃俊文的音樂不走譁眾取寵的路線,他有驚人的技巧,卻不在演出中做過分的炫耀,而是突顯技巧背後的音樂性。以巴爾托克的此作品為例,第一樂章開頭由小提琴七個小節的獨奏開始,加上第一、二小提琴陸續的加入對話。黃俊文在這段開頭的獨奏中,就有著非常精彩的演奏。漂亮的音準與有些不同於調性音樂的和聲走向,敏銳的帶出了巴爾托克的風格。指揮呂紹嘉讓樂團的小提琴聲部小心的應和著黃俊文的獨奏,音樂逐漸流動、發展,卻維持著精緻、細膩的質感。

巴爾托克《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只有兩個樂章,在第二樂章裡,獨奏者有著比較吃重的表現。困難的技巧被黃俊文迎刃而解,不論是快速的半音階進行,或是三度、六度、十度的三連音連接、大幅度跨絃等,對於黃俊文來說都顯得十分輕鬆。除了獨奏之外,黃俊文是小提琴家中少數有著很好合奏技巧的一位,他的音色、表現力不會特別突出、穿透在樂團之上,而是像是與樂團合作室內樂般,有著親密的對話,與指揮、樂團緊密的融合。這樣的特色不一定適合每一首協奏曲,不過在巴爾托克這首私密、音樂情緒幽微細緻的作品中,是相當合適的。本場音樂會適逢樂團首席李宜錦將離任、赴北藝大專任教職,故而在上半場的安可曲中,特別安排黃俊文與李宜錦合作演出法國作曲家雷克萊的《第五號雙小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J. M. Leclair : Sonata for Two Violins, No.5 in E minor, Op. 3),在這首精緻的巴洛克晚期樂曲中,由李宜錦演奏主要聲部,黃俊文應和著,在這裡又可以見到獨奏家深諳室內樂,在合作中彼此幫助,又能有精彩演奏。

整場音樂會的下半場,無疑是重頭戲。貝爾格的《三首管弦樂作品》(A. Berg:three pieces for orchestra,OP. 6)編制龐大、管弦技法複雜,在台灣相當難得演出。呂紹嘉自上任NSO總監(2010-2020)以來,第一個樂季就安排大量的「第二維也納樂派」作品,因此指揮與樂團早已累積了深厚的默契,十分熟稔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的音樂語法。貝爾格的《三首管弦樂作品》有三個樂章,雖然是以無調性(atonality)手法寫成,但貝爾格本身深受世紀末後浪漫風格的影響,以這首曲子為例,從編制、樂器使用(像是大鎚子großer Hammer)等,都可以聽到來自馬勒(G. Mahler, 1860-1911)的影響與傳承。三個樂章有動機上的呼應,風格上也十分不同。在「音色旋律」(Klangfarbenmelodie)的段落,一條旋律線條,藉由不同的樂器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變化,呂紹嘉讓NSO煥發出細膩的色彩;在第二樂章圓舞(Round Dance)中,首席的精彩獨奏與樂團氣象萬千的迷離氛圍彼此呼應。這個樂章本質上仍然帶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呂紹嘉緊扣住這一精神,而讓NSO清晰、重細節的做了一次優異的演奏。

與貝爾格的曲子在同半場呈現的,是布拉姆斯的《海頓主題變奏曲》(J. Brahms: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Haydn, Op. 56)。在這首回歸架構古典、音樂較為簡潔的樂曲中,雖然布拉姆斯的和聲設計並不全然是古典、保守的,不過整體的方向仍與世紀末德國樂壇興起的「華格納風潮」背道而馳。在這首作品中,呂紹嘉開頭就刻意的讓樂團以較短的樂句始之,每次反覆中大小聲的對比充分。儘管呂紹嘉希望樂團演奏的輕盈洗鍊,然而法國號聲部卻顯得有些笨重,留下了一點遺憾,好像脫了長長的尾巴一般,無法達到指揮預期的設計。之後在每一個變奏中,大致上都相當流暢,不同的個性、風格都被清楚的掌握,由此可見NSO的水準,是相當優異的。這場音樂會由兩首巴爾托克的作品開場(包括上半場演奏的舞蹈組曲Dance Suite Sz. 77),加上下半場布拉姆斯與貝爾格的音樂,讓奧匈帝國世紀末的發展有著承先啟後的關聯,也讓一場音樂會多了音樂史上的邏輯連接。

註釋

1、武文堯:〈質量精美音樂節典範《2015亞洲切爾西音樂節:閉幕之夜-台北夜未眠》〉,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17375

《璀璨雙城2─奧匈霞輝》

演出|呂紹嘉、黃俊文與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9/06/28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