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宜樺(專案評論人)
回溯臺灣現代音樂創作與中國傳統器樂的正式接軌,1990年由國際現代音樂協會臺灣總會(現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合作舉辦「傳統樂器示範演奏研討會」及系列活動居功厥偉,不僅讓受西方音樂訓練的作曲家開展為傳統器樂創作的契機,其成果首演於1991年文建會文藝季「傳統與現代的兩極對話」音樂會,更催生橫跨國樂圈與(嚴肅音樂)作曲界的采風樂坊,琵琶演奏家林慧寬即是其中一員。【1】自創團以來,采風樂坊可說是作曲家的好朋友,技藝精湛的演奏家、可獨可合的室內樂編制讓作曲家得以進行各種新音樂實驗,同時透過作曲家的國際網絡為彼時多沉浸於「連接中國」的國樂界打開一扇全新的窗戶,以首演純傳統器樂或中、西樂器混合編制的現代音樂作品躋身國際舞臺。奠基於此,2015年林慧寬更與作曲家董昭民、鋼琴家江瀅一同創立中央C室內樂團(C-Camerata)【2】,除了演出現代音樂經典之作,也以中、西混合編制的新創作品展開更為深遠的國際交流合作。這些經歷皆成為本場音樂會的基礎,以琵琶為主角,上半場與維也納太平洋弦樂四重奏(Pacific Quartet Vienna)合演委創新作,下半場由采風民族管絃樂團協演琵琶經典曲目,體現林慧寬兼具當代音樂挑戰與國樂傳統經典的經驗與能力。
這場音樂會雖名為琵琶獨奏會,但上半場上演的三首新作為維也納太平洋弦樂四重奏之委託,三位作曲家以琵琶與弦樂四重奏為編制,湯顯祖《牡丹亭》為靈感進行創作,並於今年十月四日在瑞士蘇黎世「向東-《牡丹亭》(Eastwards!–The Peony Pavilion)」音樂會搭配《牡丹亭》文本首演。第一首馬來西亞作曲家鍾啟榮所作之《夢・亭》,樂曲在弦樂四重奏長音的襯托下,由林慧寬仿唱《牡丹亭》崑腔起始推進,陌生化聲響與具正規節奏、五聲音階的旋律片段穿插交錯,琵琶與弦樂四重奏宛如不同的時間線並行,或碰撞或銜接出相當漂亮的音聲,錯落有致。當音樂推至高潮後,崑唱錄音如夢似幻地飄盪入耳,最後當林慧寬反覆唱頌「夢」字後,以更為清晰的崑唱錄音作結。就創作手法而言,此作與鍾啟榮近年幾首取材民俗(民族)音樂的作品有相似之處,皆透過仿傲原聲或錄音配置,讓樂曲遊走於同/異之間,若即若離。鍾啟榮於演出前將此作喻為行經崑劇一景的過客,或可映證其將民族音樂素材視為「他者」入作,讓作品滿溢異國情調(exoticism)之感。
相較之下,李志純《魂迴夢轉》雖自述從女性觀點重新詮釋《牡丹亭》文學故事,並以其中十一個章名為骨幹【3】,但全曲似與《牡丹亭》無太大關聯,而是全然為其慣用的音樂語彙組成。作品甫始以琵琶獨奏出如歌旋律,與弦樂四重奏逐句唱答(call and response)。突兀的附點、切分節奏是李志純擅長的Ragtime【4】音樂特徵,引入由弦樂四重奏(使用撥片)撥奏音型伴奏的琵琶長滾曲牌旋律的樂段,宛如彈撥樂重奏。後又轉入陌生化的絞絃、敲泛聲響,再推進高潮至琵琶華彩段,復以琵琶彈奏五聲音階旋律,最後莫名以全體奏或輪掃或滑顫結束。一方面,多有發揮的演奏法雖偶有某些民間樂曲的身影,但也顯現李志純對樂器的熟稔度;另一方面,全曲聲音邏輯相當斷裂,可說是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本場琵琶與弦樂四重奏最合為一體的作品應是董昭民的《遊園京韻》。全曲以仿打更聲的節奏型為開場與段落轉換的提示,各個樂段則分別展現不同的主題性格,如善用特殊音色串接各聲部層疊變化的樂句表現;或偶有齊奏旋律或如緊拉慢唱的音樂表現;或搭配陌生化聲響、聲部似和似離的抒情對位表現;或以錯位的音高、節奏展現紛雜的情感;或綿延不斷、細膩婉約的旋律表現等。各個段落聽來似無甚關聯,但仍有些反覆出現的音聲素材,特別是明顯的打更聲響,總能在聽覺疲乏迷離之時拉回注意力,頗有章回小說「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即視感,只是前後段落或各成篇章,相關不相關似乎不那麼重要,倒是形成另類的聆聽經驗。
下半場曲目則將演出編制擴增為琵琶與國樂團,演出古曲《塞上曲》與周成龍《西雙版納的晚霞》。本場國樂團雖冠以采風民族管絃樂團之名,然成員幾為中國文化大學國樂系在校生,由指揮邱誓舷帶領,如學生樂團般音色顯得生嫩,使得下半場的演出品質不盡理想。張大森重新編配的《塞上曲》,琵琶獨奏部分沒有顯著改變,而是讓樂團延續、反覆、穿插原曲旋律或作為琵琶獨奏的襯底聲響,或以齊奏與琵琶並行。雖然林慧寬仍穩健地將琵琶獨奏的樂句對比、音色與速度變化演繹地相當出彩,但可惜的是,樂團音色有些混濁,音樂旋律表現也不夠立體,無法為琵琶獨奏增添聲響層次的變化,讓樂團在此顯得累贅。嚴格說來,此曲若僅以琵琶獨奏演繹,不僅更能展現原曲的細緻之處,也符合本場琵琶獨奏會之題。
同樣地,周成龍琵琶協奏曲《西雙版納的晚霞》更暴露琵琶與樂團在演出程度上的落差。此作有主題婉轉反覆再現的第一樂章,旋律悠長如歌的第二樂章與熱烈炫技的第三樂章。琵琶獨奏雖偶於快速音群有所失誤、快板速度稍易飄移,但仍相當流暢地運用音色變化、演奏技巧等,展現每個樂章的特色與對比。而樂團除了慢板段落有較細膩的詮釋表現之外,快板部分常與琵琶獨奏的速度不太一致,有時琵琶獨奏想以速度感帶起音樂層次變化時,也未能及時配合。細觀發現指揮與琵琶獨奏的互動傾向於後知後覺,讓樂團拍點與琵琶獨奏有些許落差。作為壓軸,琵琶與國樂團的大編制組合總讓音樂會結束在高潮氛圍,卻似是美中不足。
綜觀整場音樂會,不難發現林慧寬身為當代琵琶演奏家所抱持的追求與目標:現代與傳統、專業與教育,在上、下半場各顯其戮力多年的琵琶人生。換個角度來看,「林慧寬琵琶獨奏會」也成為一個平臺,展現其音樂人脈關係的重重連結。除了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以樂團協奏(產學合作)方式讓指揮與學生累積音樂廳表演經驗,提攜後進之外,2015年林慧寬因「新琵琶計畫」與維也納太平洋四重奏結緣,而延續迄今的跨國交流計畫,以及近年常由采風樂坊首演新作的鍾啟榮,還有曾任采風樂坊駐團作曲家李志純與同組中央C室內樂團董昭民,皆成為形構這場展演的人脈網絡。此般互惠合作模式,一方面讓參與演出者累積更多的試驗與經驗,並以多元的曲目內容吸引不同的觀眾群;另一方面,當人脈關係形成同溫層時也容易左右自身品味,進而成為音樂選擇上的先天限制。儘管如此,在這場集眾人之力成就的音樂會中,亦可看到林慧寬傑出的琵琶演奏能力,不僅掌握現代音樂語彙與特殊演奏法,其音色也相當適合演繹古曲與國樂曲。可以想見在偌大的音樂廳當中,僅有林慧寬一人亦可音傳四座,令人期待下一場(真正的)「琵琶獨奏會」。
註釋
1、采風樂坊於1991年由二胡演奏家黃正銘與琵琶演奏家林慧寬籌組
2、中央C室內樂團(C-Camerata)團長為琵琶演奏家林慧寬,藝術總監兼作曲家為董昭民,團員現為中國笛演奏家吳宗憲、古箏演奏家郭岷勤、笙演奏家黃朧逸、鋼琴家簡美玲、小提琴家張家倫、大提琴家張智惠、打擊演奏家王小尹,與常任指揮家陳泰吉。(https://tungchaoming.wixsite.com/c-camerata)
3、詳見本場音樂會節目單之樂曲解說。
4、Ragtime,繁音拍子,發展於19世紀並盛行於1910年左右的美國舞曲,後來發展為鋼琴演奏的一種風格,並成為爵士音樂的素材之一。其特色為某一聲部平穩、另一聲部卻有大量切分和重擊的節奏。
《琵琶語》
演出|林慧寬、維也納太平洋四重奏、采風民族管絃樂團等
時間|2019/10/09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