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的動物骨骼《活著》
11月
02
2020
活著(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陳曉威)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80次瀏覽

張懿文(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看似是人,但又或許不是人,是什麼樣的狀態?

在傅雅雯和周書毅合作的作品《活著》中,藝術家傅雅雯的裝置上配置著二十四條彈簧,搭配現場感應的音響裝置,這二十四條彈簧成為編舞家周書毅身體上延伸的二十四塊脊椎骨。表演者站在危險的鏡面裝置斜坡上,身上披著密密麻麻的繩索,身體延伸到空間裡,與裝置融為一體:他在這個幾何斜坡鏡面上的舞動,每個掙扎、遲疑和呼吸停頓,與裝置計算產生出不同的現場聲音;而在光線照射下,周書毅的身體、腳下鏡面裝置的倒影,與反射在牆上的光影,呈現出真實、地面與背影等三重反身的倒影;表演者時而彎身貼地、時而蹲臥、攀爬、匍匐前進;而當他站起身時,以壓腳背走路的姿勢,掙扎撲倒在地、屈伸反折、延展彈跳;在重力驅使下,在斜面裝置上向下滑溜墜落。在每一個彈簧張力增強的緊繃時刻,又或是在表演者身體縮小朝向角落的狀態下,周書毅的身體不斷地來回拉扯和擺弄彼此在空間中的位置,他在裝置斜面移動時的每一個延展或緊縮動作,都隱喻著身體與空間的關係,在協商中尋找身體可以承受的彈力數值。

《活著》以編織機器鋼骨般束縛的物件,讓人重新思考人作為生物的起點—脊椎動物如何面對不平穩的重心狀態、如何對地心引力取得平衡,這般「似人而非人的活著」狀態,即是在處理人類身體站立前後,與自然和重力之間動力發展的身體歷史。作品中被二十四條彈簧所綁住的身體,似乎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對「外骨骼」(exoskeleton)的討論 ——「外骨骼」是節肢動物外殼的俗稱,如螃蟹的殼、昆蟲的角質堅硬有如骨骼;在科幻電影或小說中,「外骨骼」也可以成為人類支架的新科技技術,而在《活著》中,二十四條彈簧即是一種沒有重量、沒有實質體的外骨骼,但對人體本身具有存有學上的影響【1】,延伸此「外骨骼」的概念,舞者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身體,似乎也可以視為是一種被「內脊椎」支撐的身體,而機械裝置的二十四塊脊椎骨,或許可以被稱為是「外脊椎」的支持,在「內脊椎」與「外脊椎」的互動中,讓我們重新省思生理結構的可能,並在現場裝置對抗地心引力的限制中,實驗當代舞蹈的不同面向——將人重新置放到做為脊椎動物的脈絡,從四足到雙足而立與地心引力之間的關係。

活著(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陳曉威)

舞蹈史即是在處理人,作為脊椎動物,與自然和重力之間動力發展狀態可能的一個身體歷史:舞蹈史上芭蕾掂高腳,向上提升去除地心引力重心的限制,追尋輕靈空氣的美感;現代舞赤足而舞,重新探討身體與土地的關係;而後現代舞時期,編舞者開始使用非地面(如牆面等)垂直地表的空間,在在都顯示了舞蹈與地心引力的密切連結。而除了西方古典舞蹈,若思考太極導引的身體樣態,講求氣韻與呼吸在身體內部和周身地域的氣場連結;原住民舞蹈中踏步與地球土壤的關係;拉丁美洲舞蹈裡,身體使用臀部扭動的感性慾望;又或是在編舞家劉紹爐的嬰兒油系列作品中,塗上嬰兒油的舞者,在絲滑的油潤感中產生的自由重力動態,揭示了限制和開放身體與地心引力重力關係的可能;而在傅雅雯和周書毅的《活著》中,運用了二十四條與身體綁在一起的彈簧,創造了一個受到全新地心引力影響的身體空間,裝置亦如外骨骼,讓編舞將整體環境與感知對象的在場都納入考量,成為一種新的美學形式,拓展空間、人體與四周的平行垂直向的運動狀態,這些運用身體動作的不同方式提醒了我們,關於人類作為脊椎動物,從地面到站立過程中,身體與地心引力之間的動力關係,和原發慾望如何驅動了身體動作。

拉扯的彈簧,呈現出限地製作的裝置多樣性,《活著》的裝置藝術若與不同身體訓練的工作者合作,或許會演繹出脊椎動物的不同想像,這件作品在斜坡面對地心引力的抗衡中,演繹了脊椎動物從四隻腳變成兩隻腳的變形狀態,或許也暗示了在COVID-19的疫情陰影下,人面對生存的掙扎,並巧妙地回應今年國美館「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的策展主題——策展人姚瑞中由佛學為切入點,反思人作為動物身上的動物性,並藉以探究有關人與動物之間二分與相似的議題,在策展人精心規劃以「獻祭與救贖」、「生物經貿潛史」、「無名戰爭肖像」、「實驗室/手術室/標本室」、「節慶/沙洲/綠覆率」、「獸倣者/獸形人」、「棲息地/動物園/國家公園」等主題的展覽中,《活著》以行為暨臨場藝術/多媒體裝置表演的方式,將人放置於脊椎動物的物種脈絡之中,帶領觀眾感同身受的身體的欲力與掙扎,進而反思人作為獸的遐想。

註釋

1、關於以上對於「外骨骼」的討論,請參考Parikka, Jussi. 2015. A Geology of Medi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此書為媒體理論對人類世討論的重要論述。

《活著》

演出|傅雅雯、周書毅
時間|2020/10/17 16:10
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