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到〈玻璃心〉!?聽 Kimberley 陳芳語《語過天晴》演唱會
4月
14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95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Kimberly 陳芳語於 2012 年演唱發行的〈愛你〉一曲,讓人對這位當時才十八歲的年輕歌手,開始感到熟悉。至今,此曲的音樂錄影帶在 YouTube 點閱已破億,在 KTV 更是長年霸榜。

十年後的今日,她站上 Legacy 的舞台,出演《都市女聲》系列專場。儘管演出介於清明連假之始,且看似面臨另一波疫情來襲,但放眼望去, Legacy 仍有許多觀眾駐足,聆聽 Kimberly 的《After the Rain 語過天晴》演唱會。當晚的演出如同春天的台北,不過於炎熱、也不覺微寒,平和且恰到好處。

在甜美與嗆辣間的音樂旅程

在 2021 年末,黃明志與 Kimberly 的〈玻璃心〉不只引起了關於中國、網路酸民、新聞自由等種種話題,甚至引起了外媒的關心,深度報導這首歌曲指涉的世界局勢。【1】華語流行音樂,自有其買單和關心的聽眾,但鮮少能在國際政治的範疇裡被報導。黃明志是位從不畏批判的歌手,常戲謔地在歌裡針砭時事。他這次在〈玻璃心〉的粉紅氛圍裡,直指中國「一點都不能少都讓你贏」的霸道無理,而陳芳語甜美但有力量的聲音可謂畫龍點睛,俏皮地和「玻璃心碎一地」、不時「出征」的網民,唱聲「對不起,傷了你的感情」。

從〈愛你〉一路到〈玻璃心〉,《After the Rain 語過天晴》演唱會除了紀錄這兩首歌曲外,還有 Kimberly 一路走來的漫長旅程。出道已十年的她累積了許多作品,而在這場久違七年的台灣專場,Kimberly 的樂手團隊以整齊精湛的功力,穩定地支撐歌曲的律動和根基。從 2021 年饒舌作品〈Kow Tow〉的嗆辣精準,到〈Walk With Me〉、〈After the Rain〉溫和的 Pop 與 R&B 裡,Kimberly 的歌聲娓娓道來、從容不迫。於澳洲長大,時常參與音樂創作的她,歌詞中英皆有是常態。甚至在新歌〈已經〉裡,也有一兩句台語點綴,彷彿顯示了這幾年她落腳台灣的經歷。

2010 年代,可說是台灣華語音樂盛世的尾聲。而在那個時間點開始歌手事業的 Kimberly,一開始便有了流量、口碑皆驚人的金曲〈愛你〉,但接下來也面臨尋找新定位、經紀合作、以及在不同市場的探索與挑戰。2022 年的 Kimberly 在樂風上更多元,也似乎更放鬆了。她不避諱演出〈玻璃心〉這類挑戰禁忌和中國市場的歌曲,也不介意嘗試不同的樂種。

越過「頂端」,然後呢?

在這次的演唱會裡,她演唱了第一張專輯的〈Satellite〉,肯定為樂迷帶來了一些驚喜,彷彿帶領聽眾回頭檢視,這首第一張專輯裡精彩優秀的作品。從精練的電子鼓點節奏左右聲道變化,到內斂的歌聲從耳邊低語至激昂,這首歌似乎也總結了寓形宇宙間、疫情影響下,一個來自澳洲、去過了各地但落腳台灣的女孩,在音樂和地理位置不停穿梭,曾經的等待和現在的嘗試。


Hey it's nice to meet you I've waited for a long time for you to come along,

can you take me somewhere where the view is fresh and nera?

I'm on top of the world,

I feel like a satellite, I feel like a satellite


(歌詞出自〈Satellite〉,收錄於 Kimberley 陳芳語首張同名專輯)【2】


在數位化的音樂世界裡,「世界的頂端」若指得是流量的頂端,Kimberly 確實已經造訪,並以衛星的高度俯瞰還在努力的音樂人們。但具有高度,並不代表擁有一切,依然需要不停地問:接下來呢?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華語歌手,若不想、或者不適合在中國扎根發展,要去哪裡?他們該以何處為中心發展音樂事業?

這些市場大哉問,不只是 Kimberly 正在面對,本場嘉賓 Julia Wu 吳卓源亦然。而她們兩位皆選擇台灣作為發展的地方。Kimberly 在演出中感謝唱片公司 ChynaHouse 華風數位,讓她有空間唱自己想唱的歌、給她極大的自由。在本場演出裡,彷彿也能感受到這些溫度。

整場演出倒數第二首歌曲,是她四年前參與中國實境比賽節目《創造101》時,與其他隊友曾翻唱的孫燕姿〈逆光〉。這首歌彷彿完美總結了她從澳洲、到 JYP 娛樂受訓、到中國比賽、面對過去的媒體事件或批評、和家人一起搬來台灣定居等種種經歷。而這位聲音狀態極佳的歌手,彷彿也已準備好走過風雨,迎向新的季節。

在這個季節裡,期盼 Kimberly 能得心應手,在流量與質量之間,更自適自在地創作與歌唱。


註釋:

1、Chris Horton (2021 年 11 月)〈The World Is Fed Up With China’s Belligerence (Atlantic)〉。The Atlantic。https://www.theatlantic.com/international/archive/2021/11/china-taiwan-democracy/620647/

2、Kimberley 陳芳語(2012). Satellite. Kimberley 首張同名專輯. Sony Music Taiwan

《語過天晴》

演出|Kimberley 陳芳語
時間|2022/4/3
地點|Legacy 台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麥考伊.泰納快速切換和弦的手法,對於林奕銘領軍的樂團並不構成障礙,在爬過困難的山頭之後,團員們像是海闊天空般地自由,他們的演奏展現了輕鬆快意的氣氛。
1月
24
2025
若忽略掉擁有高度庶民美學的民戲,打造一個觀眾無法接近的舞台,又如何讓演員真正在觀眾流動性高的場域中,展現表演魅力?而在春美歌劇團一齣賞金極高的演出中,看見的是演員為觀眾創造效果,為自己創造表演空間。
1月
23
2025
在臺灣自由爵士場景尚未完全成熟的時代,原田依幸四重奏為本地樂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自由爵士並非是無序的狂熱,而是經年累月琢磨出來的創作,同時也是一套高度風格化,有完整價值體系的藝術語言。
1月
19
2025
而到了下半場,樂團與指揮之間合作得愈發有默契,指揮對於樂團的掌控得宜,樂曲風格分明,將這些歌劇的序曲演奏得十分精彩,細緻又脫俗。可以聽見飽滿豐沛的情感從樂團中宣洩而出,甚或是從團員演奏的表情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與指揮一同盡心也盡興地融入在音樂之中。
1月
17
2025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