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耍新定義《4.5.6.7雜耍暨物件劇場》
10月
10
2013
4.5.6.7雜耍暨物件劇場(夾腳拖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19次瀏覽
藍雪茹(馨雁舞集編舞家暨舞蹈教師)

雜耍雖與舞蹈、音樂、歌劇等並提為表演藝術,但相較之下,台灣雜耍表演多發生於街頭,而不像其他類型的表演藝術多為黑盒子裡的演出型式。這些有街頭藝人證照的表演者每逢假日即是他們大展身手之時,相較於國外知名藝術節、藝穗節等,台灣的街頭藝人可以發展的空間及時間相較之下侷限許多。

這次夾腳拖劇團帶來的製作算是近年來「雜耍劇場」的新突破吧!光是打出三位表演者的身份來歷就讓許多人想立即衝進劇場一窺奧秘,從舞台經歷豐富資深的「操偶聖手」薛美華、「從太陽回來的人」陳星合、「無法取代的溜溜球」楊元慶,三位的專長各不相同但卻都是操弄物件的高手,在各自的領域中擁有一片天,光看他們三人的表演就夠目不轉睛了,如果再搭配上劇情呢?

一進到華山2樓演講廳先被舞台上懸吊的布景面板給吸引,看似一塊塊的雲朵像是把觀眾先帶入到一個未知且渴望探索的空間。開頭由十九兩樂團帶領大家一一看清楚在舞台上的三位表演者。這樣的開場是吸引人的,讓觀眾興奮且期待將被帶入一個冒險旅程,爾後隨著影像的引導,黑幕上的投影星光搭配一顆顆逐漸亮起的懸吊燈,的確彷彿讓觀者有進入遊樂園的冒險黑洞裡的驚喜感。

編排「磚」的段落是值得鼓勵的。就像陳星合說的,觀眾可能都以為將會看到厲害的拋磚技巧,但後來發現導演刻意拿掉花俏的技巧部分,而把重點放在如何使用這物件來描述艱辛、互助的尋寶過程,以至於到最後也許會以為由陳星合使用「高超」的倒立技巧來取得在空中的物件,結果卻使用最童心玩法的疊羅漢並且由「偶戲女神」所取得!當然中間由磚所堆疊出的空間變化、三人輪流承接小紅球的橋段有著相當的難度,最值得鼓勵的是不管這段落是否為他們三人的專長,皆可看出表演者用心突破跟嘗試與新物件的結合。

但也許需要三人一同配合練習的段落不算少,又因為三人對於各自的專長部份太過於熟悉,所以在個人專長的部分橋段雖然保有一定的專業度,卻似乎缺少那麼一點驚喜感。雖然如此,在各段落皆可看出導演欲表達的氛圍:薛美華的偶與另外兩位操的偶之間的對話令人莞爾一笑(薛美華操偶的確有一種賦予偶新生命的魔力);楊元慶發現的寶物溜溜球一開始看似神奇的魔球,最後卻無法控制它而失落,而那顆球讓人聯想到「哈利波特」中的金探子,越想掌握它卻發現它卻留不住在自己的手中……;陳星合輪流丟球給另兩位表演者的段落中充分看到三人的默契,時間抓得天衣無縫,為中間主控者的陳星合用呼吸配合球的律動,畫面極為好看值得讚許。

較讓人覺得可惜的是段落間的銜接仍不夠緊湊,有時燈光已全暗表演者已下台卻有5、6秒的空台,會令觀者的故事情節律動被中止,待至下一段落再出現時觀者必須再度把自己放入情緒中,略顯吃力。也由於沒有側台的關係,三位表演者必須很辛苦的記住每次進退場的時間及位置,雖然表演的的敬業專注態度值得鼓勵,但卻也讓觀者眼花撩亂。

總體來說這是一場台灣觀眾的新體驗,先排除許多技術上的困難度、場地的限制等,希望可以再看到更多新的雜耍結合物件的可能。就像導演方意如在座談會上說的,這個演出的對象並沒有設定族群。的確,一個好的作品應該符合所有觀者,雖然筆者認為若能將三位表演者的專長再發揮得更淋漓盡致些、情節再更緊湊些會與觀眾更有共鳴,但光是有勇氣將眾人組合成這樣的一場演出就值得令人鼓掌叫好了。

《4.5.6.7雜耍暨物件劇場》

演出|夾腳拖劇團
時間|2013/10/06 17:0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文創園區 中4B館2樓演講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
面對國家揮之不去、充滿暴戾與壓殺的歷史記憶,以知識、行動或主義等各種形態存在的外來者「保羅」,就算可以創造童話,協助個人奇蹟般的一時逃亡,又豈能長久地撫平一切?
4月
25
2025
草草強化了阮劇團「回到地方與扎根地方」的屬性,相得益彰地站穩了其於台灣劇場、節慶生態的位置,也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於穩定基礎裡產生質變。
4月
24
2025
《傻子王國》所完成的,便不僅是一齣成功的兒童劇,更是一場溫柔卻深刻的社會教育。《傻子王國》展現出一種可貴的創作初衷——讓戲劇回歸日常,並在共享中實現教育、藝術與情感的多重價值。
4月
23
2025
畢竟在現有既定的獨角戲形式與替代空間表演的客觀條件限制下,從文學文本到表演文本必然需要作出極大的跨越。因此,自己關注的重點在於創作團隊如何運用所選擇的空間進行表演敘事,達成現場與觀者的交流
4月
2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