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我們不必倖存《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
11月
06
2018
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41次瀏覽
唐瑄(自由工作者)

《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以下簡稱《來了》)獲得第十九屆臺北文學獎舞臺劇劇本首獎,可見劇本文字本身已有相當的魅力,那麼當文本進入劇場後,如何透過聲音、肢體和空間來落實並增加故事的體感?筆者認為,各方面而言《來了》都達到一定的完整度:演員利用聲音創造出豐富的效果,例如傳說的神靈出現時在前後舞台製造疊音、獵人和女巫在行徑時的呼吸節奏以及吟唱轉場的方式,密集的台詞和快速的情緒切換都相當挑戰演員的能力;肢體在此劇中被大量的符號化,雖然有助於畫面走位和營造某種曖昧感,但有時會覺得動作和台詞過度密集,造成敘事上的失焦;舞台以大量紙材呈現,演員不時會撕下紙張製作成道具,提供舞台空間更高的可塑性,舞台背景用紙做成整面流蘇讓演員在進出場時更加魔幻,成功的改變了空間的質感。

故事的內容很明確,描述當傳統部落面對現代工業迎面而來的輸入和剝奪,導致接壤於兩者之間的部落青年們動盪不安、認同錯亂,某天一陣猛雷導致工廠停擺,全村陷入昏迷,巫師的女兒和獵人的兒子決定前往北方尋求幫助。他們到達都市找到象徵進步文明的「專家」一同回村營救,路途中不論遭遇惡熊攻擊、惡劣氣候或身受重傷都被專家高效率地處理完畢,巫師和獵人毫無用武之地。在一次的談話中,專家對獵人笑盈盈地講述了兒時失去手指的經驗,某次到山上出遊時他好奇地在溪邊觀賞條條小魚,小手不禁入水逗弄,怎知被小魚給咬著,而專家在玩性之下將它一口吞下,一隻、兩隻、小魚一直咬專家一直吃,直到將整條溪吃得乾乾淨淨為止。忽然,從溪裡冒出不明物,問他要腳趾還是手指,專家情急之下選擇了腳趾,自此他便缺了一根指頭。「等價交換」專家是這麼對獵人解釋的,在這趟旅程末尾獵人貢獻了他的手指,而女巫則貢獻了他的陰道,交換一場沒有結局的童話。

在看似政治正確的故事背後,筆者認為《來了》所傳達出的是更強烈的錯亂感,如同劇末當女巫被侵犯時依然高喊著「謝謝你救了我們的村莊」,以及獵人在面對專家侵略時的漠然無力,究竟甚麼值得感謝,而甚麼又值得犧牲呢?或許當今所要不斷面對的正是一則則被架空的故事,一個個無人填補且被默許的空白,在這樣的情境下,「等價交換」不過是一個共構的條件罷了。對此,我們需要有想像力的故事,習得如何辨識創傷的能力,發現自己身上的專家或女巫/獵人、傳統或現代、自然或文明,並且像是童話故事般相信總有一天,我們不必倖存。

《來了!來了!從高山上重重地落下來了!》

演出|盜火劇團
時間|2018/10/28 14:30
地點|納豆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抽象性象徵符號的肢體動作,輔助劇情人物的性格與表現時間快慢的表徵。另外,或許是劇場空間的限制,導演讓舖滿整個舞台的白色紙張,成為演員可以隨劇情變化改造的簡易道具。(石志如)
11月
02
2018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