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開唱 2022》——疫情下,你也必須感受的絕代風華!
4月
07
2022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9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2021 年甫重返駁二的《大港開唱》,在世界仍受疫情影響,但逐漸看到曙光的 2022 年,於高雄再次登場。

自 2006 年至今,《大港開唱》儘管幾經波折,仍在休息後再次回歸,成為南台灣重要的音樂盛事,也是高雄音樂場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個舞台、每場演出開始時所播放的船鳴聲,已成為賣力搶票的觀眾、嚴陣以待的演出者及工作人員們,無法切割與抹滅的集體記憶。

每次聽到這聲船鳴,港邊的孩子自然知道 ——《大港開唱》又回來了!


維持社交距離,更要用音樂與議題拉近距離

去年的《大港開唱》,是世界上少數在 2021 年舉行的大型音樂祭。延續著去年嚴謹的規劃,2022 年的《大港開唱》仍然令人振奮。從防疫至演出,指引清楚明確,策劃連貫扎實。除了實名制、頻繁消毒、並檢視工作人員的疫苗證明,現場也規劃固定區域供參與者用餐。從入口處看到大門標誌後,一路經過駁二的倉庫、大港橋頭、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去,和港口越來越近、也和不同舞台的樂音相遇。

「小港祭」舞台,位於大港橋旁,以兩天的DJ演出,熱烈把台灣熟悉的舞曲、情歌金曲,巧妙放過一遍。從 DJ Mykal 的居家華語派對房,一路到國語作業簿的「AUTO TUNE K 歌大會」;小港祭的舞台,彷彿是《大港開唱》與在地民眾間的一條通道。正因為是免費的舞台,設置在食物攤位、用餐區域旁,它吸引許多經過駁二的民眾,停下腳步,甚至跟著音樂燈光舞動。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而「海波浪」舞台位於草皮上、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旁,是另一個免費舞台,今年也涵蓋了豐富多元的樂風,例如融合佛經與黑死金屬的「Dharma 達摩樂隊」,和到受 Afrobeat 啟發的「島國未來主義 Island Futurism」,亦呈現了一番台灣音樂的新風景。而海波浪舞台旁的「NGO 議題村」,今年仍有許多單位參展擺攤。從開放文化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到香港邊城青年;從關注議題的分享,至公共藝術的呈現,台灣公民社會的動能,每年都能在《大港開唱》窺見一二。

除此之外,《大港開唱》亦逐年和高雄市的新市景融為一體。例如「女神龍」舞台,其背景即為 2021 年底始開幕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呼應其名,此舞台與其他舞台相比,有更多的女性演出者為主。從鄭宜農、陳惠婷、至陳芳語 Kimberly 等,在西方世界逐漸開始更認真審視大型音樂節演出者性別比例懸殊的此刻,可見《大港開唱》從我們的島嶼回應了此呼喚。

而港口另一頭、大港橋另一端的最大舞台「南霸天」,一如往常地承襲了大港的搖滾魂,與充滿趣味的混搭傳統。今年由血肉果汁機與炎亞綸同台、美秀集團與盧廣仲共演,為觀眾們再度創造專屬大港的時刻。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獨享「絕代風華」,為現場帶來更多驚喜與期待


《大港開唱》所引領的人群們,今年再度集合,為不同的原因歡慶。這些原因,可能是文化展演裡的台灣意識、南國的氣候,抑或是在平凡日常裡抽離與享樂(Hedonism)的重要性。在這裡,我們也能聽見嶄新演出,創造出震撼感動交織的瞬間。

由作曲家盧律銘帶來的電影配樂 Live Set「絕代風華人生無碼限定」,為《大港開唱》創造了新的可能性。從電影《緝魂》、《返校》、至《瀑布》配樂,盧律銘的作品出彩精煉。這場現場演出,由鋼琴、弦樂組、合成器等,與VJ 影像結合,把電影音樂中敘事與非敘事的樂音,和影像間強化、抑或是反差等種種關係,於《大港開唱》的舞台上重新梳理詮釋。影像呈現,除了少部分電影畫面,亦配合音樂,呈現全新的視覺藝術創作。全場演出的配搭新穎且恰到好處,展現了高度與細膩。而特別來賓鄭宜農,亦獻聲演唱《返校》的片尾曲〈光明之日〉。至於最後的一首歌曲,則是為烏克蘭所演;樂音裡的揪心與衝突,碰上藍與黃輝映的視覺元素,讓這場演出,終於、也忠於時代面臨的難題。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絕代風華」如此特別,它不僅賦予電影配樂現場演出獨有的感官體驗,也讓《大港開唱》除了在穩健中延續理念,也展現新企圖。當一個廣為觀眾所愛,票券快速售罄的音樂節,仍帶來驚喜,成就這麼一場音樂及視覺的完整度都甚高,且別處看不到的限定演出,或許我們能持續期許:期許精彩的創作及表演者擁有足夠的資源,能以更多方式繼續讓觀眾讚嘆屏息;也期待《大港開唱》能持續擁有品味與高度,帶領觀眾走得更深更遠,一探音樂演出豐富的可能,以及卓越音樂人孕育成就的絕代風華。

《大港開唱 2022》

演出|
時間|2022/3/27-28
地點|駁二藝術特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家們並不只是「世界級演奏家」,更是探索聲響可能性的旅人,在此場音樂會中,改編與原創、平衡與衝突、嚴謹與幽默,都在細膩的演繹之下,展現出無限的音樂可能性,而此正亦為室內樂最動人的地方。
4月
09
2025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