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開唱 2022》——疫情下,你也必須感受的絕代風華!
4月
07
2022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27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2021 年甫重返駁二的《大港開唱》,在世界仍受疫情影響,但逐漸看到曙光的 2022 年,於高雄再次登場。

自 2006 年至今,《大港開唱》儘管幾經波折,仍在休息後再次回歸,成為南台灣重要的音樂盛事,也是高雄音樂場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個舞台、每場演出開始時所播放的船鳴聲,已成為賣力搶票的觀眾、嚴陣以待的演出者及工作人員們,無法切割與抹滅的集體記憶。

每次聽到這聲船鳴,港邊的孩子自然知道 ——《大港開唱》又回來了!


維持社交距離,更要用音樂與議題拉近距離

去年的《大港開唱》,是世界上少數在 2021 年舉行的大型音樂祭。延續著去年嚴謹的規劃,2022 年的《大港開唱》仍然令人振奮。從防疫至演出,指引清楚明確,策劃連貫扎實。除了實名制、頻繁消毒、並檢視工作人員的疫苗證明,現場也規劃固定區域供參與者用餐。從入口處看到大門標誌後,一路經過駁二的倉庫、大港橋頭、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去,和港口越來越近、也和不同舞台的樂音相遇。

「小港祭」舞台,位於大港橋旁,以兩天的DJ演出,熱烈把台灣熟悉的舞曲、情歌金曲,巧妙放過一遍。從 DJ Mykal 的居家華語派對房,一路到國語作業簿的「AUTO TUNE K 歌大會」;小港祭的舞台,彷彿是《大港開唱》與在地民眾間的一條通道。正因為是免費的舞台,設置在食物攤位、用餐區域旁,它吸引許多經過駁二的民眾,停下腳步,甚至跟著音樂燈光舞動。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而「海波浪」舞台位於草皮上、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旁,是另一個免費舞台,今年也涵蓋了豐富多元的樂風,例如融合佛經與黑死金屬的「Dharma 達摩樂隊」,和到受 Afrobeat 啟發的「島國未來主義 Island Futurism」,亦呈現了一番台灣音樂的新風景。而海波浪舞台旁的「NGO 議題村」,今年仍有許多單位參展擺攤。從開放文化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到香港邊城青年;從關注議題的分享,至公共藝術的呈現,台灣公民社會的動能,每年都能在《大港開唱》窺見一二。

除此之外,《大港開唱》亦逐年和高雄市的新市景融為一體。例如「女神龍」舞台,其背景即為 2021 年底始開幕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呼應其名,此舞台與其他舞台相比,有更多的女性演出者為主。從鄭宜農、陳惠婷、至陳芳語 Kimberly 等,在西方世界逐漸開始更認真審視大型音樂節演出者性別比例懸殊的此刻,可見《大港開唱》從我們的島嶼回應了此呼喚。

而港口另一頭、大港橋另一端的最大舞台「南霸天」,一如往常地承襲了大港的搖滾魂,與充滿趣味的混搭傳統。今年由血肉果汁機與炎亞綸同台、美秀集團與盧廣仲共演,為觀眾們再度創造專屬大港的時刻。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獨享「絕代風華」,為現場帶來更多驚喜與期待


《大港開唱》所引領的人群們,今年再度集合,為不同的原因歡慶。這些原因,可能是文化展演裡的台灣意識、南國的氣候,抑或是在平凡日常裡抽離與享樂(Hedonism)的重要性。在這裡,我們也能聽見嶄新演出,創造出震撼感動交織的瞬間。

由作曲家盧律銘帶來的電影配樂 Live Set「絕代風華人生無碼限定」,為《大港開唱》創造了新的可能性。從電影《緝魂》、《返校》、至《瀑布》配樂,盧律銘的作品出彩精煉。這場現場演出,由鋼琴、弦樂組、合成器等,與VJ 影像結合,把電影音樂中敘事與非敘事的樂音,和影像間強化、抑或是反差等種種關係,於《大港開唱》的舞台上重新梳理詮釋。影像呈現,除了少部分電影畫面,亦配合音樂,呈現全新的視覺藝術創作。全場演出的配搭新穎且恰到好處,展現了高度與細膩。而特別來賓鄭宜農,亦獻聲演唱《返校》的片尾曲〈光明之日〉。至於最後的一首歌曲,則是為烏克蘭所演;樂音裡的揪心與衝突,碰上藍與黃輝映的視覺元素,讓這場演出,終於、也忠於時代面臨的難題。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大港開唱 2022(大港開唱提供)

「絕代風華」如此特別,它不僅賦予電影配樂現場演出獨有的感官體驗,也讓《大港開唱》除了在穩健中延續理念,也展現新企圖。當一個廣為觀眾所愛,票券快速售罄的音樂節,仍帶來驚喜,成就這麼一場音樂及視覺的完整度都甚高,且別處看不到的限定演出,或許我們能持續期許:期許精彩的創作及表演者擁有足夠的資源,能以更多方式繼續讓觀眾讚嘆屏息;也期待《大港開唱》能持續擁有品味與高度,帶領觀眾走得更深更遠,一探音樂演出豐富的可能,以及卓越音樂人孕育成就的絕代風華。

《大港開唱 2022》

演出|
時間|2022/3/27-28
地點|駁二藝術特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
她那綿延溫暖的歌唱線條,串連著既清楚又充滿顏色的咬字。她用心鑽研出的文學底韻和多年嚴以律己所修鍊出的演唱技巧,透過今晚舒曼的音樂詮釋,完美展現。
5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