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夜,我們(空)山中相會——《空山季廣播電台130.7》
3月
01
2022
空山季廣播電台130.7(小事製作提供/攝影劉璧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10次瀏覽

楊智翔(專案評論人)


始自2019年,邁入第三屆的「2022龍崎光節-空山祭」,在策展團隊「艸非火藝術」(陳雋中、辛綺)不斷向在地深掘、策動之下,同樣一方公園的吸引力,依舊連年持續發酵。空山的「空」,已一點也不(空)。

值得注意的是,節慶不僅已成為臺南龍崎年末跨年度的光影盛事,公園入口的草地表演,也已從第一屆規劃至今,不曾停歇(過去僅安排開幕或節日期間,本屆加入藝外創意等合作團隊策劃,表演擴大為數週)。在場域性視覺作品的策辦之外,以音樂展演為主的草地舞台,今年出現以舞蹈跨域見長的「小事製作」,引起筆者注意。截至演出前夕,官方宣傳皆未透露節目名稱,心想若維持以音樂為出發,會不會是該團自2020年臺北白晝之夜起,一路發展至今的《忘情KTV》【1】新版?或者,也可能無關乎音樂,純粹帶著任一舞作而來?


裝置作品裡,一夜限定廣播電台

抵達現場,超乎想像。在艸非火、龍崎永續發展協會及現場民眾參與所共創,夜光裝置作品《苗Bud》的包覆裡,小事製作的表演空間被佈置為一處樂團演唱場景,大致沿用了前面其他演奏表演的基本舞台。「大家好,我們是小事製作,我們是一個舞團。」藝術總監楊乃璇一句柔緩、肯定的開場介紹語後,表演者張堅豪獨自輕唱起〈她來聽我的演唱會〉一曲,表示前幾天夢裡,他就是歌王張學友。


空山季廣播電台130.7(小事製作提供/攝影劉璧慈)


下一曲,則由楊乃璇帶來美國爵士樂歌手Peggy Lee的〈Is That All There Is?〉,副歌反覆唱著「Is that all there is, is that all there is/If that's all there is my friends, then let's keep dancing」。句末「keep dancing」一詞,唱來慵懶綿延,越是因動聽而領略詞意,越是會遺忘,或者難以忽視開端那句揭露自身是個舞團的定位語。輕輕地、暈暈地,意識伴隨歌聲逐漸模糊地不可思議。

這兩首曲目為現場帶來靜謐、沉穩的氛圍,演唱過程包括陳詣芩、黃裕閔另兩位表演者在內,四位皆彼此有編排動作或行為入歌,如贈送觀眾紅玫瑰,徬徨或盼望似地獨舞,下場入坐觀眾席聆聽,四處游走尋覓等等。這些安排,不但體現歌曲的意境,並且也將樂中場景與現場作品交融在一起。不經意,觀眾已然進入音樂裡,而音樂表現的形式(演唱會),又提醒著觀眾置身的環境場域(龍崎光節-空山祭)。

換句話說,由於表演十足沉浸的介入,觀眾感知現場作品的方式,已不再將其視為有一定距離的對象看待,而是「身陷其中」般地親密。內在於是變得敏銳,易被觸動,感官接收外在的能力,同步也變得更為敞開與深遠。簡言之,透過這場表演的感性調度,觀眾已不只是前來欣賞的個體,更像是來和作品跳舞的知己。「歡迎來到空山季廣播電台。」楊乃璇再度開口,一切總算水落石出,原來我們正在空中相會。「電台」的設定,饒富趣味地固守草地舞台音樂展演的基調,同時逃逸於純粹演奏、演唱,或者對於一個舞團演繹歌曲的想像。


空山季廣播電台130.7(小事製作提供/攝影劉璧慈)


與人/空間/記憶共舞

此作品看似與《忘情KTV》有所淵源,《空山季廣播電台130.7》(以下簡稱《空》,節目名稱來自演後官方臉書貼文)卻並未將故事的話語權直接提供給在場觀眾,被點播的兩首歌曲演出後,由陳詣芩飾演的角色Call-In了進來。她分享進入職場後,難以與人親近、相處的煩惱,接續這段故事的演出,則由黃裕閔襯著斷斷續續的對話與剁菜聲響,帶來一段思辨接觸與關係的舞蹈。動作啟動的因素,原是電台DJ(楊乃璇飾)回應Call-In人煩惱的解方,她提到週末去逛菜市場、花市與人交流所獲得的「溫度」,並欲分享近日閱讀的一段文字。那段舞,就是這段文字動起來的樣貌。

黃裕閔此段獨舞相當凝練、俐落,從脫離接觸、由地重生、漂泊遊蕩到拾取追尋,觀看他的動作選擇,仿若能推敲出化為舞蹈以前,字斟句酌的書寫態度。最終,他牽起一位觀眾,共同在裝置作品裡搖曳繞行。切菜的聲響巨大,但伴隨眼前連結情意的場面,卻是一點也不衝突。

由於裝置本身的構想即是匯聚並點亮心念(民眾可參與製作樹苗燈座,不斷拼接成更密、更耀眼的空間場景),《空》轉化故事為舞蹈的編創手法,正好靈巧地與裝置裡外呼應。互文的結果,凸顯出「溫度」不僅來自物質的堆疊(燈光作品),更是來自人際之間真誠地互動往來(分享與共舞)。儘管故事來自表演者編創好的文本,然而有意思的是,未將講故事的機會轉給現場觀眾所支撐出的幽微距離感,維繫住了某種關於收聽電台所獨有的似近又遠的空間經驗。並且,話題聚焦在親近之難,後續電台邀請表演藝術工作者陳詣芩時(即Call-In角色的表演者),又聊到近期發生車禍,腦海閃現生命裡遺憾的事件,引領她摸索人在一瞬間消失的感受。

空山季廣播電台130.7(小事製作提供/攝影劉璧慈)

種種情節佈局,無疑隱隱浮現「相遇」之不易的題旨。如何珍惜每一刻、愛自己所做的事,「共舞」或許是個可行的方案與行動指南。當穿梭在虎形山公園上上下下的步道漫遊時,除了因作品調度異樣的夜間光源,使觀眾感知環境的狀態得以被喚醒與重塑外,小事製作的演出,更進一步點到何以與內心的匱乏感相處,以至於能夠與自己、與記憶、與空間、與物,甚至與人持續共舞。龍崎光節-空山祭展場,不乏有爬上爬下氣喘吁吁喊累的民眾,但為什麼許多人仍願意連年前往同樣的地點遊走?或許某種一言難盡的內在聲音與需求,正潛藏在《空》所帶出的空中對話情境裡,一邊與作品呼吸、一邊與人群相遇。

龍崎光節-空山祭是個給觀眾在偌大作品裡共舞的傾聽之地。《空》演出尾聲,開場演唱的張堅豪展開各個「關於我的移動」片段,遊走在裝置作品裡到處舞動。每轉換一次座標,便點出一個時間地點,同時迅速變換動作:2012年巴黎—踩著光影搖曳;2013年越南—兩處加速折返;2015年美國—原地踏步與跳躍;2017年美國與新加坡—原地左右甩手;2019年韓國—靜止不動;2020年疫情前在印尼—地上爬行翻滾。這些年,每個人對於移動與相遇的認知,多少產生了變異,回應變動要快、沉澱時間縮短,連帶地,自己內心的聲音要不是聽得太多,就是聽得不夠。

也許我們需要的,正是一個能夠疏理自己過往歷程的聲音,一個「關於我的電台」,蓄積能量、重整,並再次啟程。以「空山其實不空」為發想的藝術節慶,在看見「空」的潛能後,意涵似乎正在轉向,(空)逐漸朝某種註解式的內在聲響潛伏,迴盪於體質之中。由此看來,小事製作《空》來得正是時候,一個從山中出發、一夜限定的療癒電台,延續自舊作又緊扣節慶現場內蘊的創作,未來還有何發展,十足令人期待。

註釋:
1、《忘情KTV》源自2014年,小事製作在「臺北藝術自由日」發展至今的《一日編舞家》作品,為迎向大眾推廣舞蹈美學、表演藝術,具參與、互動性質的講座表演節目。觀眾將在認識舞蹈風格、動作構成及表演編排等解說後,上台成為編舞家。接著,選擇歌曲曲目並分享自身故事,小事製作表演者將即時統整所有素材,以音樂為基礎、故事為指引,於現場即時舞出一段MV表演。目前,《忘情KTV》已有2020臺北白晝之夜、2020故宮藝術節、2021板橋慈惠宮等多樣版本。根據場域性質,曲式、演出、互動將有所差異,詳細演出內容與情形,可參考《眼底城事》,王秀儒,〈廣場之上,以身體語言直面眾人的創作——小事製作《忘情KTV:女伶篇》的多重觀點〉。

《空山季廣播電台130.7》

演出|小事製作
時間|2022/01/30 18:20
地點|台南市龍崎區虎形山公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